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揭示了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爱情与义务的统一、严慈与孝敬的统一、谦让与友爱的统一,然后通过以此为依据产生的有关新婚姻法补充修正的具体法律规定来说明上述基本道德要求是我国新婚姻法的伦理基础,这决定着新婚姻法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发挥的重要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李晓红 《求索》2008,(5):56-58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伦理是关于道德的理论,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建立在我们现实社会之上,而网络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建立在网络社会之上。如何理解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与我们现实社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在网络社会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伦理是现实社会中的既有伦理还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既有伦理迥异的新的伦理。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理论与公务员伦理关系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个人主义理念将使自我利益、组织利益和效率在公务员的伦理决策中成为起支配作用的标准,新公共服务的平等主义理念则使利益相关者和个人的道德等标准成为关键的伦理标准,传统行政管理的层级制视组织原则和法规等为重要伦理标准。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公务员的伦理决策或非伦理行为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不具有完全的相关性。三种行政管理理论之间并不是相对抗的,而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5.
张郃 《求索》2007,(1):67-69
对行政权力为什么要进行监督和制约,这既是一个经验性的命题,更应当是一个思辨性的命题。需要在伦理上进行追问和解释。本文拟从行政管理者道德缺失、认知局限和行政权力的特质三个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阐明行政监督的伦理根据,并为监督、制约行政权力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文玲  曾振宇 《求索》2010,(4):221-223
儒家孝伦理自先秦儒家创立、发展、完善后,其治世功能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直到汉代,才在行政法、民法、刑法及诉讼法中全面法律化,其基础是多方面的:农耕经济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经济基础,汉代统治者对儒家主导思想的选择是孝伦理法律化的政治基础,董仲舒对先秦儒家孝伦理的改造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理论基础,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社会基础,而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是汉代孝伦理法律化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薛少峰 《前沿》2005,7(4):116-118
各国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一般均以一定的学说、理论为指导,我国的民事证据法律也不例外。一般认为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分配是以大陆法国家通常奉行的“法律要件分类说”为理论基础的。本文从证明责任理论的历史沿革入手,在对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在广泛吸收、借鉴历史经验和两大法系主流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和立法实践的基础上确立的,并非局限于“法律要件分类说”。所以,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从理论基础上看是比较成熟的,超越了大陆法传统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目前行政法学界对什么是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尚未达成共识.政府代理论是依据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标准,借助民法代理原理所形成的一种行政法理论基础,该理论与其他行政法理论基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美市场的前提下,斯蒂格利茨的货币经济学理论挑战传统微观经济学体系,他把货币经济学置于银行信贷行为的基础上,使传统意义上属于微观经济学的银行行为理论与传统上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及政策结合在一起,形成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他提出信贷是异质的,并且经济运行是以信贷为核心的观点,对在非均衡的宏观经济分析多元化的框架下探索宏观金融调控的微观基础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余俭敏 《湖湘论坛》2009,22(6):40-43
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只有坚持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分配主体的合法性和分配关系的平等性,强调分配规则的有序性和分配程序的规范性,建立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走向社会制度文明,才能建设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参政党理论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的确立,关系着参政党理论体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为参政党理论的确立、丰富和完善提供了合理性与必要性的理论阐释。而参政的基本原理与参政的主体论、职能论、机制论、条件论、方法论、实效论、比较论相互连接,构筑起参政党理论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张凡 《传承》2022,(3):85-90
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被提出。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科学指引,为其提供了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治理智慧和治国经验,为其提供了文化支撑;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为其提供了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断增强,制约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有效控制。本文在对内生货币理论做简单回顾的基础上,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以及电子货币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并用传统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学术界争议较大的虚拟货币界定问题,从演绎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新的虚拟货币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虚拟货币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与相关易混概念的关系问题。虚拟货币本质在于无形与模拟,具有非法定性、非实物性、非真实性与弱流动性四大特征。它不属于货币范畴,而且从逻辑上来看,与电子货币之间没有交集,但在概念外延的判定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分界线,而是存在一个谱系式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15.
王光文 《前沿》2002,3(11):127-129
本文通过对生态伦理、代际伦理、代内公平的阐释及分析 ,说明了生态伦理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代际公平从生态伦理中独立出来的必要性 ,提出了代际伦理的构建问题 ,强调了代内公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揭示了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代内公平观念的缺失 ,最后指明了生态伦理、代际伦理与代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缺一不可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党的执政伦理品格是规范、约束自身行为的基本尺度,它综合表现于执政党的思想、作风、纪律,以及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治党、治国实践中更加鲜明地塑造并展现出了善政求新、勤政富民和实政立信的先进执政伦理品格。  相似文献   

17.
李金龙  王思婷 《求索》2011,(5):104-106
行政区划体制是一国地方行政体制,也是一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行政区划体制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在民主宪政社会中,分权能够较好地实现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价值要求。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回应分权对其提出的政治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8.
袁春芗  郑林 《前沿》2008,(6):143-145
对城中村改遣问题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已经从最初的规划层面、空间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城中村的改造是一种政府行为,但也有其理论的基础。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层面探讨城中村,对在城中村的形成、改遣及改遣中出现的问题所用到的理论方法进行认识和归纳,以便能更好地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杨耕 《长白学刊》2014,(5):33-36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国际关系发展日趋复杂化,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的变化原因及现状所进行的解释和分析越发显得相对片面和能力不足。顺应国际关系内容的变化,一种被称为"建构主义"的新型研究取向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中日渐显现。建构主义主张应用社会学视角看待世界政治,注重国际关系中所存在的社会规范结构而不是经济物质结构,其中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思维为批判性国际关系理论的建立提供了诸多的分析方法和思想支撑。哈贝马斯阐明和论证了商讨伦理理论存在的根据和合理性,并认为商讨伦理理论有可能为主权国家提供解决国际冲突的有效谈判方式和外交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近年来关注最多、思考最多的问题 ,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以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为其时代背景 ,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其历史使命 ,以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其发展需要为其实践基础 ,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