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至十三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的报告中说明了,在全国胜利之后党的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向全党敲了警钟: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但是却经不起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毛泽东同志谆谆告  相似文献   

2.
王文鸾 《前线》2016,(7):92-93
正1946年6月,国民党依靠优势兵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对于这场战争进程,毛泽东同志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结果仅用了三年时间就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究竟依靠什么迅速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呢?首先,土地改革是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同志指出:"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可见土地改革是  相似文献   

3.
罗重一  杜领军 《世纪桥》2008,(19):14-17
中共六大虽然正确地认识到建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但却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中心"革命道路取得民主革命最终胜利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4.
一、反腐败警钟及时敲响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就及时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他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  相似文献   

5.
中共六大虽然正确地认识到建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但却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中心"革命道路取得民主革命最终胜利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6.
“七届二中全会”的预见:早在党即将夺取政权还未掌握政权之前,毛泽东同志就融古今经验于一胸,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告诫全党掌握政权和夺取政权是不同的,他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说:“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这样一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闻名于世。"团结"是指七大在党内营造了和睦亲爱的氛围,凝聚党心,统一意志,形成群情振奋、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胜利"是说七大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在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七大的成功召开与毛泽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毛泽东是中共七大的主要筹备者和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期间,看到中共中央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立下的"六条规定",深情地说:"这是立规矩的地方。"1949年春,中国革命即将胜利。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此,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强调:革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全党同志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  相似文献   

9.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领袖毛泽东和朝鲜领袖金日成在重大问题上密切配合,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没有二人的合作,不可能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正看齐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内最早提出看齐意识的,是毛泽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在4月21日的预备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题为《"七大"工作方针》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提出了"看齐"的具体要求。毛泽东指出,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他说":简单讲,就是一个团结,一个胜利。胜利是指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阵线,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3,(10):65-65
<正>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呀。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也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段著名的对话,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久久不绝的回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把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喻为"赶考"。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因革命胜利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的革命,即将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对于即将  相似文献   

12.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领袖毛泽东和朝鲜领袖金日成在重大问题上密切配合,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没有二人的合作,不可能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  相似文献   

14.
正1949年3月,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普遍陶醉于胜利的情绪中,作为一个非同凡响的政治家,毛泽东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全会立下了六条规定:一不祝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鼓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六条规定被人们简称为"四不二少"。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这是一个好东西,是一个护身的法宝,是一个传家的法宝,直到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阶级被彻底地干净地消灭之日,这个法宝是万万不可以弃置不用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02页)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也指出,  相似文献   

16.
正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盛大而隆重的开国大典,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幸福地享受着胜利的喜悦。看着广场上人海如潮、欢声笑语,毛泽东感慨万分,从井冈山到西柏坡,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浴血奋斗,终于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为此,无数的革命先辈付出了青春,甚至是生命。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毛泽东以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形象示人,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他在革命年代重视实用性的一面。事实上,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已形成了一种尊重现实的思想方法。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十分重视因时而动。随着日后革命斗争环境的日益恶劣,毛泽东在斗争策略上十分注重"实用性",这充分体现在他的"胜利观"和对"土地政策"的看法之中。  相似文献   

18.
要言录     
要言录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的队伍中的意...  相似文献   

19.
<正>1945年4月至6月,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为一位代表题写了"提高党性"四个字。党的七大担负着总结以往革命经验、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引导中国走向光明前途的重要使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为什么毛泽东向七大代表强调"提高党性"呢?  相似文献   

20.
正70年前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为什么毛泽东同志会把前往北平喻为"赶考"?就是担心党内部分同志由于胜利产生骄傲自满、贪图享乐、不求进步的情绪。启程的前夜,他久久不能入睡,站在窗前眺望着夜空,想着我们党决不能重演李自成进北京的历史悲剧。这就有了临行前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关于"进京赶考"的那一段著名对话。70年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始终牢记政治初心和执政使命,经受住了历史和时代的考验,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合格领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