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益龙 《政府法制》2009,(16):25-25
近年来,一些地方干群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偶有发生,比如:群体上访、发生干群冲突、官民对簿公堂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状况观察》显示,县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工作方式及特点是造成干群疏离感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县处级领导干部会议多,出差多,陪同多,下基层少;与文件打交道多,调查研究少;和上级、同级打交道多,与下级和群众打交道少。  相似文献   

3.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领导干部个人的素质、方法,也牵扯到相关的体制与机制,哪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工作的成效。在这里我们择其要点而述之,为改进群众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干部滥用权力侵害群众权益,导致了干群关系的恶化。干群矛盾激化的直接后果是恶性的、泄愤式的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是政府维稳与公民维权之间矛盾的具体体现。因此,干群关系的重构,要加强依法执政,构建法治政府,实行干部问责制;要建立利益协商机制和维护公民权利的组织;要调整相关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过失犯罪是刑法理论上涉足甚少、司法实践中存在模糊认识较多的一 个问题.在一些人看来,过失犯罪并非明知故犯,实属事出有因,因而也就情有可原.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过失犯罪案件,往往  相似文献   

6.
李少伟 《法制与社会》2010,(13):230-231
发展心理学认为,家庭作为个体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父母作为留守儿童的第一任老师,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究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潘倩 《法制与社会》2011,(5):142-142
当前,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或不足,重破案、轻办案,重抓轻判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时有发生。本文通过探讨影响公安机关刑事执法质量的原因,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提高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质量。  相似文献   

8.
丽江木氏土司在元代崛起,至明初朱元璋赐"木"姓,到清雍正元年"改土归流"在丽江统治长达470年。其地理上的军事地位成为了清王朝"改土归流"的主要原因,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阿知立等人请愿从而促使清王朝在雍正元年进行"改土归流",而其土官制度势必被封建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命运。"改土归流"后丽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宏观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个别农村地区,存在着一些干部开展工作有情绪,群众对干部的工作也有埋怨的现象,干群关系不是很融洽。处理好农村干群关系,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意。笔者多年在基层工作,对如何处理好农村干群关系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8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主权的不完整和封建军阀割据,连年混战,这种混乱的局面导致政府正常的财政收入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要支付巨额军政费用和债务费,最终导致财政匮乏,以至于崩溃。  相似文献   

11.
自1969年世界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在美国诞生至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已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支柱。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以及现有网络协议和软件系统的固有安全缺陷,使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方面的巨大挑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信息非法获取等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FBI统计,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美元①。本文就当前网络犯罪的现状及产生原因试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婷 《法制与社会》2014,(8):255-256
未成年作为犯罪主体根据各种普世观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等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率已经逐年上升,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袁萍 《法制与社会》2010,(35):98-9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贿赂犯罪呈现新的增长趋势,贿赂犯罪不仅侵犯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且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廉洁性。本文拟从国家公职人员自身和社会这两个方面对其实施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所存在的国家公职人员的犯罪的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公仆在蜕化变质前,都会有一系列"客观"反映,这也是大大小小腐败分子的基本特征。看一个公仆是不是变质了、腐败了。可以从下面10个方面去检查对照,综合识别。了解和掌握公仆蜕变的各种特征和迹象,有助于人们更加认清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从而睁大眼睛严密监视他(她),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防范他(她)。那么,腐败分子想搞什么歪门邪道就难以得逞了。笔者从近几年来查处的一批大大小小腐败分子身上,研究、归纳出十种迹象,以儆公仆,以诏世人。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些年来发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社会管理悲剧事件,如"孙志刚案"、"开胸验肺事件"、"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等,正是在这些悲剧前赴后继的出现,一批与社会管理紧密相连的新发或者旧法的修订案也相继审议出台,还有一些正在加紧制定和审议中,立法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在这些悲剧发生之后如此频繁的立法和修法活动,也从另一面揭示了立法滞后的种种弊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便显得特别重要,尤其应引起立法部门的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本文指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家庭环境的不理想;二是学校教育的缺陷;三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四是未成年人自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知情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本文就消费信息的不对称和法律社会化两方面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8.
19.
杨瑞赟  赵杰 《法制与社会》2013,(10):239-240
清末预备立宪是中国近代宪政史的开端。虽然人们对于清末预备立宪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清末预备立宪推动了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转型,否定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其历史价值应予肯定。清末预备立宪的历史经验证明,市民社会的成熟壮大是宪政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市民社会作为宪政的根基,与民主宪政和法治精神紧密相联,培育了宪政文化,孕育了法治精神,形成了社会权力,消解了国家压力。  相似文献   

20.
杨龙丹 《法制与社会》2011,(14):292-293
当下中国只是在法律上、形式上否定了刑讯逼供的合法性,实践中却无法使办案人员达成其“非法性”的共识,本文拟时刑讯逼供在中国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其遏止对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当下中国刑讯之风之所以不可遏止一方面是国家权力转型之不完全,同时与其他原因共同形成合力蹴就了当下刑讯逼供的生存土壤和环境。当下中国若要遏止刑讯之风则应日益提高其“日常监控能力”,立法者理念的改观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