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古代的德治文化精髓进行了高度概括,归纳为四个方面,即为政以德,德主刑辅,修身与教化,选贤任能,并从中国古代的德治文化中提炼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一是以德治国必须以民为本;二是以德治国必须做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三是以德治国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四是以德治国关键在于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国古代德治思想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丰富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我国古代德治思想,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我国古代德治思想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理论体系,现择其要者概述于下。一、任人唯贤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我们所说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优良成分、抛弃其糟粕的基础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的作用,强调选拔干部必须德才兼备的重要性,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当以身作则、注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德治”。这里  相似文献   

4.
周立平 《世纪桥》2004,(3):34-35
发扬传统的德治观,加强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乃至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的重大发展,对执政党来说,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在国家中的作用。早在四千多年前,大禹就以其高尚的个人品德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史记》有记载:禹为人敏而克勤;其德不违,其亲可仁,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伟伟穆  相似文献   

5.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亡。德法兼治重要思想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它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探索我国古代德法兼治学说的源流和德法兼治治国方略的价值 ,对学习和领会江泽民指出的德法兼治思想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治思想的起源和演进德治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从关于远古社会的神话、传说中得知 ,人类早在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了道德 ,“神农无制令而民从” ,人人同心协力 ,和睦相处 ,“无相害之心”。夏禹以前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1] 。这就是原始社会氏族血缘共同体内部所奉行的朴…  相似文献   

6.
全民道德建设一直是“以德治国”最根本与核心的内容,它是德治的手段,更是德治的目标。党的十六大再次重申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同时,十六大所确定的宏伟目标——“二十年奔小康,五十年实现现代化”其本身便深刻地蕴涵着全民道德建设的必然性,探究道德建设的实施路径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民惟邦平、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等六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民本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作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着协调社会矛盾,限制和软化专制暴政,培育“贤臣”和“明君”;为近代中国人民接受西方民主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衔接点;锻造了中华民族御侮图强的爱国主义;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本貌似民主,使许多人混淆民主思想与民本思想中重民、仁政之类的思想界限,误把民本当民主,妨碍人们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妨碍国家政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8.
浅谈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200年5月,他在四川考察工作时又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有自己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同时要充分发挥以德治国的重要作用。法治和德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刘孜勤 《求实》2012,(3):33-36
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全面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问题。只有遵循恩格斯关于"历史的起点与逻辑起点"相统一原则,全面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逻辑起点形成的历史条件,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逻辑起点形成的标志及缘由,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正确分析法治与德治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他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我们要始终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德治的基础是人民大众的自觉。德治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包括先进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理想信仰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肖朗 《学习月刊》2009,(16):10-11
一、中国传统的和谐思维 为了更好建设现代和谐社会.我们有必要回过头去看看中国古代的和谐思维。总的来说.古代的中国人以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智慧建立起了一种前现代和谐社会的典范。从思想文化上看.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而没有文化的根本改变.因此.中国古代的思想只需加以横向的考察就可以了。构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干是儒道释三家,这三家思想的核心其实都可以归为和谐。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在建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这一论述精神,就要很好地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3.
崔华前 《学习论坛》2005,21(5):72-76
荀子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强调后天习染的道德起源论,提出以德治为目标的道德教化论,塑造君子、圣人的德育目标论,确立了德育方法论和德育原则论。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德治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扬弃,是在辨证地继承和发展古代德治观念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由勤政思想、廉政思想和自律精神组成的系统理论。周恩来德治思想对指导我国建国初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当代德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丽 《党史文苑》2007,(7):24-25
周恩来的德治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扬弃,是在辨证地继承和发展古代德治观念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由勤政思想、廉政思想和自律精神组成的系统理论.周恩来德治思想对指导我国建国初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当代德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继承和创新,它既植根于中国传统道德沃土之中,又完全不同于古代的“德治”;它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其本质是“以德治人”,其途径是通过加强干部道德即“官德”建设,影响、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水平;其关键在于加强“官德”建设。一、新形势下强调加强“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各级干部来贯彻执行,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与党同心同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我国道德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明重要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问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形成了邓小平"德治"思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德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德治思想富有浓厚的传统意蕴:一是经世致用的理论品格,二是义利统一的伦理原则,三是"化民成俗"的道德教化,四是"为政以德"的官德建设.邓小平德治思想的传统意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老子德治思想意蕴及其社会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循天理 ,说人事 ,高扬道德的权威和价值。他提出的尊道贵德的思想以及论述的许多道德要素包含着深厚的德治思想意蕴 ,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政治运作产生了重大作用 ,而且对我们反省当代社会道德状态 ,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极具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焦国成认为,在“以德治国”的研究方面,至少应该研究这样一些问题: 其一,研究中国古代德治的思想、方法、经验和教训。中国有德治传统,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讲德治而迅速灭亡的教训,这些都值得研究。 其二,研究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道德是要靠人自觉地遵守的,因此,它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