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范围的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听证范围立法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范围上的狭窄和表述上的模糊,究其原因有文化上的不相容、程序上的公正与行政效率的矛盾、听证理念的错位、听证制度的不完善和立法技术上的缺陷。如果仅从立法技术上考量,建议采用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听证范围,听证的范围可扩充到听证申请人所有权利被疑受侵犯的领域和行政主体的所有行为。  相似文献   

2.
钟栎 《法制与社会》2011,(16):46-47
一位西方法学家曾经指出:"合伙也许是人类群体本能最古老的表现形式"。合伙作为一种古老的组织形式,从最开始的契约发展到现代的合伙,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组织制度。近几年,非婚同居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给各国婚姻制度造成了极大挑战,尤其是非婚同居的财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试图从合伙制度的角度对非婚同居财产问题进行分析,在尚未明确立法的前提下,寻求衡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位西方法学家曾经指出:合伙也许是人类群体本能最古老的表现形式。合伙作为一种古老的组织形式,从最开始的契约发展到现代的合伙,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组织制度。近几年,非婚同居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给各国婚姻制度造成了极大挑战,尤其是非婚同居的财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试图从合伙制度的角度对非婚同居财产问题进行分析,在尚未明确立法的前提下,寻求衡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的社会变革,婚姻家庭领域开始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保护及对未成年人财产的管理等问题日渐突出。当今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亲属篇无不对其设有详细的规定,而我国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对亲权的概念都未采纳,更不用说建立完备的亲权制度。因此建立我国亲权制度,在名称上采取亲权的概念,立法上遵循"为子女原则"和"共同亲权"的原则,内容上具体的规定,明确父母离婚后亲权的行使及设立亲权停止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构建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立法技术、管理实施、思想观念等几个方面梳理了目前构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对此提出相关见解和建议,以期对缺陷产品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群体是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具有时代性内涵的特殊社会阶层。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人。实践证明,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基于历史、制度、法律及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的城市生存际遇和发展空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在合法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显得尤其突出。很多农民工往往因为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从而在权益保护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申请法律援助便成为目前农民工维权一个至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诱惑侦查作为侦查机关为侦破刑事案件所经常使用的一种特殊手段,其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界定合法诱惑侦查与非法诱惑侦查的标准不科学;对使用诱惑侦查的前提限定不正确,应该予以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8.
李爽 《法制与社会》2012,(24):88-89
我国已把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具有极大的风险.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有限合伙制已经成为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它以其独有的优点为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有限合伙常度风险投资机构在我国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与消费者权益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律问题。我国频繁出现的相关案例与我国入世的承诺,都使得在我国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本文在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和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针对召回立法体系、缺陷产品的界定、召回方式、召回主体和召回程序等内容,对国外较为成熟的产品召回制度作了比较分析,希望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做一个基本的介绍,将重点解释该项制度的有关主体以及它们存在的法律关系,并介绍召回制度的具体程序如何运行,接着就我国目前召回制度的运行现状并由此引发的问题做相关介绍,最后,有上述反应的问题,就如何完善和改进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张辉 《行政与法》2007,(4):108-111
有限责任与合伙企业之结合诞生的新的合伙企业形态对有限责任公司构成了冲击,而修正的合伙企业法规则同样威胁到有限责任公司既有的竞争优势。后合伙企业法时代的有限责任公司法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做出适应性调整,决定其对中小规模企业的吸引力,也决定其自身的存亡。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efends a set of exceptions to the general rule in tort law that a claimant must prove that a particular defendant's wrongful conduct was a cause of its injury on the balance of probabilities in order to be entitled to compensatory damages in respect of that injury. The basic rationale for each exception is that it provides a means of enforcing the defendant's secondary moral duty to its victim. The article furth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acceptance of this set of exceptions does not undermine the general rule.  相似文献   

16.
保险法上的因果关系认定,其目的在于界定保险人的赔付责任范围,其背景是保险合同已对保险人的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都做出了规定。事实上,在保险案件中,法院在认定因果关系时,往往已融入了对保险合同条款的价值判断。在意外死亡保险中,有关因果关系认定的司法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当代社会,法院在认定保险法上的因果关系时,应遵循保护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陈伟 《法学研究》2015,(4):127-146
侵权法有关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性质与特征,却很难将其直接适用于对特定侵权类型的因果关系判断.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对司法审判实践中如何认定特定类型的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却未受到我国理论界的重视.将疫学型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分为一般因与特定因,不但可以从理论上更为清晰地界定此类侵权因果关系的特征,还可以为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判断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提供参考框架.证明一般因存在与否的关键证据为流行病学证据,而证明特定因存在与否的证据则包括暴露学、临床医学、病理学等科学证据以及其他的一般证据.在对科学证据进行司法审查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证据和具体案情对因果关系作出司法判断,才有可能对疫学型环境侵权案件作出合理判决.  相似文献   

18.
条件说尽管饱受理论批判,但其仍然是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起点,没有对条件说的修正或批判就没有其他因果关系理论。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客观因果流程是需要用证据证明的客观事实,当客观因果流程被证明清楚,同时行为对结果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不为0,条件关系才能被确认。刑法因果关系的本质是规范性的事实,是在客观因果流程被确认后的一种规范选择。因果关系在刑法解释学上必须具有法定性,当条件关系被确认后,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通过具体因果流程创造结果的风险与典型实行行为直接创造结果的风险具有相当性时,因果关系才能在刑法解释学中被肯定。  相似文献   

19.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不仅对认定刑事责任具有指导意义,在刑法因果关系的确定中亦具有重要地位。唯物辩证法是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演进恰又是唯物辩证法自我展现,自我回归的里程,故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更有其必要。  相似文献   

20.
PETER KOLLER 《Ratio juris》2006,19(2):180-19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 make an attempt to look for a thin and general concept of law that, as far as possible, should be neutral to the more substantial views of legal moralism and legal positivism, so that it is acceptable from both points of view. With this aim in view, I shall begin with a few remarks on concept formation and name a list of necessary requirements on an appropriate concept of law. On this basis, I intend to discuss a number of contemporary legal theories in view to their respectiv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ncept of law. Finally, I want to propose a definition of law that not only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cept of law, but is also general enough to be compatible with both camps of legal thin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