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宏  程远 《法制博览》2008,(14):F0002-F0002
不要说友谊纯洁无暇,像张白纸,无欲无求,其实友谊也是有条件的,也有期限。 王蒙说:“友谊不用碰杯,友谊无需礼物,友谊只不过是我们不会忘记。”看似没有条件,那么一直存放在我们脑子深处念念的不忘是不是也是条件。我们不会忘记是不是一辈子的时间呢?  相似文献   

2.
高文瑞 《工会博览》2008,(24):40-41
水,城市的血液。尤其古代,经济、政治、军事、生活,都与水息息相关。北京虽无主干河流穿过城市,周边却也不乏水源。按《光绪顺天府志》,京畿有五大水系:南运河、永定河、清河、子牙河、北运河。其中北运河包括白河、潮河、榆河、沙河等诸水。  相似文献   

3.
论无被害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被害人犯罪又称无控告人犯罪,它是基于行为人的自愿和彼此双方同意进行的犯罪。犯罪学将这类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之一。刑法学将这类行为予以犯罪化的依据有三:一是维护社会公共道德的需要;二是保护全体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需要;三是预防其诱发其他犯罪发生的需要。但将其犯罪化也有负作用,表现为:首先,对道德问题干涉过多,影响社会的发展;其次,将其犯罪化不适应法益保护思想日益浓厚这一发展趋势;再次,它有违刑法之谦抑思想;最后它给行为人贴上标签,使这类行为发生的机率更大。对其预防有宏观和微观两种途径:一是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不可一概地予以犯罪化或非犯罪化;二是不同国家需要依其国情进行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4.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11,(14):25-25
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苏轼有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  相似文献   

5.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10,(11):F0002-F0002
宋代以奢华著称,蓄妓之风也颇盛行,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多与歌伎交游,“官伎承值,征歌侑酒”。有资料称名相寇准居官清廉,以其“终生不蓄钱财,.家中无歌伎”为论据,可见在当时蓄伎之风何等盛行。但有意思的是,寇准大概也有此好,他的侍妾倩桃曾以诗讽喻寇准,诗中有“一曲清歌一束绫”之句,可见寇准出手还是颇为大方的矗而且,寇准也并没有“痛改前非”的意思,他在回复倩桃的诗中说:“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相似文献   

6.
绿尘 《法制博览》2009,(2):45-45
我的一篇小文《坐在马路上梳头的民工媳妇》在博客上发表后,引来不少网友发表评论:有同情民工的不公正待遇的,有为之抱不平的,还有表达赞美的。一个未署名的网友说:“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善良、坚韧的人民。”另一个网友说:“他们赚钱真不容易,我除了佩服,别无话说。”  相似文献   

7.
张之轮 《法制博览》2008,(20):54-54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中提到,蜀汉派使者赴吴,吴臣薛综拿蜀使(张奉)开涮。薛综说:“蜀者何也?有犬为独(狷),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这位蜀使亦是愚笨得可以,还傻乎乎地问:“那么,你‘吴’字又当何讲?”薛综应声答道:“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三国志》“吴书八”记载了此事。这位蜀使真是窝囊。便又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是蜀汉大臣难倒吴使的。  相似文献   

8.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这世界上只有男人,那这世界太可怕了;如果世界上只有女人,那这世界太可悲了。”因为,唯有男人和女人并存于地球,才是优化组合,才是最佳选择。但是,优化组合并非十全十美,因为毕竟男人和女人有角色的差异,各有各的长外和短处。从孔子《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到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懦弱已,你的名字是女人”;从《圣诞》中的“女人是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至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生最难教,轻不得,重不得”。无一不暗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女人相对于男人而言,有其软弱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悟“读”     
吕游 《法制博览》2008,(22):12-13
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从小读到大,从大读到老,从生读到死。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一天也离不开读,一辈子也读不完。无字之处皆有字,无书之处皆有书。读山读水读天读地读无字之大书,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活到何时读到何时。只有不去读的,没有没啥读的;只有读不完的,没有能读尽的;只有读之有悟的,很少读之无益的。  相似文献   

