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篇记叙了我在沙特工作期间关于公共外交和人文的故事,我出使埃及期间也有很深感受。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据埃及人自己讲,埃及有7000多年的历史。记得在埃及工作期间,我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一起讨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我就说起了在埃及工作期间对埃及古老文明的领会,埃及人民在五六千年前就能创造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这是很神  相似文献   

2.
王猛 《西亚非洲》2012,(1):67-83
苏丹民族国家建构失败的主要标志就是2011年的南北分立。究其原因,首先是苏丹长期封闭落后,缺乏统一的历史实践和民意基础。埃及人以掠夺为主要诉求的征服式治理给苏丹的南北交往留下了深刻仇恨和痛苦记忆。阿拉伯穆斯林精英们以埃及为观察世界的窗口,在独立后未能有效运转英国人留下的国家框架。苏丹政府在独立后未能借助福利或社会保障体系减缓政治和阶级冲突;由于全球化带来的时代特征转变,苏丹政府也无法借助对武装暴力的合法性垄断减缓社会冲突,苏丹最终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走向分裂。分立后的苏丹和南苏丹依然面临着民族国家建构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电子邮件     
13岁时,我特别想要找一个笔友。那年,我刚开始上高中,好像非常渴望与别人交流。我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所有有关笔友的网站,在这些网站里搜寻与我年龄相仿,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女孩。我并不是特别挑剔的人,我给一位瑞典女孩,一位意大利女孩,一位美国女孩,一位芬兰女孩,一位阿拉伯女孩和一位埃及女孩分别发了电子邮件,告诉她们我的兴趣爱好,我的家庭和澳大利亚的一些情况。只有一位回信了,是那位埃及女孩。当我打开自己电子邮箱的收件箱时,看到了这封回信,心里非常激动,其他的感情我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我对文化和宗教方面的知识如饥似渴,…  相似文献   

4.
埃及掠影     
埃及掠影程星原友好热情的埃及人不久前,我到埃及学习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使我有机会对埃及社会生活通过实际体验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到埃及后最突出的感觉是阿拉伯人的友好热情。不论你想去哪里,只要你懂得当地语言,便不必担心迷路,因为总会得到热心的当地人的...  相似文献   

5.
安妮宝贝     
赵方 《新青年》2006,(8):58
说不上,我是否喜欢这个女子,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埃及掠影     
埃及掠影程星原友好热情的埃及人不久前,我到埃及学习和生活了一段时间,使我有机会对埃及社会生活通过实际体验获得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到埃及后最突出的感觉是阿拉伯人的友好热情。不论你想去哪里,只要你懂得当地语言,便不必担心迷路,因为总会得到热心的当地人的...  相似文献   

7.
可能在许多人的眼里,堂吉诃德是个不识时务的傻子、疯子。 可我今天有些同情他,我感到他的傻和疯里,有着一种他的追求,或者甚至可称为“人生追求”。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堂吉诃德以自己的奋不顾身给后人留下了笑柄,也留下  相似文献   

8.
母爱如金     
在整个长大的过程中,因为有母亲,我并没有缺少阳光、温暖以及该有的快乐。我知道,母亲最终也不会给我留下金子,甚至不会留下一分钱的东西,但做儿子的懂得,今生能得到宽厚温暖而又绵绵不绝的母爱,就已经得到了比金子还要贵重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初识米南阳先生是在一次朋友举办的书画笔会上。当我目睹了各路书画大家现场挥豪泼墨留下的一幅幅珍贵墨宝时,深深为他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尤其是南阳先生左右手挥毫的绝技,潇洒、飘逸,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笔会中看到有人向南阳先生求字,我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斗胆相求,想不到南阳先生竟痛快地答应下来,并迅速满足了我这个书画收藏爱好者的心愿。  相似文献   

