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得出了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样性、层次性、注重人际消费,消费比重不断攀升、发展消费,紧跟时代步伐等特点;并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在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人口结构影响消费结构,人口特征是消费经济研究的基础.要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必须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实施区别性政策.广东的人口结构显著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这是广东消费政策出台时需要关注的一个基本方面.广东消费者中富人、外来人口、各民族人口、流动农民工、大学生、商务白领人数较多,广东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高层次消费流出,中低收入阶层消费水平低,收入分配水平低,年轻人消费意愿不能实现,消费质量低,消费流入水平不断下降,大量消费空缺难实现等问题,为此需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包括发展面向海外人士、特殊人群、中高端消费者的高端消费服务,充实民生服务,提高城市化质量,给年轻人更多机会,给老年人更多保障,进一步强化工业基础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显现出"中部塌陷"状态,而小城镇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带来的小城镇发展速度缓慢,也日益成为牵制中部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内生性因素。只有不断缩小小城镇城乡贫富差距,才能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中部塌陷"问题,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部地区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西部农户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社会性别视角下影响西部农户消费结构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具有不同社会性别特征的家庭消费结构差异。结果发现:丈夫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家庭消费倾向的改善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当农户中两性之间越是趋于平等时,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越大。此外,妻子贡献家庭主要收入时,其家庭消费倾向于教育投资,其消费结构较为合理。当家庭倾向于性别平等或家庭中女性权力较大时,其消费支出较多,消费水平较高。文章还从家庭性别视角切入,为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优化消费结构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在县城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本文仅以湖南省湘潭县小镇建设情况为例,就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作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6.
冉勇  陈天柱 《人民论坛》2013,(2):228-229
一直以来,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养老问题是一个难题,文章通过对乐山市沐川县养老模式的现状调查,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人口特征、养老模式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以机构养老模式为辅助,并大力发展社区养老的综合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所谓政治期待是指人们基于对实现自身利益之途径及其与政治系统和政治生活之关系的认知,所产生的以政治系统为手段、以政治生活为平台而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愿望。小城镇公民政治期待现状显示:人们对政府全方位发挥其功能具有相当的依赖性,对利益分配按公平原则进行调整、对提高基层政治组织之服务效率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渴望。上述期待又集中地体现为对基层政治文明建设的期待。因此,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同时,我们必须着力于增强基层政治组织的服务功能,完善基层干部的行政形象。  相似文献   

8.
邵西梅 《青年论坛》2008,(6):113-116
农业人口向小城镇转移集聚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山东省汶南镇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和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在农业入口转移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镇农村土地减少,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因素形成的推力推动农业人口向小城镇集聚,而镇区合理的产业结构所形成的强大经济磁力,优越的生活环境等因素所形成的拉力吸引着农业人口向该镇区集中。  相似文献   

9.
屈小静 《前沿》2012,(20):83-84
基于我国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以及对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乡村旅游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小城镇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乡村旅游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入手,分析乡村旅游和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汤池镇乡村旅游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深入挖掘汤池镇乡村旅游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汤池镇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小城镇经济社会也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长江经济带地区小城镇还承载着长江经济带各大中城市诸多非绿色化产业的转移,这也加剧了该地区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然而目前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生态治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生态治理机制体制不健全、生态治理方式落后、制度缺位、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足等现实困境与挑战,不仅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也影响着该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进程。通过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及其治理制度等各方面的现代化,破解长江经济带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最终实现该地区小城镇生态的善治及其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南目前城镇化率略低于同期全国水平。海南虽然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但由于人口规模小,其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也不太一样。因此,海南新型城镇化应在路径选择上创新与突破。特以琼海市潭门镇为例,对海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建设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食品贸易的扩大化、国际化,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双重变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面临全球化带来的食品消费与安全的新技术新观念的冲击,也面临着国内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领域重构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因此本文以社会调查统计的方法进行解释分析并给出政府网络化治理、行业道德重建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贵林  段渊古 《人民论坛》2013,(18):238-239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笔者通过对本区域小城镇生态景观建设的研究,发现了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生态景观建设为例,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以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幸福指数反映着居民的生活幸福程度。提高幸福指数对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新疆喀什疏勒县居民基本生活情况及其幸福指数,探寻影响居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从而提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加大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繁荣农村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层治理组织的内卷化包含组织层面内卷化和利益分配层面内卷化两重含义。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小城镇治理中这两种层面的内卷化同时存在。小城镇治理的内卷化损害了小城镇治理合法性的价值基础、绩效基础和法治基础,形成了小城镇治理的合法性危机。因此,破解小城镇治理的内卷化,重建小城镇治理的合法性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 ,泰和县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 ,该县建制镇达 18个 ,占乡镇总数的 6 9.2 % ,比 1998年增加 30个分点 ,每年直接来自小城镇建设的税收达 15 0 0万元 ,有力地促进了该县各项事业的发展。(一 )健全组织 ,加强领导。“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一是完善机构。建设局设立了小城镇建设办公室 ,分管领导担任主任 ,配备了 4名专业人员 ,负责对全县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参与。各乡镇小城镇办公室均由主要领导挂帅 ,从财政所、工商所、土管所等单位抽调 2 - 3名业务熟、开拓性强的干部为成员。所有大建设项目均成立了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苏南谏壁镇进行的实地调查,从消费需要、消费观念、消费选择和消费情感四个方面描述该镇青年居民的消费行为状况,并从社会学视角加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苏南小城镇青年的消费行为在以上四个方面呈现理性化特征,与以往研究发现的城市青年消费行为的特点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伍艺  徐涛 《人民论坛》2014,(5):224-226
文章以西南地区农村居民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该地区农村居民2007年~2011年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2012年~2015年的变动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体现在农村居民消费从生活基本支出为主开始转向带有休闲娱乐消费支出为主。鉴于此,笔者从提高西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移民研究更多聚焦农民工群体。然而,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知识型移民已达四分之一,他们的特征是年轻化和职业专业化。户口不在北京是他们共同特征。在他们内部出现了结构性分化,既有职业状况不稳定、收入不高的群体,也有已达到中产阶级生活水平的群体,随之出现了不同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行动模式。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知识型移民的总体特征、结构性分化及现实意义,揭示在整合移民研究和社会分层研究的基础上关注这一群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以南汇地区两个镇三所公办中、小学校上学的外来人口家庭为切入点,对195个外来人口家庭的生活、工作状况、社会融入和发展状况及社会支持网络展开实地调查,获取有效问卷195份。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