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纪念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缅怀小平同志对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指示,共商继承伟人重托、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8日,"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小平同志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题写院名18周年座谈会"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强卫,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原司法部副部长金鉴,原市委副书记、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汪家霮,以及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老领导蒋效愚、周之良、靳春立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关成华、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以及青年理论工作者代表、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团市委书记兼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关成华主持.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22-23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举办了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在9月22日上午,首先举办了“青年·责任·文化·发展——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学术论坛”,各兄弟团校领导、我院各系部教师代表及四个主要文科系部的学生代表共计300余人出席。下午,在礼堂举办了校庆文艺演出。9月23日,校庆大会在学院礼堂隆重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嘉宾、校友以及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北京青年政治学院50周年华诞。会上,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专门为学院50周年庆典活动赠送由他论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并…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95周年。我们无限缅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青年崇敬的导师。本文所记述的,是56年前刘少奇同志关怀和指导青年工作的一段往事,以期“温故知新”,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56年前的1937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22日,以"青年·责任·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建校50周年学术论坛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隆重召开.会议由张晓华副院长主持,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先忠同志,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绿琦教授首先致辞.  相似文献   

6.
刘世佳 《理论前沿》2004,3(14):18-20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做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精神和思想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为此,本刊编发下面一组文章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7.
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我们宗教界人士怀念他,在感恩他为整个国家和民族所作的伟大贡献的同时,更感恩他为新时期宗教工作健康发展所确定的原则和方向,正是小平同志"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理论推动,才带来了当前的宗教工作光明的无限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重温小平同志关于群众观点的论述。受益匪浅。小平同志的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小平同志群众观的有关论述。对于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民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小平同志的这段论述和概括,既是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也是小平同志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构想和战略设计,准确理解和把握小平同志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我们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本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4):F0002-F0002
2006年9月22-23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举办了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在9月22日上午,首先举办了“青年责任·文化·发展——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学术论坛“各兄弟团校领导、我院各系部教师代表及四个主要文科系部的学生代表共计300余人出席。下午,在礼堂举办了校庆文艺演出。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共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的“一大”对现有的其他政党采取“攻击”、“排斥”的态度,到党的“二大”提出“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再到党的“三大”正式确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产生、确立的基础包括垄断的两面性、国家经济 政策的选择、立法技术的考虑以及该制度与反垄断价值取向的天然吻合等各方面,社会本位、有效竞争、公平与效 率的平衡、道德则是适用除外制度谋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关于适用除外制度的规定存在若 干不足,建议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两大法系民事裁判书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其风格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这其中主要有制度上的原因,如判例法制度、判决书的署名制度,同时深层的还有制度和文化的原因。从而对我国民事裁判书的风格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之争贯穿于整个法理学的发展,富勒认为法律是具有道德性的。哈特则认为法律与道德是相分离的,但承认存在最低限度的“自然法”。这场争论的最终目标还是放在如何更好地实现法治这一落脚点上。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的道德性必然会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公司法中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立法实际上赋予了股东在公司出现僵局酌情况下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决定公司的去留,是新公司法现代化和完善化的表现,能达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目的.但还不能完全解决公司僵局的问题,且其规定的司法救济途径也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上的“哲学无用论”以及对侦查学研究目的的误读使侦查哲学研究付之阙如。侦查哲学的出现因应了哲学研究的当代转向;侦查哲学的整体性具有克服侦查科学的形而上学性的功能;侦查学理论的发展需要侦查哲学对侦查科学的反思与批判;侦查哲学丰富了侦查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业协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业协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了不同角色 ,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一大制约 ,只有转变政府职能 ,行业协会才有作用空间、发展动力及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被害人上诉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诉条件的限制 ,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抗诉请求很难实现。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是由审判权的终结性、权威性、被动性决定的 ,符合当代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 ,能够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利益 ,能够制约法院审判权的滥用。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可能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相冲突并可能导致诉讼迟延、滥诉以及改变诉讼法律关系等技术方面的问题 ,但是这不能否定赋予被害人上诉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入世在有力促进我国各个领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在我国大学生政治思想上造成了政治信念困惑、政治理想混乱、政治观念西化等负面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弊端却使其对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日渐衰微.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力度,治愈自身的顽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发挥出矫正大学生政治思想偏颇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雇佣他人从事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受雇人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由雇主承担责任。雇主责任构成要件要求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是受雇人从事雇佣活动的行为或者说是受雇人执行职务的行为。关于"执行职务"范围的认定以与执行职务具有内在关联性作为一般的判断标准,对于一些介于执行职务与个人行为的边缘行为的认定应结合案情、内在关联性标准,雇主可预见性标准等多项标准予以认定,同时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作出合理的认定,确立责任的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