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是中古文学史上引起最广泛争议的一组诗,亦是明代复古派对汉魏古诗接受的热点.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基于自己的诗学主张,从文本分析和前人评价入手,对<十九首>的作者、<十九首>与魏诗的关系、<十九首>的拟作等都有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其中"兴象"是其论<十九首>的主旨.胡氏的论述有得有失,但其观点对今人的研究不乏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孝的涵义丰富而深刻。它直通天道,顺承天地之德,乃人人本应为的天经地义之事。并且,《孝经》作为六经之总会也告诉我们,行孝也不是仅仅为报答父母之恩,其主旨亦在于道,在于明明德,即与天道相通。因此,孝作为万德之本,百行之原,有着不可估量的大用,它是"圣之根,人之行",它能平天下,安社稷,对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诗>的传承由周代贵族所垄断的现象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各侯国的官府系统、儒家学派与非儒家的诸子百家三个传承系统.在各侯国的官府系统中,在"礼变"与"乐变"的社会背景下,<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崇利"、"尚法"与"轻儒"的社会思潮下,<诗>也为各侯国统治阶级所轻视,<诗>在战国官府系统中逐渐处于"受黜"的状态,这必然导致官府系统中的"<诗>之亡".孟子所言的"诗亡"即是指官府用<诗>之亡.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是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体系由道论、德论、社会论和修养论构成."道"、"无"和"有"是道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德论包括道和德的关系、德的层次和德的内容三个主要问题.社会论主要有历史发展阶段论、善治论及无为而治理论.修养论可以概括为参悟人生、知足常足、清静稳重和为而不争四个大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舒婷<神女峰>一诗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追问是该诗的主题.本文阐发了充溢其中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精神,讨论了该诗的成功所在、时代意义、局限和不足,探究了女性反抗和独立不彻底的原因,最后结合舒婷其他爱情诗,揭示她对女性命运的拷问和确立大写的"人"是其一以贯之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6.
"出现"是一个沟通先验和经验的概念.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先验辨证论有关出现的解读,详细分析了出现的含义,出现的划分,出现的实质,出现的条件,出现的过程.用于表达出现体现了康德的写作精神,是理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曾小梦 《求索》2011,(8):254-256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其记载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下迄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五百多年历史。其中引《诗》37处(次),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引《诗》风尚、人们对《诗》的接受、阐释以及《诗》在当时的社会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文选>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学习<江泽民文选>要进一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进一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林飞飞 《求索》2011,(11):242-244
在经学相对衰落的背景下,六朝时期的《孝经》研究呈繁荣之势,并表现出与佛教相互渗透与影响的特点。《孝经》对佛教之影响表现为佛教徒讲习并注疏《孝经》、佛教徒论难以《孝经》为指导、佛教孝道思想之形成;佛教对《孝经》研究之渗透则表现为《孝经》讲习形式之转变、《孝经》义疏著作之产生及《孝经》宗教功能之凸显。  相似文献   

10.
孝悌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孝经>中,孝悌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它与现代文明不断发生着碰撞、融合与嬗变,作为"德之本",仍然有许多宝贵的现代价值,它需要新的形式来体现与转换,探求其社会原因,挖掘其时代要素,转换其外在形式,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文玲 《求索》2007,(7):209-211
自儒家孝伦理思想形成、完备后,其治世功能在汉朝得到了统治者的充分重视,儒家的孝伦理与国家的法律实现了充分的融合,孝伦理全面法律化。表现在行政法领域,则为在官吏管理上以孝选拔官吏、对在职官吏是否行孝进行奖惩、要求官吏推行孝教并进行褒奖;在文化教育上确立《孝经》的经学地位,并将其作为全国性的教材;用诏令形式优抚老年,颁布养老令、高年赐王杖;以诏令形式奖励孝子等。  相似文献   

