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炜 《廉政瞭望》2012,(21):2-2
一位前辈曾在我面对浩瀚工作呈哈欠连天、苦大仇深状时发出过警告。当你这样的年轻人都开始经常抱怨了,那真应该警醒。难道你遇到了什么重大到要改变命运的打击吗?不是的话,最好去照照镜子,不能因为你一脸的阴郁,就不负责任地把负能量传递给社会,这样做毫无价值。就算是次重大打击,正确的态度也应该选择承受,并做出点改变。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贺敬之的《雷锋之歌》,40多年前朗诵过的诗句现在还记得:“面对今天:血管中的脉搏该怎样跳动?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啊?什么是青春的生命?”“历史在回答: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  相似文献   

3.
感悟高考     
二十八年前,我经历了高考,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过当年高考已化为昨日淡淡的云烟。而这两天,女儿高考,我们全家人尽心呵护、全程接送,我似乎又看到了那时的自己,想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4.
高考是非     
孟盛 《廉政瞭望》2007,(6):9-10
30功名尘与土。30年前,伴随着分娩时的阵痛,高考涅磐重生,一代人抓住了改写命运的机会,一个国家的生命力犹如火山爆发。高考的青春期,是一场关于个体与国家命运纠结、光荣与梦想喷涌激情的记忆--那是一个沉重的民族被压抑10年后的痛快宣泄,国之复苏的第一声春雷。30年后,高考成为不同时代国人的相同选择、相同轨迹、甚至相同回忆。高考步入了一个新陈代谢稳定的成熟期。曾几何时,唇枪舌剑烽烟四起,是是非非众说纷纭。30年河东,30年河西。30年意味着什么--兴衰?废立?存亡?荣辱?抑或亘古不变的人才选拔与政治制度、社会秩序之间的天然服从……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7,(7):54-55
李柯勇等在6月11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指出: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高考改革成了争论最多的教育话题之一。焦点一:“一考定终身”。2006年6月7日下午,陕西渭南一名女生比高考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女生跪地痛哭哀求却无济于事……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高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轨迹的走向。“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对高考最大的不满之一。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开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一时间,异地高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2,(8):59-60
据6月8日的《环球时报》报道,世界最壮观的升学考试这两天正在中国举行。915万学生同时走进31万个高考考场。高考是中国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镜子。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以高考为中心,向两端发散的。而中国社会阶层的演变及人们从下层向上一层运动,高考都是最关键的枢纽。高考包含了中国人对公平的向往,和对在现阶段无法完全实现公平的无奈。高考的录取工作不断堵塞以权谋私的渠道,而且效果斐然。  相似文献   

8.
长河 《党的建设》2009,(2):49-49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命运往往在瞬间改变。1977年,随着十年"文革"的结束,我国开启了新的航程。我的人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迎来了第一次人生抉择。这年底,为招工还是参加高考,我与父亲发生了争执,父亲还差点把我多年积攒  相似文献   

9.
高考3天,没有比巴掌大的一张高考准考证,更有效的VIP通行证了。他能封路,能让大脾气的司机经过考场附近时,不鸣笛、不猛踩油门或刹车;它能让学校附近的餐厅焕然一新,几乎看不到一只苍蝇;它能让周边的工地停工,让社区活动室的老人停下手里的麻将;它甚至可以让考生免费乘出租车,免费吸氧--瞧,这方寸之物快超越货币了。这高考3天,没有比巴掌大的一张高考准考证,更有效的VIP通行证了。  相似文献   

10.
孟盛 《廉政瞭望》2007,(6):11-14
高考作为一项影响重大的国家考试制度,是各种教育与社会矛盾的集合点,上关乎国之昌运,下关乎民之命运。因此,高考改革必然是一项异常复杂浩大艰巨的系统工程。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近日,本刊记者就高考引发的废存争论、现存利弊、改革的现实困难及探索等专访了国内高考改革问题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  相似文献   

11.
一个秋日的午后,在高速路上又遭遇了一次大堵车。车停了,思绪反而活跃起来。我遥看堵车长龙,顿时有了观察的兴趣。于是,边观察边描写,给遭遇堵车者画众生相,现场揣摩着他们的种种心态。此时,高速路已经成了一望无际的停车场,虽然在防护栏的围挡下还有左右边界,但已经没了前后边界,前面看不到头,后面看不到尾。开始一段时间,人们保持着等待的耐心,不久驾驶员和乘客们就纷纷下了车。随后有的人急得窜前窜后,有的人相互打听着堵车原因,有的人紧锁眉头频繁打着手机,有的人周游四处寻找着"方便"的地方。堵车现场出现了不耐烦的骚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的心态开始出现了鲜明的反差。最让我佩服的是,一些人表现为不急不躁,特别是那些大  相似文献   

12.
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们从小认定的道理,然而现在在很多农村孩子眼中,这条路越来越难。过去10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但农村生源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北大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降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也仅占17%,不少农村学子  相似文献   

13.
高考临近,堂兄家的女儿突然决定放弃高考,这让堂兄急得坐卧不安,一天几个电话找人劝侄女。侄女的反应倒很平静:"上四年大学,一年得花两万多,到头来工作还是不好找,不如现在出去打工。"侄女说,在她就读的乡镇高中,升学率低,上好大学难,弃考的同学屡见不鲜,"除非你考上一线名校,否则念书的路也不平坦"。(5月26日《人民日报》)这是刊发于《人民日报》新农村版的一篇调查文章。对于这种现象,这篇报道给出了这么两个结论:一是上流之路被堵死了,二是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促进教育公平。对于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