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12日,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河南省省长谢伏瞻在主会场郑州黄河防总防汛抗旱会商中心主持召开2014年黄河防汛抗旱视频会议,会议全面贯彻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分析研判今年防汛抗旱形势,安排部署黄河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谢伏瞻在讲话中指出,黄河流域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的有效运行、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的陆续建成和洪水预报预警系统、防汛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黄河防汛抗旱整体能力显著提升。同时要清醒地看到,黄河防  相似文献   

2.
黄锦朝 《今日浙江》2008,(24):26-27
改革开放30年来,金华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点、金华特色的“三农”发展之路,促进了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跨越,农民生活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进而向全面小康的跨越。总体上看,金华农村经济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畜牧业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时期,湖北畜牧业全面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呈现出三个转变,即实现了由农村家庭副业向农村经济支柱产业转变,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逐渐由粗放型、资源型、数量型结构向集约型、科技型、质量型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指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其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相似文献   

5.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2007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工作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防洪抗旱标准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加强领导,扎实工作,使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省农业生产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我们历经了深刻的制度变迁与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迎来云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云南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已由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因素约束的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已经由单纯追求总量增长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和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经营方式,向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集约型、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这标志着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庄园经济,是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的新标志,是云南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理念,为我们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向大农村经济的转变我们宜昌地区地处鄂西山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一系列农村政策指引下,我区农村经济,以责任制为“启动器”,以多种经营为“突破口”,获得了迅速发展,经历了三次大转变。第一次是由“以粮为纲”转到粮食和经济作物一起抓。第二次是由单纯种植业的多种经营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即由传统种植业向大农业转变。现在是第三次,即由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到农工商综合经营,这是由大农业向大农村经济的转变。这次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筑府办函[2015]60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有关企业:《贵阳市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安排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工作,抓好落实。2015年4月14日贵阳市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安排意见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意义十分重大。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汛期,北方部分地区旱情也在持续发展,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准确地把握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我同主要多雨带位于华南大部、华北中部至淮河流域一带,  相似文献   

11.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我国政府对洪水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加固堤防,疏浚河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的32字政策方针。我国水行政部门在全面总结治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的治水思路。五年间,水旱减灾工作抓住机遇,实现了较大转变和快速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军队团结奋战,奋力抗灾,夺取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五年来,中央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加,达到1786亿元,是1949~1997年水利基建投…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四年的防汛工作,由于当地党委及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当地群众的艰苦努力,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加以几年来所修防洪工程发挥了作用,许多地区在最艰苦的条件下战胜了洪水,缩小了受灾范围,保障了广大地区农业生产及沿江河重要城市、工矿、铁路交通的安全;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因雨量过大或防御失宜,遭受严重的洪水和内涝灾害,对国家建设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今年的防汛工作,各地必须记取过去特别是去年的经验教训,为战胜洪水而奋斗。兹特提出以下几项意见,希各地结合具体情况研究报行。一、几年来,我们虽然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在防御洪水上也发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完全治好全国的河流,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短期内所能实现的。同时,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和去年特大洪水的考验,发现我们过去对有些河流的洪水,估计尚有不足,防洪规则设计的标准偏低。比如黄河,过去所知道的最大洪水是一九三三年的洪水,可是根据最近发现的资料,黄河下游的最大洪水可能超过一九三三年一倍以  相似文献   

13.
域情概览     
《长江论坛》2009,(1):1-1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公布。该文件指出,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陕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政报》2012,(9):13-18
<正>津政办发[2012]4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对于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早安排、早部署,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各项措施,确保我市防汛抗旱和供水安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市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一、我市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目标我市地处九河下梢,承担上防洪水、中防沥涝、下防海潮的多重任务。市委、市政府历来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结构性矛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  相似文献   

16.
豫政〔2007〕4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2007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07年是我省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年。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扎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努力夺取防汛抗旱斗争的全面胜利。《河南省主要河道2007年防洪任务》、《河南省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2007年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河南省2007年防汛工作督察事项》由省防汛抗旱指…  相似文献   

17.
<正>4月7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201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安排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汪洋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夺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与推进农村科普工作刘荆芬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任务和中国农业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由粗放经营方式向集约经营方式转变。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经济和广大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就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人均G D P突破2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为8.9∶91.1。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目标由过去追求数量向在保证一定数量基础上追求品质、效益和安全转变。江苏是我国重…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有三 :一是伴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产品供求总量实现了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 ,告别了短缺经济 ;二是伴随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 ,使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单一的资源约束变成了市场需求和资源的双重约束 ,而且市场需求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 ;三是伴随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农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 ,农业和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关系愈来愈密切。随着我国加人WTO ,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样 ,农业的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