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公平公正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司法人员的司法伦理道德建设,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平台。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只有坚持公正、人性、平等、理性等原则,才能使司法人员真正以人为本,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建设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公平正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司法人员的司法伦理道德建设,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平台。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只有坚持公正、人性、平等、理性等原则,才能使司法人员真正以人为本,实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尹鑫 《法制与社会》2013,(20):78-79
社会风气是精神文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社会要想建设好和维护好良好的精神文明面貌,就必须营造良好的的社会风气。但是,影响社会风气的因素也数不胜数。聚众斗殴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行为严重的影响了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对于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面貌也有着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这种行为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就针对办理聚众斗殴案件做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走出关系社会的法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忠 《现代法学》2001,23(5):51-56
我国社会正面临着走出关系社会的过程。关系社会的社会控制方式是以各种非正式制度为主。在关系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一方面社会需要建立法治 ,另一方面关系社会遗留的非正式制度仍然对社会产生着影响 ,某些部分和法治原则根本冲突 ,这是推行法治遭受阻力的原因。在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应对非正式制度加以区别对待 ,不能过于妥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树立"大法治观",推行积极法治、有成效的法治,建立大法治部门,激活法治人才队伍,从十二个方面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以保障和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6.
从法治中国视阈下审视区域法治研究,区域法治在内涵上包括国际性区域法治、大中华范围内区域法治、中国大陆地区区域法治。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区域法治又可分为准区域法治、关联性区域法治和综合性区域法治。区域法治研究应该是区域法治建设的当然随行,并且区域法治又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法治建设丰富法治中国建设内涵,只有在区域法治实践中才能逐渐总结和提炼出法治中国制度形态。区域法治建设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载体,是法治中国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而与此同时,法治中国建设又为区域法治建设提供合法性基础和方向性指引,并将区域法治经验和成果整合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框架中来。为此,需要法治中国视阈下推进区域法治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和健全区域开发和发展法律体系;应加强各省、市、区之间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协调与合作;必须多方面地营造区域开发和发展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论西部可持续开发战略的法治保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 ,我国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建立强有力法治保障体系并举 ,为此 ,就应完善西部开发法律体系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及投资环境 ,为西部开发五大战略重点的实施提供有效可行的法律手段 ,并应在西部推行经济特区制度 ,健全行政合同法律制度以及充分利用BOT方式来促进西部建设。  相似文献   

8.
许秀云 《法制与社会》2010,(12):191-19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来保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切实履行检察职责,强化服务大局意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以及检察机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等方面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是我国法学界的最强音,而且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奋斗目标,并日益深入人心。事实上,法治不只是法学研究的对象,而且与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也密不可分。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教授曾指出:“如果没有一些恰当的制度,任何意义上的市场经济都不可能建立起来”,“目前中国,不是需要更多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学”。因此,笔者以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法治,也许能够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在新制度经济学与法经济学看来,法治和人治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西方国家走上了法治之路。那么,我国人治这种制度安排为什么没有演进到法治这种制度安排上来,即为什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制度变迁?建立法治国家是否侧重于国家对法治的供给,即通过“变法”来推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建立法治、推行现代法治在经济学上的意义与作用何在?  相似文献   

10.
陆俊勇 《法人》2014,(7):31-32
正混合所有制对企业法律顾问的地位会有很大影响,实际上,提高企业法务地位是国企改革议题之一企业法律顾问之所以有现在这样位,并不是真的在企业当中有了相应位,很多是通过国资委或者地方政府些规范性文件或规章制度强行推行下去不是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2014年1月,中央企业法治工作会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局局长周渝波谈到国企深化改革和所  相似文献   