10.
民主的主,王字上加一点,就这一点,把王字点下去了,也即谁作主,点儿作主。无点是王,有点是主。汉字真是绝透了,就这么一个点,改变了字意。几千年前,没有民主二字,有据可查的是直到近代,被称为“赛先生”的西式民主进来,中国才有了三民主义和人民当家作主,但是那时汉字就早已发明了主王的点,即:王不能太大了,要在王字头上加一点,要有管它主它的人,管它主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几乎每个奴才,都想变成老爷。但有一些人,总是不得要领。 清乾隆年间,有一位奴才,向其老爷曹振镛请教升官之道,曹答:“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  相似文献   

12.
三个听话版     
老刘 《法制博览》2011,(7):26-27
小时候我们乡下过的都是革命化的春节,乡亲们给春节确定的主题一点也不比春晚小,挨家挨户门楣上贴的春联都突出了政治,我记得乡亲们贴得最多的春联是,上联:听毛主席的话;下联:跟共产党走,横批:不会错;也有这么贴的,上联:听共产党的话,下联:跟毛主席走,横批:错不了。看起来反了,其实都是正的。在乡亲们心里,共产党就是毛主席,毛主席就是共产党,毛主席与共产党都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13.
信用中国     
在中国古代,鼎为国家神器。“一言九鼎”,鼎也是信用的象征。国家有诸多职能:内政、外交、军事、教育……但国家最重要的品质却是:信用。  相似文献   

14.
可笑贪官言     
现在谁最穷?拿千把元工资的低薪族会脱口而出,自己最穷;每月领着三、四百元最低生活保障金下岗工人或病残群体,也会说他们最穷;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也会说,自己最穷:一月卖得几百元的拾荒者.肯定说自己最穷;在家养猪种地挥汗如雨、年收入一两千元的农民,说自己最穷;风餐露宿跪地行乞的丐帮也说最穷;甚至白领“卡奴”们每月花光用光喝光的“月光”一族.更说自己最穷:农村教师、基层公务员及许多贪官污吏也说自己手头太紧太穷;门卫、保安、月嫂,还有城市清洁工及买不起房全家住在十五平方米房间的贫民一族,说还是他们最穷;乡村农民的孩子考上高中、大学无钱交学费,也在诉说他们最穷!到底谁最穷?  相似文献   

15.
《法制博览》2009,(1):67-67
梁山好汉也并非个个英勇神武,也有若干脓包,滥竽充数,且看挑出的梁山十大庸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排行榜     
《工会博览》2008,(22):47-47
编者: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 出版:青岛出版社 健康是什么?健康是节约,健康是和谐,健康是责任,健康是金子。有健康的观念,就有健康的身心;有病理的观念,就有病理的生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但同时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有了正确的观念,就能懂得健康在我不在天,  相似文献   

17.
吴兴唐 《当代世界》2008,(10):12-14
“国际新秩序”是一个动态的、既抽象又具体的课题。原因如下: 第一,这是一个在不断探讨的世界性课题,涉及到的问题广泛而复杂,各方有共识也有分歧。 第二,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国际新秩序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深化中。  相似文献   

18.
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塑造了人类。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即人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意识、观念、动机与行为,无一不打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文化烙印。而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犯罪现象也无一不打上时代和环境的文化烙印。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相似文献   

19.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见一位老人上车无座位,立即起身让出自己的位子,并扶老人坐下。老人笑着拍拍他的肩:“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又一次是个年轻姑娘,主动给一位抱着幼儿的妇女让座.妇女高兴地大声对孩子说:“快谢谢姐姐.长大了你也要学姐姐的好样啊!”  相似文献   

20.
柴·火     
宋学葵 《工会博览》2008,(24):43-44
居家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营、醋、茶。” 七件事.为何“柴”的排行在先,我想,这肯定有其内在的理由。最为直观的感觉,应该是即使是有米,恐怕也难以为炊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