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艳慧 《学理论》2014,(2):222-223
鉴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目前所面临的教学困境,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这种教学理念,结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可以分别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五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无厘头文化"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显现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流行有特定的地缘逻辑与深刻的时代原因.由"无厘头文化"而次生出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有整个社会环境的外部原因,也有德育体系自身的问题.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应对方策,以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杨玲玲  赵建梅 《学理论》2013,(17):267-268
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其德育问题进行了探析。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学校中德育过于泛化和知识化,脱离生活实际;家庭中家长德育意识淡薄,言行随性、重智轻德;社会中负面信息错综复杂,给小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道德信仰为尺度: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德智并重:创立健康的家庭德育环境;合理监督、正确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90后"青年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运用广义定序Logit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90后"群体和非"90后"群体社会参与影响效应的差异性。分析发现,"90后"青年的社会参与呈现"高参与意愿"和"低参与水平"的显著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效能感、社会优先和规范优先意识以及社会信任对"90后"青年的社会参与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但规范优先意识和社会信任对非"90后"社会参与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西一高校"90后"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社会及学校对"90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有重要影响,新媒体、侪辈群体及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提升"90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需要多措并举,发挥社会的重要作用、落实学校的主体责任,注重利用新媒体、发挥侪辈群体的关键作用及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6.
荣建平 《学理论》2011,(2):244-24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纷至沓来,"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且具有其独特的思想特征。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崇高的理想信念相对缺失,这是由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当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实施全方位引导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困境儿童是整个儿童群体中最需要保护和支持的一类边缘弱势群体,加强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困境儿童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当前困境儿童群体的现状及救助保障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在确保困境儿童救助保障制度基本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设计建议如下: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困境儿童群体的差异性,构建多元化救助体系;进一步探索"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家训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学理论》2014,(5):120-121
中国传统家训卷帙浩繁,蕴含丰富的家庭德育思想精华。新时期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可从中汲取的现代启示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视":一是重视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封建皇帝亲自撰训教家;二是重视家庭德育,传统家训文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教科书;三是重视家庭子弟自立精神培养,培养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四是重视朴素、内敛、谦和家风培育,避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心性的荼毒。  相似文献   

9.
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大于男研究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女研究生独立意识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女研究生与雇主双方选择的冲突、女研究生个人选择与家庭选择的冲突。应对这些困境,女研究生个体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更加刻苦地提高各种能力、更加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女研究生群体就业困境的形成主要不是源于个体原因,而是源于社会原因,因此,要走出困境不能只靠个人的努力,社会整体环境必须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90后”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由于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90后"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方式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其中,既有令人欣慰、欣喜的优势,也不乏令人心忧、心急的弱项。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高校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也相应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90后"大学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的认知缺乏全面性,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情感认同缺乏稳定性,"90后"大学生认同主体缺乏均衡性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客观因素,也有"90后"大学生行为特点、主体意识增强等主观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探究"90后"大学生认同自觉性、增强"90后"大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参与度,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性。  相似文献   

12.
荣静 《学理论》2014,(1):193-194
"90后"已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同时存在着孝亲观念薄弱、培育之恩缺失和回馈意识淡薄等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90后"大学生自身感恩意识淡薄、家庭教育的偏失、高校教育人文关怀的不足和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对"90后"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提倡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不断从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五个层面加强"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目前学校文明礼仪活动存在导向缺失、功利性、模式化和新媒体广泛应用导致德育效果欠佳,要更好发挥礼仪活动的德育功能,必须通过更新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以学生为主导组织活动,建构生活德育体系,注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形成全社会德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90后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公民,当代90后是一类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真真正正伴随网络成长起的一代。这种特殊成长背景在赋予了他们特殊群体特征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价值观念的偏差。如何使当代90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承载着重要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义务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困境家庭儿童健康问题研究"调查数据,探讨家庭关怀度对困境家庭儿童受欺凌风险的影响以及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与非困境家庭儿童相比,困境家庭儿童拥有更低的家庭关怀度,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更差,受欺凌的风险更高;高家庭关怀度可降低其受欺凌的风险;家庭关怀度对困境儿童受欺凌风险的影响部分通过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中介起作用,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生理健康的中介效应。建议提升困境儿童家庭关怀度,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以减少困境家庭儿童受欺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中国男孩"陷入全面危机"、需要被"拯救"的专家观点和传媒误导,本文对"高考状元女生多是‘男孩学业危机'的主要标志"、"应试教育是‘男孩危机'最凶猛的杀手"、"‘父亲榜样缺失'导致‘男孩阳衰'"以及"‘因性施教'、‘限招女性'是‘拯救男孩'的妙方"等观点提出质疑,并以相关的研究结果和统计资料论证了"男孩危机"并非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言,而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相似文献   

17.
改变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状况,是我国高校德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培养,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改进道德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促进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陈万境 《学理论》2013,(20):389-390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职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校加强感恩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提高中职生自身素质和构建和谐职业环境都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职校要结合自身德育工作的实际,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把感恩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真正把感恩教育做到实效。其途径是:发挥体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学校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合力;发挥社会导向和家庭示范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80后"青年辅导员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新鲜血液,承担着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而他们所面对的是备受争议的"90后"大学生,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的基础上,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80后"辅导员应针对该学生群体特征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重新梳理和定位.  相似文献   

20.
李华明 《学理论》2012,(35):334-335
在对广西民族大学2008、2009两个年级学生开展群体思想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探究了解这一群体的行为现状及其基本特征,并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逻辑归因进行简要梳理,试对"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特征与大学生安全教育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