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期导读     
《春秋》2012,(6):1-1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同时兼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主席。在长迭16年的政协工作中,他心系政协党外委员和民主人士,政治上关心他们的进步,生活上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对他们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周恩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护了一大批民主人士,党外民主人士无不为之感动钦佩、心悦诚服。他们积极参政议...  相似文献   

2.
韩亚光 《理论月刊》2007,3(2):79-82
周恩来在生命最后一年中,同邓小平相互关心和支持,为了党和国家的命运共同奋斗。周恩来逝世后,邓小平为周恩来致悼词,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切缅怀他。邓小平对周恩来的缅怀,成为他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动力。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伟大情谊将永远为人民所传颂,他们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周恩来总理结交了无数党外朋友,他真诚对待爱国民主人士,在政治上信任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有许多党外朋友就是通过周恩来总理的言行,在他的影响下,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正确的认识,并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甘苦共尝、风雨同舟。中国致公党元老、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陆承诺两岸“来去自由” 1975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周恩来已经病得很重,连走路都很困难。但是,他仍然到长沙汇报工作,关心台湾问题的解决。毛泽东提出释放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不久,他又更具体地指示说,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要多吃点鱼、肉。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一贯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国家的栋梁,干部是革命的财富,真心实意地爱护着他们。1939年9月,周恩来因骨折到苏联医治,在这期间,他不顾剧烈的伤疼,冲破重重阻力,积极营救了被苏联内务部以托派等罪名关进监狱的李立三同志出狱,就是明显的一例。  相似文献   

6.
浙江是周恩来的故乡,周恩来的根在绍兴。解放后,周恩来无时不为故乡的繁荣、昌盛而牵心,始终关心着故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他27次回到浙江,一赴新安江,两次作报告,三到都锦生,五上梅家坞,九临楼外楼……于是,江南的青山绿水间有了周恩来思乡怀亲,情系桑梓的佳话。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浙江是周恩来的故乡,新中国建立后,他不辞辛劳,30多次回到故里,在关心浙江经济社会建设和百姓生活的同时,多次看望李世光、盖叫天、马一浮、包达三等各界人士,亲切垂询,促膝谈心,开诚相见,共商国事.如今,多少年过去了,但他的崇高品格、亲切教诲和音容笑貌,永远珍藏在浙江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8.
<正>(上接总第326期)"南开最好的学生"周恩来先后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读书,张伯苓对他很赏识,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多年来,他们之间一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周恩来1913年暑期考入南开中学,入乙三班(后改丁二班)。那时他的伯母住在天津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2号,生活拮据,所以周恩来上学时经济很不宽裕,他住在学校里,只有星期日才回到伯母那。周恩来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很有社会活动能力,刚刚过了一个学期,他这方面的才能就显露出来。1914年3月,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浙江是周恩来的故乡,新中国建立后,他不辞辛劳,30多次回到故里,在关心浙江经济社会建设和百姓生活的同时,多次看望李世光、盖叫天、马一浮、包达三等各界人士,亲切垂询,促膝谈心,开诚相见,共商国事。如今,多少年过去了,但他的崇高品格、亲切教诲和音容笑貌,永远珍藏在浙江人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在统战工作中的政治领导艺术──纪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胡公展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直到周恩来逝世,在漫长的55年当中,周恩来始终处于党的最高领导层峰,说他是务实、稳健也好,说他是藏拙、忠诚也罢,这一事实,无可争辩地说明周恩来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的革命友谊──记周恩来同志与郭沫若郑毅涛,郑宇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们既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又是亲密无间的朋友。郭沫若最早见到周恩来是在广东大学(后改为中山大学)。是他去听周恩来的演讲。1926年6月,在邓演达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人民心中,他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周总理生前曾多次来云南,对云南工作做了许多重要指示。他平易近人,关心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在云南各族人反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把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写出来,以表达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我认为,周总理的这些感人事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我1955年初来云南,在省委分管边疆民族工作。五十年代,周总理因中缅勘界、出访,多次来云南。…  相似文献   

13.
中央民族歌舞团是在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创立和成长起来的。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发展与建设,指导节目的创作与编排,参加团里的演出活动,关心团里的每一位演职人员。他们的教导和鼓励,成为中央民族歌舞团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巨大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方宁 《传承》2015,(2):18-19
纵观周恩来的立志经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信仰是他立志救国、奋发学习的内动力,勤奋学习是他寻找适合中国的救亡之路、实现远大志向的基础,而广泛交友、热爱集体是周恩来不断地自我完善远大志向、投身革命实践的重要保障。周恩来的立志经历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梦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殷殷感念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幸福出生入死地战斗,栉风沐雨地工作的革命先驱们。他们的伟大勋业和高风亮节辉映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史册,抚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名与社会主义千秋功业共存。我有幸与他们相识,其中接触最多的是周恩来总理。对周总理我心仪甚久,苦于难得回缘。我第一次见到总理是1949年初北平解放之后不久,约于5、6月间,是在他召集部分科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国民党政治中心向重庆转移,1938年党中央决定撤消设在武汉的长江局,在重庆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同志任书记。在南方局8年的时间里,周恩来卓越地开展了党的统战工作。向鲜英借“特园” 周恩来在重庆的办公地点是曾家岩50号,对面是戴笠系统的军统特务机关,这使许多朋友望而生畏。周恩来为了消除朋友们的顾虑,就于晚上8时至12时在民生路新华日报门市部二楼会晤民主人士、科技界和文艺界朋友、进步的民族资本家。周恩来和这些朋友不仅谈抗战形势,也谈他们各自的专业。他的许多精辟见解,经常使许多…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主要领导人。他在长期领导统战工作实践的基础上 ,阐明了一系列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学说。民主党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统战对象 ,周恩来对多党合作问题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本文拟从政党学说的视角 ,探讨周恩来关于多党合作的几个理论问题的论述。周恩来提出 :“各民主党派 ,不论名称叫什么 ,仍然叫政党 ,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能用英、美政党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他们是从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① 这一科学论断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周恩…  相似文献   

18.
今年 3月 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诞辰 103周年纪念日。 1998年,在人民的好总理诞辰百年纪念时,延安“鲁艺”校友会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我爱人陆石因双目失明没有参加。事后校友会发来通知,没有参加的校友,只要了解与周恩来有关的事,不论巨细都希望写成文章寄给他们。陆石听完通知,陷入沉思。晚上,他给我讲述了以下故事。他说,他从延安到北京,见到周恩来的次数很多,听他的讲话和报告也不少,也曾单独与周恩来接触过几次,虽然都是具体工作上的小事,但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第二天,慕丰韵同志来家看望他…  相似文献   

19.
“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这是开国总理周恩来逝世后,出现频率极高的话语,因为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周恩来与人民水乳交融的关系。周思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始终佩戴的一枚纪念章,其图案就是毛泽东的手迹“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周恩来一生唯一的宗旨。周恩来心里总是装着人民,他心系群众的故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在他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一贯地热爱青年,关心青年,积极地领导中国青年运动。几十年来,广大的中国青年都把周恩来同志看做自己的知心人和引路人。《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一文,就是周恩来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论述青年运动的重要文献。一九三七年七月芦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进一步推动和全国人民的压力,蒋介石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成。但是,在统一战线内部仍然存在着固有的阶级矛盾,因而导致了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国共两党的两条抗战指导路线的对立。中国共产党主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实行民主,改善民生的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