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四奇 《德国研究》2006,21(2):59-63
萨维尼为19世纪历史法学流派的先锋人物,其提出了德国法构建中的民族精神性,即认为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自给自足与自我演进的过程。然而,结合历史来考察,其不仅仅在于构建民族性的德国法,而在于实现“民族→民族精神→国家精神→民族国家”之目的。因此,与其说其民族精神是一个法律之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政治性的术语与口号。  相似文献   

2.
3.
杜涛 《德国研究》2005,20(1):40-44
康拉德·茨威格特是德国著名比较法学家、国际私法学家.他的<比较法导论>已经成为世界法学名著.他作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所长,对德国战后法学的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理论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派与德国特殊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明 《德国研究》2008,23(3):48-53
本文作者分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观实质及其民族(国家)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德意志特殊道路的关系。作者认为,历史学派的民族(国家)主义为德国的特殊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也为其悲剧性结局负有部分责任。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引起中国经济学家客观地分析和探讨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温德国历史上的文化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隆 《德国研究》2005,20(1):61-64
本文较全面地整理了100多年前德国文化斗争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斗争的背景、序幕、高潮和结尾.对文化斗争期间的德国各派政治势力及他们对文化斗争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特别是对文化斗争的性质、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与以往历史著作有所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10,25(2):59-64
国民特征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从文化认知视角来看,国民特征具有内在隐性特征和外在显性特征二大特点,在这两者关系中,显性民族特征反映隐性民族文化价值和文化历史特殊性。基于这一对国民特征的认知,本文从历史文化地理视角阐述影响德国国民特征的诸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当代德国国民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1月欧洲法院裁定 ,联邦德国有关禁止妇女使用武器直接参加军事作战的法律违背了欧洲联盟的男女平等的原则。此案是因一名德国妇女要求加入联邦军作战部队遭拒绝而引起的。欧洲法院的裁决使得德国的妇女状况 ,尤其是男女平等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德国妇女运动的发端从历史上看 ,“妇女的从属性在德国有古老的根源 ,并且受到风俗、宗教和法律的认可”。①妇女在婚前受制于她们父亲或兄长 ,婚后隶属于丈夫。在家庭中 ,她们没有自主的财产权 ,甚至对于子女也没有监护权 ;在社会生活中 ,她们不享有基本的民权。她们只是作为男人…  相似文献   

8.
盐野笔下以质朴刚毅为美德的罗马人对信仰、对同胞、对敌人的开放的心态、宽容的作风,对法律的尊重和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公民精神,必能给在很多方面尚处于狭隘、禁锢、愚昧中的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所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写于1886年,距今已整整130年了。书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对其哲学先驱——德国古典哲学的最杰出代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了系统的论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10.
李国强 《德国研究》2009,24(1):51-51
2月3日,德国联邦教研部正式启动德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过程研究项目“国家教育调查研究”(National Education Panel Study/NEPS)。班贝格大学社会学教授汉斯一彼得·布洛斯菲尔德(Prof.Dr.Hans-Peter Bloss-feld)担任项目负责人,班贝格大学教育科学纵向研究所(Institut fur bildungswissenschaftliche Langsschnittforschung)负责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1.
德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有关战争责任的话语更迭浓缩地反映了德国的历史观。作为体现时代色彩的口述史,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认为德国乃被动地为民族和自由而战,拒绝接受德国战败的耻辱遂成为二战的直接诱因;魏玛共和国对《凡尔赛和约》持修正主义立场,反对所谓的"战争责任谎言"成为此一时期的历史共识;第三帝国强调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二战以后,魏玛时期的立场得以复辟,然而历时多年的"费舍尔争论"彻底打破了德国的现代国家话语神话,"德国一战主要责任论"得以确立,批判性自我反思成为德国历史和历史书写的新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已经超越了有关一战的历史共识。  相似文献   

12.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141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德国历史学派与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鹏 《德国研究》2011,(2):40-45,79
德国历史学派对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民国经济学者主要关注这一学派诞生的渊源,其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历史主义方法.在构建本土经济学的进程中,民国学者一方面视德国历史学派为榜样,另一方面对其进行扬弃,为中国经济学的创立开辟了广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何宁 《德国研究》2011,(1):54-63,80
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危机后,德国文学在90年代中期迎来了自己的繁荣.本文对90年代中期至今的德国文学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当代德语文学呈现出历史与日常并置的局面,并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大陆地区古代民族分布与现代有重大区别,反映了一千多年来该地区政治力量的变化。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和现代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历史上各民族的来源,认为在公元10世纪之前,孟一高棉各民族是该地区占有主导地位的政治力量,马来族系在半岛南端、占婆和群岛地区建立了政权,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度化文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色,汉文化影响下的当地文化只在中国政治势力到达的半岛东北部存在,但发展很快。10世纪以后,源自中国南部的泰国、老挝、缅甸等民族陆续在这一地区崛起,促使东南亚地区发生文化变迁,形成目前的民族和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6.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赵蕾莲 《德国研究》2005,20(3):64-70
<尼伯龙根之歌>这部德国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伴随着德国历史沉浮走到今天.不同时期德国人对该史诗的不同接受真实地反映出德国主要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变迁.本文旨在沿着德国历史脉络,透视该史诗的接受历史.  相似文献   

18.
袁志英 《德国研究》2006,21(2):71-76
犹太家庭出身给他带来极大困扰;他的流亡法国被敌人诬为“没有祖国的家伙”;他的坚定的革命的民主主义立场招致反动势力的攻击,受到迫害;作为流亡者遭到乡愁的折磨;经济上没有保障,使他常受困顿之苦;而他的身体又受到病痛的煎熬;他对共产主义的疑虑也受到批判。他的一生充满不幸和坎坷,但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一颗每个侧面都放射着夺目光辉的宝石。  相似文献   

19.
赵蕾莲 《德国研究》2003,18(3):41-47
君特·格拉斯是当今德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而拉尼茨基是德国当代文学批评界最具权威的人物。本文试图通过二者之间表面上针锋相对 ,而实则互相佩服的微妙关系说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的频繁碰撞恰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坛兴盛的体现 ,会大大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泰国历史上是否经历一个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奴隶社会阶段?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泰国古代社会的演进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后来我们见到的封建社会出现之前,泰国的历史上并不曾有过一个奴隶社会阶段.但是,在泰国封建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取代或排斥奴隶制因素.相反,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早先处于萌芽状态的奴隶制因素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奴隶制真正作为一种剥削制度,是由于封建关系的确立和封建统治者贪欲的扩大及其对广大人民日益加重的封建剥削而进一步引发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