11.
司法是法治的基本保障。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建构科学、运行良好的司法体制的支撑与推动。然而,当前我国司法体制确远远滞后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及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因此,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明确新时期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着力从法治思维、司法内部管理体制、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司法权力监督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乃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党的十五大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确立以来,理论界对如何在中国实现法治进行了大量探索,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如"法治自然演化论"和"法治推行论"等。本文认为,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推进法治进程仍应坚持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在大力引导和推行的同时,仍要夯实法治发展的经济基础。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我国法治进程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蔡杰  陈水星  向娟 《行政与法》2004,2(10):33-35
在乡土社会,人们依据各式各样的规则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制定法和习惯法、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潜规则皆是被选择的对象。乡土社会的现实状况表明:如果将一切乡土冲突都强行纳入制定法的统辖范围,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为了在乡土社会推行现代法治的同时不致破坏其秩序,就必须实现解纷规则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师作为法律工作者,执行律师业务,除了需要自身良好的素质外,还需要良好的执业环境。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法治建设,律师的执业环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律师执业的客观需要相比,现实中的律师执业环境还有较大差距,律师“执业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某些方面近些年来甚至出现了愈加“恶化”的状况。不良的环境,给律师的执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常此下去,必将严重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律师事业的发展。律师的不良执业环境及其危害表现在立法环境、司法执法环境、法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  相似文献   

15.
干部法治建设的实体整合要素在于:遵守干部法治的控权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建立干部法治的不可逃避国家责任与权力及责任相统一的制度;确立干部法治的权力受到制度保障和社会自由的原则与推行干部法治中干部义务的法律化和相对化。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刘仁文一、法治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首先,法治的本质在于秩序和规则。由于法治具有国家强制性,任何人都要无条件地遵守国家法律,否则就要受到制裁。这是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文明所不能比拟的,法治的推行势必有助于培养全社会普遍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政府在对旧货市场整顿时的一项规定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赞同声、质疑声不断。我们有必要从法治的角度来剖析该规定的合理合法性,进而思考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谁来推行法治?如何控制行政权?如何培育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医药卫生改革之所以没有事如人愿.有当初改革者高估市场调节作用的思路问题,也存在缺乏法治保障的问题。新医改方案在总结十余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措施,但这些措施需要通过强化医药卫生法治保障.才能起到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增进我国公民健康的作用。本文作者指出了新医改方案对医药卫生法治建设重视不够.并为此提出了须强化医药卫生法治保障所包含的七方面内容和近期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徐航 《中国检察官》2011,(20):28-30
与单个人犯罪相比,集体性的腐败不仅容易引起公民对职务犯罪的憎恶感,也会弱化乃至虚置业已建立的制度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建设一直被作为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法治资源的匮乏,各行各业内开展的法治建设也始终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资源展开的。集体性腐败的案例表明,制度虽然是法治建设的根本,但却不是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法治建设中,如何充分、科学的发挥人的作用仍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对法治制度资源祛魅,并不是否定制度资源的积极意义,毋宁说在法治背景下需对制度资源的价值重新认识,因为法治意味着对任何事情的探讨又不得不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良好的制度仍需要每一个公民的践行才能真正实现,"徒法不足以自行"仍是伴随我国法治建设的治世箴言。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信赖制度资源,应科学的发挥人的作用、提升公民对法治的信仰,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工作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与单个人犯罪相比,集体性的腐败不仅容易引起公民对职务犯罪的憎恶感,也会弱化乃至虚置业已建立的制度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建设一直被作为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法治资源的匮乏,各行各业内开展的法治建设也始终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资源展开的。集体性腐败的案例表明,制度虽然是法治建设的根本,但却不是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法治建设中,如何充分、科学的发挥人的作用仍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对法治制度资源祛魅,并不是否定制度资源的积极意义,毋宁说在法治背景下需对制度资源的价值重新认识,因为法治意味着对任何事情的探讨又不得不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良好的制度仍需要每一个公民的践行才能真正实现,"徒法不足以自行"仍是伴随我国法治建设的治世箴言。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信赖制度资源,应科学的发挥人的作用、提升公民对法治的信仰,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工作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