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拯 《中国民政》2004,(8):21-22
建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除了要解决"为什么"和"如何做"两方面的问题之外,还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把握以及切实解决,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思路、找准方向,真正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郭文灵 《中国民政》2007,(10):51-52
一、开展综合救助工作的动因现行的常规社会救助是一种支流涵盖式救助制度,在一个拥有许多困难群体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支流的能量极其有限,只有把这些"支流"汇集成大江大河,才能惠及更多的百姓。社会综合救助体系建设,就是对现有的救助制度、救助项目、救助力量进行整合,把分散的救助集中起  相似文献   

3.
赵勇灵 《中国民政》2006,(10):59-59
2006年9月21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向与会的30余家新闻媒体宣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已经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4.
杨娟 《中国民政》2007,(4):52-53
四川省开江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开江县全面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灾民救济为基础,以临时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各项优惠政策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全县弱势群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体系是国家社会救助体系进而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构成,处于基本的和基础的部位.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农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筑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一届中央政府把"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确定为当前要着力抓好的重要工作之一.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民政部门实施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栓成 《中国民政》2004,(12):33-34
近日,笔者带领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深切感受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有待完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现.与时俱进,整体规划,协调推进,综合实施,构筑一个政策完备、手段先进、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化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完善以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约定,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机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运行机制,落实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  相似文献   

9.
一是领导重视.县委书记周维亮多次率县民政局和县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深入乡镇调研农村低保和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十五"期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各级民政部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全省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时正新 《中国民政》2003,(12):22-24
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社会救助制度相比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来讲,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制度。几十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经历了救助项目、救助对象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救助政策、救助措施也经历了逐步健全,完善的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并逐步推开,现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一次成功的变革,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开始通行国际惯例,走上  相似文献   

13.
张颖 《中国民政》2007,(6):18-19
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们党“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是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村特困群体热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构成,处于基础的地位。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公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走上了富裕道路,并有上亿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另一方面,农村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近6000万人处于低收入、不稳定的温饱状态。当前,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任务繁重而紧迫,我认为,当务之急,必须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认识问题、推进问题和政策问题。(一)认…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1+15文件,在广东率先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该区从社会救助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手,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法律、慈善、突发事件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辖区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步骤。我省作为沿海发达省份,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学军 《前沿》2006,(10):177-181
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照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所具备的特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障碍,强调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加快社会救助立法,科学设定救助标准,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建立社会救助资源的配置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形成一体化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陈川民 《今日海南》2007,(12):11-11
民政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众多,救济工作难度很大,而现行救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许多传统的救济手段沿用至今.尽管近些年来进行了很多改革,但从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政府的救济还停留在单纯生活救济上,灾民生活救济、五保供养和临时性社会救济仍然是主要手段,救济制度建设仍然是粗放型的,社会力量在农村贫困救助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笔者认为,要提高治贫能力,增强救助效果,必须建立社会互助制度,构筑农村救助新体系.而要建立社会互助制度,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的今天,我们必须把社会救助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一高度来认识,加快完善建立社会救助体系进程.当前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