10.
应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的邀请,我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4位学者于3月10—17日在埃及考察了7天,同埃及外交部亚洲事务部长助理、信息司司长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和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等一些学者进行了内容广泛的交谈及深入的探讨,收获不小。此行也是我对埃及阔别7年后的重访,深感近些年埃及的确进步不小。现结合平日的研究就其外交、经济改革和社会治安方面的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又见尼罗河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亚里士多德飞机从华盛顿道拉斯国际机场起飞后,我便进入了梦乡。醒来时飞机已经飞抵埃及上空。凭窗鸟瞰,绮丽的尼罗河宛如长长的白色丝带,蜿蜒在黄褐色沙漠上。有句非常著名的阿拉伯谚语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往事一幕幕浮显在眼前:读大学时,是一位埃及教师为我们讲授阿拉伯语,大学毕业进入研究所后,我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埃及经济的,第一部与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年初埃及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导致穆巴拉克政府迅速垮台。埃及变局在以色列国内引起了极大的震惊,也严重影响到维持了30年之久的埃以和平关系。一年来,埃及和以色列双方围绕着《埃以和平条约》、天然气供应、边境安全等问题出现了摩擦,尤其是埃及民众冲击使馆事件给埃以关系蒙上了阴影。随着地缘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一些间接因素也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如埃及开放拉法口岸,接近哈马斯势力,同意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以及坚决支持巴勒斯坦"入联"等无不引起以色列的高度警惕,以色列在中东地区面临着更为孤立的境地,国民固有的不安全感亦随之加剧。  相似文献   

13.
儿子邀我赴澳大利亚小住,在悉尼做了一年多的临时居民。澳大利亚人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遵纪守法、参与公益、乐于助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体验到东西方文化观念和民俗上的差异。 在澳大利亚千万不要说别人年龄老,尤其当对方是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我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罗豪才率领的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泰国并参加了“中泰文化和经济繁荣研讨会”,之后又访问了缅甸。此行给我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工作的那两年,每一天都带给我无比的振奋,每一刻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那些莘莘学子更是让我难以忘怀。曾记得清华园里的激情演讲,曾记得未名湖畔的尖峰对话。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我所走过的每一个校园、我所遇到的每一个年轻人,都让我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6.
到意大利的比萨,观看斜塔,尤其是踏访了伟大科学家伽利略的故乡,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一辈子从事文字工作,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几十年来,究竟读了多少外国文学作品,恐怕很难统计了。下面说到的几部(篇),只是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并给我较大教益的外国小说而已,绝没有向别人推荐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曾向红 《国际安全研究》2013,(3):52-74,156,157
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和埃及穆巴拉克政府的长期盟友,美国对2011年以来埃及变局的应对值得关注。为了对美国应对埃及变局的政策措施、效果及导致相应效果的原因做出逻辑连贯的解释,可以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架构视角进行考察。基于这种考察可以发现,美国政府建构了一种"改革"框架,以此来理解和应对埃及变局。然而,在影响框架产生框架共鸣的六个因素——框架的持续性、经验可信性、架构者的可信性、描述的精确性、框架的集中性、经验可通约性——中,"改革"框架除了持续性以外,在其他五个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美国的"改革"框架无法在受众中产生广泛共鸣。尽管美国在埃及变局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对埃美关系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但由此造成的埃及民众对美国的不信任,已给埃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见大海   第一次见到大海先生是 2000年 6月 12日,在北京渔阳饭店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高大的身躯穿着朴素的衣衫。待人接物诚恳、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见到大海先生是 2000年 6月 26日,在永定河畔,大兴绿野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创建两周年庆典大会上。两次听到大海先生讲的同一句话: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他的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海先生书写的 5.8米长的写意甲骨文“龙”字,当时在绿野升起时,这巨大的“龙”字吸引了全场与会者的目光。古奥、凝重、肃穆、飘逸的“龙”字,给庆典涂上了浓浓精彩的一…  相似文献   

20.
埃及护侨记     
农历辛卯年春节前夕,埃及首都开罗和部分省区发生大规模群众游行,局势骤然紧张,中国政府迅即协调派遣8架客运包机,撤回滞留埃及的中国公民,其中有不少香港和台湾同胞。作为前任驻埃及大使,我在密切关注眼前事态的同时,几年前发生在埃及南部旅游城市胡尔加达那起严重车祸的情景浮现脑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