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6,(4):89-90
“隐身”不是梦 5月,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关于视觉隐身技术原理研究的成果。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如果有一种材料敷在物体表面,能引着被物体阻挡的光波“绕着走”.那么光线就似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要制造这种扭曲光波的材料.关键是材料的品格结构特性,而不是其物质构成。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2012,(3):21-21
在20年前,由荷兰研究人员彼得·梅哲博士发明的感官替代装置,使用一种算法把物体的位置和外观翻译成不同的声调。只需短期培训,用户即可以学会解释“音景”,以显示人或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甚至阅读文字。现在,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阿米尔·阿马迪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声音实际上可以激活先天失明的人的视觉皮层,让他们勉强可以看到物体。  相似文献   

3.
林衢 《湖北宣传》2006,(9):22-22
一、媒介与大众媒体的内涵 第一,媒介、媒体与一般的物体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媒体、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一般物体没有信息符号时不是媒体、媒介。  相似文献   

4.
物体作用于人的视觉,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文学家要再现生活,就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色彩词具有丰富的文学描写功能,其产生的视觉色彩美,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使文学作品充满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物声检验在物证中的可能应用湖北省公安专科学校胡向阳物声即发自各种物体的声音。现场收集的各种物声,通过分析其声波的性质,同样可以认定该物体与案件的联系,间接地证明物主与案件的关系。因为各种不同的物体一经形成,其物质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整体形态便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6.
"我总是觉得老照片的了不起,这种感觉不容易解释。但也许我用不着说明,你也会了解我的意思。我指的是一种心中油然而生的惊奇感。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仍留在老照片上古怪的衣服和已经消失了的背景,心里明白,你所看到的,曾经是真实存在过的。光影的确从这些已经消失的面孔和物体上,反射而进入镜头。那些人和事曾经真的存在,面对着一架照相机。当时你原本可以走进那地方,同那些人说话,也能真正进入那些过了时的老建筑里,  相似文献   

7.
物体表面被破坏的情况与工具的强度和形状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物体表面的打击痕迹推断工具的种类,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垂直打击,留下的是工具打击面的完整轮廓;倾斜打击,留下的是工具打击面的一个部分。从痕迹的轮廓和反映出来的边数、夹角、痕迹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等特征可以推断出工具打击面的形状。  相似文献   

8.
《云南人大》2008,(11):20-25
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第57条),这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在整个国家权力的纵向体系中,它处于最高一级。在中央一级国家权力体系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然而,研究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不能仅仅看它在法律上和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还要看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实际地位。正像一个物体的位置是靠与相邻物体的关系来确定一样,  相似文献   

9.
体视显微镜是文检常用仪器,主要用于放大检验印刷图文、笔迹、印迹等物证中形态较小的特征。遗憾的是,体视显微镜放大的只是物体的平面部份,而非真正的三维立体放大,因此要分析立体形态特征方面的差异(如检验朱墨的先后顺序)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仪器开发技术人员将三维图像处理技术与立体显微镜巧妙结合在一起,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三维立体显微镜。 三维图像技术原理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与生具有感受周围的空间、估算出物体间的距离及物体深度的能力。1948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人的左右两眼接受的影像的角度不同,即使同一…  相似文献   

10.
《警察技术》2010,(2):79-79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专家研制出一种分散增强三维X射线安全扫描仪,它能够快速提供视频图像,对以前难以透视的物体进行详细扫描。这种扫描仪使用分散的X射线信号和高分辨率的三维X射线图像来对物体进行深度扫描,而且还能部分地围绕着物体旋转,从而看到它的周围及背后。扫描仪生成的彩色图像可以表示射线穿过物体的材料类型,增加了探测及确定可能存在威胁物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闽南语挂号中,客语在急诊,原住民语住加护病房”,坊间流行的这句话是在形容台湾本土语言逐渐消失的情形。台湾原住民语言是累积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智慧财产,对于这份“财产”的现状,语言学家表示忧心,“再不赶快抢救,依目前世界上的语言每月约有1~2种消失的速度,大概不出50年的光景,也将会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2.
适用于动态拍摄的逐行扫描CCD摄象机王耀松在改善隔行扫描传输CCD摄象机的研究中,逐行扫描成象技术显示出许多新应用优点──主要是动态图象的拍摄(即迅速运动物体的成象)。和传统摄象机不同的逐行扫描CCD克服了电视摄象机对运动物体成象的某些参数限制,例如...  相似文献   

13.
忌“推”     
推,与拉相反,一般是指向外用力使物体或其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用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则指做事借故敷衍塞责,久拖不决,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05,(12):44-44
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发射特性及其对电磁波的反射特征,从而提取这些地物的信息,最终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的。可以说,遥感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物理学、电子计算机技术、数学方  相似文献   

15.
图像的平滑和分割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的目的是要去除那些降低图像质量的噪声,而同时还要正确保留物体间的清楚的边界。算法平滑每一个象素的值接近围绕着它的大多数象素的值,并且平滑整幅图像。处理后的图像如图人图7平滑处理后的图像(a)低能透视图像;(b)高能透视图像;(c)低能前散射图像;(d)低能背散射图像要识别被检行李中的单个物体图像,必需对整幅图像作分割处理。通常,低能透视图像的质量高于高能透视图像,所以低能透视图像用来做分割处理。得到的分割标记图像用于所有四种图像。行李中的物品一般可以分为“软”物体和…  相似文献   

16.
刘彦昆 《小康》2010,(9):8-8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不能说完全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一切为GDP,舟曲的森林就会消失,森林消失地质灾害就会多起来。  相似文献   

17.
“遥感(RemoteSensing)”,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作为一门综合性技术,早在1960年美国学者就提出了遥感的概念,并开启了遥感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在物体与物体之间,有能量流、物质流的存在,也有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波谱信息。物  相似文献   

18.
南海 《前进》2002,(5):48-48
平衡,原本是指衡器两端所承受的重量相等。后被引入物理学领域,成为静力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它们的合力为零,使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至于何时、何地、何人首先将这个词引入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迄今无据可考。目前在中国,高谈和闾谈“平衡”者,十之八九乃身居要职者或实权派.因为这些人最有发言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关于“平衡”的学说或理论已经成为身处宦海和欲进入宦海搏击者必学之“学问”。  相似文献   

19.
一、动量和冲量学习要点 1.动量 按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  相似文献   

20.
一颗普通的子弹,原本只是金属物体,内加一些火药罢了。但是,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物,加之特定的时间。在火药燃烧产生的巨大推力下穿越漆黑的枪膛,小小弹头却足以激荡起一串政治涟漪,或让政局变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