12.
冯友兰虽是程朱理学一系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但对阳明学也很重视.在"三史"中,较系统和全面地阐释了他对阳明学的看法.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描述了王阳明一生的主要学术思想转变,阐释了<大学问>、知行合一、朱王之异、差等之爱等问题.在1948年用英文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虽然重复了<中国哲学史>中对阳明学的一些看法,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除了言说方式的言简意赅和生动活泼以外,对阳明学的主要思想作了重新梳理,很哲学、很逻辑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尤其体现在他对王阳明宇宙概念以及对<大学问>的进一步阐释中.与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时期的其他几部代表作相比.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对阳明学的研究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主要是诠释框架不同,哲学意味更浓,阐释更为详细和全面等.20世纪80年代之后,冯友兰陆续出版了7册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第5册中,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为诠释框架,对阳明学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逍遥游>中"鲲",包含有小(鱼卵)和大(鲸鲧)的双重含义,这对矛盾的含义在庄子思想的观照下,具有代表了阴阳的生命力,并在鲲意象中如阴阳两极一般互相涵化、包蕴一体,以无形之小(阴)和无形之大(阳),总括宇宙、周流不息,从而使鲲成为道和万物之原的象征.同时<庄子>以"鲲"发端,以这一意象对道的完美阐释内涵,消解了整部<庄子>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庄子语言观下的终极反讽.  相似文献   

14.
孝的含义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其面世以来,备加尊崇,影响远至日本、朝鲜等邻国异族。孝道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之一。《孝经》一书,共18章、1861字。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深刻。《孝经》以孔夫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进行了全面、深刻、精彩的论述,揭示出社会上各阶层人士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表面看来,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似乎与阐释人类学的主张直接相悖,然而,桑塔格的"反对阐释"所反对的并不是阐释本身,而是单一的规则的某种阐释.近来人类学学科发展中最重要的理论流派之一阐释人类学与阐释学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强调深度描绘来阐释内部的意义.它所强调的阐释并非桑塔格反对的那种单一化的阐释,事实上人类学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一直都在尝试多种阐释形式以求达到恰当真实的反映文化的目的.总之,桑塔格"反对阐释"的主张其实与当代人类学的一些基本假设和研究议程是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反对阐释的正确理解对于理解阐释人类学具有相当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玉茜 《求索》2013,(9):78-80
《诗》是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学载体。作为儒家修身养性的经典教材,《诗》对礼的道德承载起于孔子。孔子是周礼的坚决维护者,他对《诗》的阐释一方面基于其“发乎于情”的文学特质,另一方面则基于《诗》中所蕴含的周礼精神。孔子在与弟子授诗、论诗的过程中,将《诗》之情自觉地引向“礼”之情,即通过对诗情的体味升华到对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孔子不仅开启了中国《诗》学阐释的先河,同时也打开了两汉《诗》学礼化之通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典籍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逐渐衰微,但传统尤其是文化传统的力量仍然是巨大的。周礼的核心是礼乐文化,而《诗》是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人热衷于引诗、赋诗,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其作用一是诉诸权威,二是显示博学,三是修饰,这三种作用都带有维持文化连续性的功能。因此引诗、赋诗现象在春秋时期得以不断发展,这样的文化继承传统也为《诗》的传播和阐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诗、赋诗既是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也反映了当时一种共同的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孝"是中华伦理道德的精神原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莫不发端于"孝"。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中,"孝"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伦理及政治功能向来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旨在阐述中华民族"孝"的发生及其发展演变,解读"无后为大"的孝意识,说明"孝"作为儒家思想中足以使个体超越死亡焦虑的强大精神支柱的深层心理意义以及它那以族类不朽为鹄的的内在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君主论>对于现今的政治领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蕴含丰富的政治领导艺术,如政治领导应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够鉴别人才;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掌握激励下属的能力;具有辩证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并且能够以史为鉴,认识到人民的重要作用.从政治领导的角度看,对<君主论>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而活用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曾小梦 《求索》2007,(8):217-219
《礼记》作为一部礼学文献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引《诗》例证。通过对《礼记·坊记》一文的引《诗》研究,可以看出《诗》的功能的扩展,它由政教工具、交际工具而演变为儒家阐发、论证其礼治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证明了《诗》的丰富意蕴是由其文本自身特征和读者的接受、解释过程共同造就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解释者不断“重铸”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