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周伟文 《学理论》2010,(22):223-223
针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特征,分析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实际,从加强思想修养,培养大学生意志能力,培养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等方面,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逐步使自己具备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阐述人格培养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重点对人格的内涵,当前大学生人格现状,以及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是促进大学生在人格结构上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培育过程,大学校园文化在健全人格培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探讨健全人格培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的基础上,进而探析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健全人格培育的作用机理,从而研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龚彩红 《学理论》2013,(13):186-187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的主人,其人格的发展,无论是对其自身还是对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这些因素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另一方面复杂的环境会令他们对社会上的很多现象困惑不解,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甚至被诱惑而误入歧途,对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人格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所以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优秀大学生,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出了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发展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理想的人格,进而对于大学生在校四年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标准和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途径等方面,进而得出加强大学生人格素质的教育不仅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在校教育的一堂"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王莹 《学理论》2010,(15):234-235
从分析人格的角度出发,给出健康人格的含义及标准,针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提出塑造健康大学生人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孙键 《学理论》2015,(8):108-110
健全人格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民办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其人格的培育工作也呈现积极、良好、上升的态势,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且认同度并不高,民办高职的学生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歧视与偏见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给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价值观多样化态势下和多种思潮影响下的今天,探索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问题的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8.
为己之学观是孔子修身养性之学,是儒家的一贯之道,对当代大学生构建理性处世观、培养高度责任感、塑造健康人格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针对大学生人格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为学及立身处世等方面,阐述了《论语》为己之学观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海艳 《学理论》2012,(23):217-218
高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有效地开展性健康教育有利于高中生人格的自我完善,而心理健康课中性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健康的整体概念.高中生性健康教育包括,性别角色的差异与建立;男女性生理器官功能及保健,性心理发育与保健;男女性交往的规范与能力;自我保护;友情、爱情、婚姻与家庭的责任.性健康教育是促进高中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促进高中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张影 《学理论》2010,(19):283-284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知识水平上都处于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一直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却存在着重视不足的现象。面对新形势,如何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从人格概念出发,论述了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人格的内涵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