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坚持抗日,反对妥协,全力推动全国抗战到来我国民主党派是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利益的政党或政党性的组织。其主体是爱国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他们是社会上最具有政治敏感性的一部分人。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的民族存亡之秋,他们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为推动全国抗战而奔走呼号。九一八事变后各爱国民主党派发表宣言通电,表明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实行抗日救国的政治立场。救国会在其章程中确定了"保障领土完整,图谋民族解放"的立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提出了"抗日是我们的中心工作,一切应该服从抗日"…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期间,许多民间抗日团体在全国各地涌现。鲜为人知的是当时有两位爱国老人组建了抗日"老子军"希望能奔赴前线杀敌,消息传开后曾轰动一时,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战士气。发起人是两个传奇人物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此时,一则面向公众筹组抗日"老子军"的消息出现在各大报刊上。消息一出,引人注目。发起人张一麟与李根源,一位年逾古稀,另一位也年近花甲,他们都  相似文献   

3.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合作关系揭开了新篇章。早在1944年8月17日,毛泽东就在党内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设想。9月5日,林伯渠代表中共在向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作国共谈判经过专题报告时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4.
四、"七·七"事变后,大连历史人物为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七·七"事变,日军全面进攻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全民族抗战开始。当时大连虽在日寇严密控制之下,但大连历史人物的抗日活动却极为活跃,在全国的表现也极为突出,他们的抗日功绩至今为中国人民传颂。(一)抗日英杰辈出,功居抗日前线。在抗日战争中,关向应、董秋农、赵庸等大连人都是全国著名的抗日历史人物。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曾任八路军一二O师政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始终在抗日前线指挥作战,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师长贺龙一起,率部…  相似文献   

5.
焦作市     
<正>中站区"三个结合"推进代表工作今年以来,焦作市中站区人大常委会引导各办事处人大工委通过"三个结合"推进代表工作: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之家"活动相结合,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积极组织代表在"代表之家"开展学习、培训和座谈;"代表之家"活动和"学深杭、促创新"作表率比贡献活动相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三联三述"活动和"五个一"活动相结合,组织代表围绕"四城联创"、环保整治等中心工作深入走访选  相似文献   

6.
<正>1933年11月20日,第三党(农工党早期的别称)会同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联共反蒋抗日"事变。这一事变在民族危难的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方针的鼓舞感召下,举起反蒋抗日义旗,废除国民党法统,改元易帜,创立  相似文献   

7.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8.
<正>余姚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浙江省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近年来,余姚市依托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等红色旅游资源,以国家4A级景区为标准,通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服务能力等措施,加快建设"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景区,努力将四明山打造成为长三角及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目前,景区内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浙东区党委旧址、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谭启龙旧居等红色遗迹均修缮一新,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今年上半年,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共接待游客30.8万人。同时,做好做  相似文献   

9.
谷曼 《长白学刊》2013,(5):124-126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人民革命军和抗日联军三个阶段,这既是东北抗日联军不断壮大的过程,也是东北抗日统一战线逐步形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签字结束,历时14年之久。在这14年中,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抗战开始后的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分民族、阶级,不分宗教信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抗日洪流中,共同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抗战乐章,第一次取得了100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0日,第三届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来自两岸的退役将领、专家学者和教师学生代表等约500人参加会议。研讨会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和台湾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纪念协会共同主办。这是继2017年南京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2018年武汉中华民族抗战历史教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之后,两岸民间机构第三次携手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15,(7)
<正>抗战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精心部署、英明指挥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一、毛泽东精心部署,打开山西抗战局面全国抗战爆发后,华北地区很快成为抗日的最前线和主战场,而山西又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进入华北前线的捷径、陕北根据地的门户和卫护中原、西南的屏障。由于境内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地形错综  相似文献   

13.
张勇 《长白学刊》2007,(5):129-13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局部执政的思想内容,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不仅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07,(5)
1942年下半年,日寇纠集周边兵力,对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蚕食"和经济封锁,博兴抗日根据地内物资供应日趋紧张,抗日斗争进入最艰苦时期。中共博兴县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以延安大生产运动为榜样,在抗日根据地内发起了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粉碎敌人经济封锁"为目的的大生产运动。县委决定:认真抓好"组织起来"这个发展农村生产的中心环节,按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组织互助组、变工队、合作社等,把一切劳动力、半劳动力(主要指妇女)都组织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各生产单位成立生产指导委员会,具体领导生产劳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华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麦国昌,李成立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海外华侨团...  相似文献   

16.
杨圣清 《前进》2005,(8):32-3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历了参政(大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掌握全国政权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参政和执政经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等人民武装,经过浴血奋战,在北起大青山,南止海南岛,东迄黄海、东海之滨,西至陕甘宁边区的普及全国19个省内,建立了19块(按行政区划是17块)抗日根据地,人口达1亿以上。并在19块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共积累建政经验最丰富的一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实际上是建国后中共领导下的全国政权的一…  相似文献   

17.
庾新顺 《当代广西》2014,(18):49-50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危亡关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华民族奋起全面抗战。八桂奋起"焦土抗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广西当局顺应历史潮流,由反蒋剿共到抗日反蒋,再到联共拥蒋抗日,广西成为抗日模范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宗仁、白崇禧在南宁通电全国,抨击蒋  相似文献   

18.
蒋秋桃 《前进论坛》2014,(12):40-41
<正>一、人民政协的界别结构组成及作用(一)人民政协的界别结构组成。《政协章程》第二十条:政协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政协地方委员会的组成可"根据当地情况,参照全国委员会的组成决定"。界别是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人民政协现有四大类34个  相似文献   

19.
1935年后,日本侵略者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确立了建立全国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研究了中央红军与东北抗日联军相互配合抗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中央红军发动"东征"过程中,以杨靖宇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动"西征"以配合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日伪造成了强有力的威慑。  相似文献   

20.
"党外人士"这一称谓,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加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并首次使用"党外人士"的称谓,指出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