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勇 《求实》2010,(Z1)
<正>德治不仅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治国思想和方略,而且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治军思想和方略。在中国古代兵家的著述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德治的论述。认真研究这些论述,对于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古代兵家的治军思想和方略,借鉴和弘扬古代德治思想和传统,具有重要意义。一、论述了德治对治国和治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国内外、尤其是中国古代德治传统的批判继承和重大发展。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治国方略的丰富内涵,除了必须正确认识德治和法治的关系,还必须进一步弄清社会主义德治与传统德治的区别。首先,两种德治的本质不同。德治传统是中国悠久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治是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中,对后世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主张:“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对中国古代治国传统,特别是“德治”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江泽民同志在为《中国传统道德》一书的题词中号召人们,要“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为此,我们在实施“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对我国古代治国传统──“德治”思想,应采取“批判继承,弃糟…  相似文献   

4.
一、"以德治国"思想是我党治国方略的创新与完善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断,是我党治国方略的创新与完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安邦经验的精辟概括和科学总结,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和深刻借鉴。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历代圣贤都崇尚德治。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和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和优秀成果,坚持继承传统,着眼时代,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断创新,通过多层面的理论探讨,促进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思想体系的形成、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传统德治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德治观的现代超越。应该说,重视道德的力量和作用的主张并非现代人的新发明,而是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先贤们已经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略,有持以智治国论者,有持以法治国论者,有持以力治国论者,有主无为而治者,有主仁政德治者。相比较而言,前四种治国方略在中国历史上尽管也曾有过一定的政治实践,但毕竟影响较小,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的仁政德治影响最为深巨。自汉代始,儒家的德治主张开始真…  相似文献   

6.
德治与法治在中国与西方存在历史传统上的差异,作为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两种治国之道,在中西方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迁。现代国家要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找到德治与法治结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必须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 ,这是由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和“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的德治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扬弃,是在辨证地继承和发展古代德治观念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由勤政思想、廉政思想和自律精神组成的系统理论。周恩来德治思想对指导我国建国初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当代德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晓  张桂珍 《唯实》2001,(12):63-65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继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治国方略。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领导我国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对中国传统“德治”内容的批判和继承 ,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道德失范的教训及其整治措施的借鉴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正确把握“以德治国”的时代性和人民性 ,对于认识和实践这一治国方略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以德治国”的时代性现在有一些人对“以德治国”的认识有些偏差 ,认为 ,中国历史上早就提“德治”了 ,结果怎样 ?德治不过是儒家用以骗人…  相似文献   

10.
吴丽 《党史文苑》2007,(7):24-25
周恩来的德治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扬弃,是在辨证地继承和发展古代德治观念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由勤政思想、廉政思想和自律精神组成的系统理论.周恩来德治思想对指导我国建国初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当代德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忠、仁、义、礼、智是儒家的核心道德价值与德目体系的一部分。传统儒家德育观作为中国德性主义文化的根基,无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观的源头活水,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观也融合了儒家传统道德观与当代社会的新问题发展成了新的治国理政理念。本文就以儒家孝、忠、仁、义、礼、智六个德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情怀与实践进行分条缕析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对中国古代“礼法结合“治国思想的批判继承.法治社会下的“以德治国“思想继承了传统“德治“思想的精髓,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践行和发展,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就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治主张.这种理论经过孟子、荀子以及历代儒家传人的不断努力,形成了一个非常系统的德治思想体系.但传统德治是在小农自然经济方式、宗法族制的社会构造及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儒家学说基础上形成的,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和要求,其本质是一种统治策略,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和明显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古代成功的德治实践,为我们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了历史依据.新的时期,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儒家的德治思想和现实联系起来,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体系,使我们的治国方略更加符合当今中国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张耀灿 《唯实》2003,9(3):4-8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具有以民为本的鲜明特色 ,这是他的德治思想的集中表现。在孙中山德治思想中 ,关怀国计民生是其核心、目的和归宿 ;实行教育立国体现了对国民心性文明的关注 ;建立民主政治是治国思想的本质、推行德治的中介和保证 ;倡导为民服务则是推行德治的关键。由此可见 ,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关系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如何治理国家,有许多理论,我国古时关于治国的理论,叫做治国之道。诸子百家,各有一套。德治,即以德治国,或者叫做为政以德,是关于治国的一种著名理论,著名的思想体系。在西方,现代政治学者中流行的善治(good governance)理论,研究关于国家的良好治理问题,讲的亦是治国之道。择吏、治吏是治理国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项目。要治理好国家,就不能离开择吏、治吏,即如何选择官吏和管理官吏的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方针,与治国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治国思想指导下,就有不同的择吏和治吏的方针。本文只在德治思想与择吏、治吏的关系上谈一点看法。一、"德才兼备"与"唯才是举"在中国,儒家最早提出德治,他们认为治理国家,只用礼治还不够,还必须"以德辅天",要礼治结合德治,他们把德治叫做"为政以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因子。"仁治"、"德治"、"礼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非战"的思想,以及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均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非攻"、"尚贤"则是墨家学派治国思想的精华。先哲们的这些治国思想虽时代久远,却历久弥新,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7.
儒家德治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主流学说,规约着历代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走向,迤逦至宋代,形成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其"合理内核"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德治"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化的产物,它重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和对人民的道德教化,还主张以德选官、任人惟贤.今天我们要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德治"思想,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德治”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伦理化的产物,它重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和对人民的道德教化,还主张以德选官、任人惟贤。今天我们要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德治”思想,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两者不可偏废。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对我国当前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经验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和积极的吸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