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念琴 《学理论》2013,(17):28-29
"诚"作为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之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直至北宋周敦颐将"诚"植入《易传》之时,作为本体论范畴的"诚"才终于得以突显,周敦颐也因此被尊为理学鼻祖。受此影响,至朱子时代,一个精细庞大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终于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2.
孙永娟 《学理论》2012,(7):25-27
近年来,在国务院"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多地纷纷开展了以"撤村并社"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撤村并社"运动的主要做法是将相邻的几个村庄合并到一起,统一盖楼。这场大规模运动在取得了较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政府行为的很多问题,如片面追求城镇数量和规模、对城镇化动力机制认识上的偏差、缺乏以农为本的思想、忽视农民的参与管理权等。这种政府行为的偏差应该尽快予以纠正,否则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5)
以西递村为引子,说明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发展趋势,然后从国家对古村落的重视出发,通过对头村自身的自然资源、精美的建筑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入手阐述头村的开发保护价值,提出保护与开发措施如下: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制定确实可行的保护条约;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宣传,打造特色文化与美食。  相似文献   

4.
周松强 《学理论》2012,(19):67-69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倡导乡风文明,进行村落共同体的重构已刻不容缓。试图通过对义乌市祥贝村"文化兴村"个案的解读,来对村落社会共同体的重构,在理论与现实层面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探讨。对"文化兴村"战略功能进行了解读,对祥贝村村落共同体重构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江燕 《学理论》2014,(6):1-2,5
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体制适应了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需要;有助于乡村治理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了乡镇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建设。而在具体实践中,当前我国乡镇政权与村委会之间总体上依然保持着明显而强烈的上下级行政命令关系,与法律规定的"指导关系"尚有相当距离。对于改革的走向,应该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在治理方式上由资源汲取型向资源支持型转变,由管治型向服务型转变,统筹城乡基层治理,在体制设计上,尝试由"乡政村治"向"乡村共治"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迁村并居"使得农村居民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组,居住空间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有利于助推农村民间借贷的扩张:首先,"迁村并居"形成的多村一社区居住格局可以降低农村民间借贷的交易费用;其次,"迁村并居"形成的民间借贷需求者数量增加及非农职业融资增多能够拓展农村民间借贷的规模和范围;再次,楼房可作抵押及"半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强农村民间借贷契约的自履约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空巢村"现象突出,"空巢村"带来了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民老无所养、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弱化等难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空巢村"的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下的“富人治村”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0,(1):31-36
21世纪初以来,"富人治村"现象不断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富人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进入村庄权力网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治理村庄过程中,这些富人的目标和行为存在很大差异,对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些富人依法竞取村庄核心权力并改变了村庄面貌,但也有一些富人当选村干部后大权独揽、以权谋私,与"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相背离。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应使"富人治村"与"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相契合,引导富人村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无锡江阴市璜土村辖有20个自然村,下设34个村民小组,村民1718户5500余人,外来人口7000余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党员182人。近年来,璜土村坚持"以党兴村、以文化村、以德治村",以"家"文化为主线,以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为基点,将"先进、先锋、先行"与"家庭、家教、家风"有机融合,"党风、村风"与"家风、民风"同步改善,"治小家"与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3)
诚是周敦颐《通书》中的核心观念。从天道层面讲,诚是天道本质、圣人本有。从人道层面讲,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天道之赋予人而成为人道之德性。周子认为,只要一日而决,果敢决断于外,坚守深藏于内,就能贯通天道与人道。周敦颐通过对"诚"这一观念分天道与人道进行阐发和论证,贯通了天道和人道,使天道落实到了人道的心性本体之上,同时也使人道有了天道这一本体论的依归。周子以诚为中心建立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为儒学在宋明时期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乡政村治"体制一方面使农村基层政府行政逐步迈入专业化、正规化建设的轨道,有利于提升农村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和绩效,促进农村基层政府由无限的管制型政府向有限的服务型政府的历史转型,另一方面也使农村基层政府面临诸如"责、权、利"失衡,缺乏有效的合法性生成和增长机制,职能转变滞后,功能定位欠科学,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脱节等多种矛盾和问题。在"国家社会化"的宏观思路下完善"乡政村治"体制,是现阶段农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杨菲  李旻骐 《理论探索》2012,(6):100-10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一村一品"的发展。发展"一村一品",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引导群众自主发展;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出优势产业产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强化龙头组织带动作用;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层次;健全保障体系,创优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3.
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县乡镇深化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不到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农村教育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是制度嵌入下的大学生村官政策遭遇到的体制性障碍。为此,必须明晰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和职责功能,构建其合法性的权威;进一步深化县、乡镇基层体制改革;坚持以公平为导向、以市场化为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城乡在互动中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4.
选派村干规范了村级党组织建设,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村庄建设,奠定了村级党组织执政权威;提升了村级党组织亲民的形象.密切了于群关系;锻炼了干部,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但少数十部对选派政策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选派村干个人作用有限;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支持不够.为此,应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干选派政策的战略重要性;选派干部工作核心重在加强组织建设,健全"两委"运行机制,变"能人治村"为"制度治村";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健全配套改革,建立起选派村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先富能人治村”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加强乡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领导,提高乡镇对村的调控能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作用,对先富能人村官实施有效地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16.
正太平村地处嘉定区江桥镇最西端,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民主管理指数第一村、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村、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村容整洁示范村"等100多项荣誉称号。村党总支书记苏兴华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村官",带领太平村在江桥镇乃至全市率先创出了"党建引领、群团联动、自我管理、多元服务"四位一体的来沪人员自我管理新模式。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太平村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有效抓手,在实践中创设了村里的事情"让村民知晓、让村民作主、让村民监督、让新村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南阳供电公司创新思路,广辟途径,以"阳光行动"为载体,使先进的价值理念落实到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行动上,把国网文化根植于员工内心,融合于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等各个方面,为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了持久动力和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8.
郑云生 《求知》2001,(7):28-30
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被称为“三委”。正确处理好“三委”关系,是目前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重要问题。天津农村从前年下半年以来,按照有关规定,先后进行了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从组织上保证了农村的稳定发展。但在一些地方,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尤其是前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矿村自治是为实现矿村村民民主诉求,促进矿村民主建设所实施的民主政治制度。这种独特的基层社区自治形式因矿村利益矛盾的尖锐化和多种社会力量的利益博弈面临着诸多挑战:行政制度侵权"草根民主",传统家族"绑架"矿村自治和人口流动冲击民主管理。为走出矿村的困境,我们需要坚持依法治村,深化行政放权,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8,(11)
乡村治理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问题。社会治理内涵、目标与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功能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使得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成为可能。本文以山东省南仲都村乐和家园乡村治理模式研究为例,对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的路径进行探索和反思,总结出了改善"乡政村治"下的村委会与乡政府矛盾;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培育乡村精英和农村社会组织;挖掘人的潜能,提升"农民自在";合理定位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角色四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