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为更好地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军队高、中级领导干部分期分批进入各类军事院校学习提高.我于1950年12月由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奉调入学,成为南京军事学院首批高干班学员,1952年7月毕业后就任中南军区炮兵代理司令员,9月,经中南军区审批,被定为正军级级别.  相似文献   

2.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西部军副指挥,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西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3.
柯云 《共产党人》2004,(6):49-49
1951年初秋,一个天高云淡的日子,陶铸由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政治部调华南分局工作,顺路回到了阔别25年的故乡——湖南祁阳石洞源。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02,(9):44-45
北平解放后,罗荣桓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再度病倒了。这样.当第四野战军继续南下时,他作为政治委员却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病。1949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局和中南军区)政治委员后,准备立即南下。可是,这时天津名医朱宪一又向罗荣桓发出了病情“警报”。  相似文献   

5.
主政广西、广东两省和中南地区建国后,陶铸历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南军区党委常委,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四书记、华南分局代理书记,华南军区第二政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代理  相似文献   

6.
陆原 《党史纵横》2001,(3):43-45
最近,笔者于无意之中,从魏白编著、黄河出版社出版的《野战虎将》这部书里,看见一则信息:“在志愿军的对手、美军出版的《用兵之道》一书中,选出了 20世纪 16个重大战役,称这些战役改变了历史进程,其中就有 38军建立头功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这,勾起了笔者一段历史的回想,并感到十分荣幸,因为在整整半个世纪之前,我师文工队曾为此次战役奉献过一支小歌——《中朝人民打得好》 (陆原作词,王世泽、尚艺作曲 )呢 !它产生后,于 1951年春夏,参加了我四十六军和中南军区两级文艺会演,并连获“优秀节目”奖。遂发表于中南军区《…  相似文献   

7.
正1950年,从东北一路打到华南的第四野战军,其主要部队发展为两大军区:东北军区、中南军区。当时,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军区。高岗任司令员的东北军区是四野成长、发展的老家底,是发源地;林彪任司令员的中南军区,是打到华南的四野主力部队的落脚点。1955年春,全国六大军区调整为12个大军区,中南军区改称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陶铸。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在"文革"爆发前后短短几年当中,广州军区军政大员纷纷奉召入京,并且云集总参,一时引人注目。首先,是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天佑被征召入京。其后,军区司令员黄永胜、副司令员温玉成、参谋长阎仲川,接踵而至,入京执掌总参大权……一时间,总参谋部几乎成了广州军区司令部的翻版。  相似文献   

8.
1952年6月,47岁的赵尔陆由中南军区参谋长出任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首任部长。从此,我国国防工业现代化进程便与赵尔陆的名字紧密相连。他深入实际,虚心学习,狠抓“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并取得辉煌战果。毛泽东称赞他是“导弹内行”。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8,(9):117-118
邓子恢,1896年8月生,福建龙岩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四师政委、淮北党政军委员会书记、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委、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主席、中原局第三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二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罗荣桓湖南衡东县人。参加秋收起义时25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特务连党代表。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谭政湖南湘乡市人。参加秋收起义时21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文书。建国后,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宋任穷湖南浏阳人。参加秋收起义时刚18岁,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团文书。建国后曾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1.
两位陈毅:一位是大家所熟悉的陈毅元帅。另一位陈毅,1912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县。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新华社山东总分社社长、八路军一一五师宣传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  相似文献   

12.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参与领导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25军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北军区司令员,鄂豫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巴山战将勇 1933t[ 6 J]卜旬,幻叫厂l山下总用M’取得粉碎四川十阀Il…  相似文献   

13.
1949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到达武汉后,遵照中央指示,兼顾筹备湖南解放后的军事领导工作。湖南和平解放后,第十二兵团部队进驻长沙市区。8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由第十二兵团兼,隶属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领导。军区工作机构由十二兵团工作机构组成,设司令部、政治部、后方勤务部。肖劲光湖南军区司令员(简历见本刊第一期)黄克诚湖南军区政委(简历见本刊第一期)陈伯钧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四川达县人。1910年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1949年8月…  相似文献   

14.
17、解放后我军首任总政治部主任北平解放后,罗荣桓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再度病倒了。这样,当第四野战军继续南下时,他作为政治委员却不得不留在天津治病。1949年6月,罗荣桓被任命为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华中军区(后改为中南局和中南军区)政治委员后,准备立即南下。可是,这时天津名医朱宪一又向罗荣桓发出了病情“警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便通过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报告了中央。中央立即决定要他转到北京继续休养。这年的八、九月间,病情稍有好转后,中央决定他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得知…  相似文献   

15.
王阑西,1912年出生于河南省兰考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中共河南省委文委书记,鄂豫边党委宣传部长,盐阜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中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解放后,又历任解放军第12兵团兼湖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抗战期间,他在苏北地区曾创办了两份影响很大的报纸,这就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后改为华中局)机关报《江淮日报》和中共盐阜区党委机关报《盐阜报》。1940年10月,王阑西随刘少奇率领的中原局机关近…  相似文献   

16.
谭政(1906—1988),原名谭世铭。湖南省湘乡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顾问。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17.
一邱会作,1914年4月16日出生,江西省兴国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先后任中央军委四局三科科长和红军总供给部粮秣处处长。抗战时期,邱会作的最高职务是新四军四师政治部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邱会作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政治委员。建国后,邱会作先后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8.
一、天降大任1954年10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推荐,担任中南军区第三政委的谭政调任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协助罗荣桓主持全军政治工作。谭政,1906年6月14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绅商家庭。1927年,谭政在妻兄陈赓的影响下,投笔从戎,到汉口加入了北伐军,先在陈赓担任营长的特务营第二连任上士文书,后到营指导员办公所任准尉司书。“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谭政随陈赓一起逃出汉口。陈赓前往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19.
谭平娇  吴志平 《湘潮》2018,(12):34-37
周仁杰,原名周球保,1912年5月生于地处井冈山西麓的湖南省茶陵县马江麻石寨外祖母家,茶陵县枣市荆芫人。他于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团参谋长、团长、旅长、师长、纵队副司令员、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  相似文献   

20.
白夜  刘红 《湘潮》2006,(4):22-25
抗日战争时期威震山东日军的一一五师代理师长陈光,建国初期即被开除党籍,撤销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司令、广东省政府委员的职务。1954年6月7日凌晨死于汉口中南军区院内。从此,一代名将湮没在共和国和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中,人们有意无意地淡忘了他的存在。直至1986年,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