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社会主义人才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以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为标志,即为了适应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需要,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途径、赶超方法、发展思路等进行了新的探索。就培养途径看,造就宏大人才队伍可以选择多种渠道、多种途径,但主要的是三大途径,即改革、科学、民主;就赶超方法看,他极力勉励我们的科学家、知识分子和青年,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发展思路看,学校要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知识分子要走又红又专平衡发展之路,干部要实现贤能兼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4)
<正>哈尔滨平房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新起点,引领新常态,迎接新挑战,为加快实现"打造龙江产业动车组、建设哈南城市副中心"发展目标,为实现哈尔滨新区跨越发展谱写新篇章。一、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城建设上打造新亮点紧紧围绕建设哈尔滨新区的战略部署,确立了"打造  相似文献   

3.
从十六大报告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 ,是一个认识上的新发展。其中 ,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以可持续发展对接生态社会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去年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决定,要用10年时间,在新经济领域赶超美国,使欧盟经济成为世界上"最活跃,最有竞争力,最繁荣的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新经济"。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欧盟把加强科研和推动科技创新摆在了重要位置。今年2月下旬,欧盟委员会出台2002-2006年科研发展计划框架,也即欧盟第6个科研发展计划,勾勒出欧盟未来5年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方向,显示出欧盟依托发展科研和技术创新,争当世界经济"领头羊"的雄心壮志。欧盟第6个科研发展计划,是欧盟委员会广泛征求15个成员国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等有关方面后制定的科研发展大纲…  相似文献   

5.
所有制理论的六个完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认为,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根本性突破,跳出了理论上的一些误区,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 第一,跳出了社会主义是单一公有制的误区,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强调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形式,另一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确立了新形势下我国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提出了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方法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祝福恩 《学理论》2008,(2):10-12
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所确立的,体现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新要求有着事实和理论依据,我们要采取措施,力争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小英 《学理论》2012,(28):21-22
实行"文化引领"战略,将文化确定为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重新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真反思吉安在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吉安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创新力、服务力,为实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晋位赶超、绿色崛起发展目标提供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建议》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实现科学发展观由理论、理念层面向实践的转化和跨越,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执政能力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性把握。"十二五"《建议》再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又把以人为本的核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加以实践化、落实化,为"十二五"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主题指明了实践的方向。《建议》确立了"十二五"时期的五个目标,其中十分关注民生的发展。这些目标的实质是富民,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在国家价值观上的最高选择和确立,表明我国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由国强向民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中共哈尔滨市委确定的"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发展目标和"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日益显现出"三个统一"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三个统一",对于我们更加坚定自觉地落实新战略,更加坚定自觉地迈向新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晓春 《学理论》2009,(30):3-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巴彦县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分析了巴彦县情,树立了“两跳两看”(即跳出巴彦看县情;跳出农业看农村)的工作理念。巴彦发展尽管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因素还比较多。比如巴彦工业经济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2.
梅钢"十一五"规划一期和二期项目建成投运,新产线、新工艺、新技术的集中引入,尤其是公司"两个领先战略路径"的确立和建设一流钢铁企业目标的提出,使企业对员工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有着迫切需求。广大青年员工在信息化时代对技能提升培训模式也有新的期待。基于企业内在需求和员工自身需求,梅钢公司进行了运用网络练兵模式提升职工技能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技能比赛和练兵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16,(6)
正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路径。围绕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宁河区以撤县设区为新起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现跨越崛起为主题,以建设中等城市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体现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它与社会发展是两个相互促进、永无止境的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建设"四个文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以来,法制建设日新月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工程,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在新形势下要完全实现“四五”普法规划提出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由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转变,进一步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质;由注重运用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转变,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目标,普法工作就需要从传统的旧格局中跳出来,确立大普法思路,建立大普法格局,织就大普法网络,实现大普法目标,使“四五”普法工作有一个全新的、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8月,上海公布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提出了上海至2040年的发展新目标: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以及三个重点领域的子目标,即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如何理解这个新目标,关键在于"卓越"和"全球"。"卓越"意味着对标世界顶级城市,而"全球"则要求上海的国际化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表现出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与影  相似文献   

17.
教学品牌战略的确立,为深入贯彻校院五年发展规划,保证办学水准处于国内前列、具有国际水平提供了理念支撑、目标支撑和"导航"支撑.准确把握品牌战略的内涵和要求,对于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持续发展、深度转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全面从严治党"布局是缜密理性思考、深邃科学谋划的党建新思维,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思想内涵;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治党难题的党建新举措,极大彰显了应对考验、提高能力的务实精神;是凝聚民众之心、切合民众之愿的党建新标尺,极大体现了为民谋利、取信于民的执政理念,为积极跳出执政兴亡"历史周期率"奠定了坚实的党建思想基础、选择了有效的党建工作方法、确立了正确的党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程士涛  何兴杰  丁璐 《学理论》2013,(18):310-311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精选部分工作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开展,通过项目专人化、服务大众化、运行团队化、经费专项化、评估经常化的路径,达到"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探索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集体确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到"制度层面"的的转变,而新中国法治建设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也经历了一个从缺位到归位,再到不可或缺角色的转变过程。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法治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