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2,(24):14-14
无论社会心理机制是诱使一个人向内攻击,还是向外攻击,都表明它不适合人们在心理上的生存。因此,防止自杀和暴力,被还原到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这一命题上。即使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活到现在,大概也无法对现在中国一些人的自杀作出解释—比如不时出现的"自杀秀"、"直播自杀"。这些自杀并不符合"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反常自杀"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22)
正今天我们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向往,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他的自杀固然是自己的性格、心理,还有因为文青思维入戏太深造成的,但仍然可以让我们想到:守住那份内心的坚强。2016年10月9日,一个典型的中产阶层男人,口里念着一句“我想在大理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准备“逃离”一线城市。他的眼睛,充分地释放出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倦怠,还有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我的目光,迅速回到了27年前,1989年1月13日。有一个诗人,  相似文献   

3.
1995年5月6日。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由中华慈善总会组织的以“人人拥有健康的心灵”为目的的“健心活动月片拉开了帷幕。当天进行的是活动月的第一项活动:“大型义务心理咨询”. 近9000人参与了该项活动,人数超出平时游园人数的好几倍。实际咨询超过1200人次。现代科学研究表明.30一75%的病人的疾病与心理因素、生活境遇有关.“百病从心生”,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比以往我们所想象的更广泛更复杂。心理障碍警钟长鸣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自杀已成为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目前,国内的自杀率为万分之十二,每天至少有400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是这个数字的10倍。在这些自杀者中,以20~24岁的青年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多。另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学生的自杀率已占整个自杀人群的1/4左右。其中又以中学生居多,大学生次之。总体都因心理承受力脆弱所致。心理医生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当今人们最大的心理困扰来自人际关系。国人的大部分心理能量都被消耗在人际关系的调和处理当中。另外,从自杀调查中发现,在自杀诱因中,人际冲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杭州市对在校学生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中小学生患各种心理疾病的比例已达16.n纬。同时发现,有教师使用“心理虐待”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2)
正"越轨"源于对现有的法律、道德、伦理等多种秩序的冒犯和挑战。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守秩序,就必须是一个理性人。理性是生存的盔甲,有时也是身心的重负,每个人都会有想挣脱理性枷锁的某个瞬间。前段时间,日剧《贤者之爱》风靡中国互联网。该剧的梗概是这样的:女二号为了成为女一号,从小到大抢女一号的东西,她的项链、她的初恋,甚至她的父亲(并导致女一号父亲自杀);女一忍气吞声了20年,她将女二的儿子调教成深爱自己的情人,上演了一段母子恋,  相似文献   

5.
石勇 《南风窗》2014,(3):2-2
<正>贫穷的背后只要有社会不平等的刺激,富贵的背后只要有特权在支撑,都容易扭曲人性。它们的区别只是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不同——贫穷的人遭受到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剥夺,心理畸变,人性被破坏;有钱、有权的人,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则往往要先压抑自我,付出人性的代价才能获得权力、金钱这些稀缺资源。人性被破坏后,其后果就是人们会倾向干"报复",在心理上、行为上都对自己、他人、制度、社会具有破坏性。穷人因其生活环境和实施条件,破坏可能是指向自己(极端是自杀),也可能是指  相似文献   

6.
(一) 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现象同他们的特殊心理有直接的联系。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心理缺陷: 1.狭隘过分的优越感 能够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人,一般在中学期间都有自己光辉的历史。他们头顶着中学时代“优等生”的花环,背着昔日竞争胜利的骄傲与荣誉,久而久之便形成优越感。但是,进入大学后,他们的优越感受到了挑战。这时,多数学生的心理面临着三种可能的变化:一是继续奋斗,拼命学习,力争以优异的成绩确立自己在新环境中的地位;二是与世无争混四年;三是经不起可能的挫折而消沉。心理学认为:人都有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必然要通过其他形式发泄出来,以求得心理平衡和欲望满足。但有少数人,他们心理上毫无准备,在一、两次的不如意之后便会形成消沉心理,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控制,极易走上歪路。有一个女大学生,她中学时成绩很好,但是进入大学后却表现平平,为此,她嫉恨周围所有成绩比她好的同学。为了发泄这种情感,她将同学的衣物毁坏,甚至用火烧毁同学的床上用品。这就是狭隘的优越感在挫折面前转化为嫉恨心理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正翟书涛,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南京脑科医院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尤其在自杀学、人格障碍和妇女精神卫生方面有深厚造诣。2018年2月4日,翟书涛病逝,享年92岁。在中国人的眼中,心理上的问题向来要比身体上问题更加讳莫如深,因为文化传统以及各种复杂的因素,由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疾病被带上了某种疾病以外的歧视性色彩。自杀,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心理危机而导致的行为,长期以来同样难以得到科学和理性的解释,批判的声音很多,包括"自绝于社会,自绝于人民",但认识到自杀是一种可以预防的行为,并建立一种持久有效的公共支持系统,这种努力,翟书涛进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4,(12)
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统计,2013年中国共有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中小学生的自杀并不是个体单纯的心理脆弱,而是高度的学习压力导致的普遍心理崩溃,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建议尽快改革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建立以个体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多样化评价。  相似文献   

9.
王波 《法制博览》2015,(8):237+236
保险法的自杀条款是人寿保险的特有条款,晚近以降各国都将其纳入保险法之中。自杀条款的理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由"自杀即为犯罪","自杀在技术上具有不可测量性"等发展到"自杀免责期间制度"。我国自95年制定保险法时便引入了自杀条款,09年在修订时更是对其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法中的自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杀,另一类是自杀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自杀",在理解和适用是一定要对二者的涵义做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10.
龚小夏 《南风窗》2008,(3):71-73
从一开始,希拉里的整个竞选策略就集中在建立她的强硬与经验充足的形象,然而在这个男性化的、经过精心策划的竞选中,希拉里发不出自己内心的声音。直到这道樊篱被一个关于头发和外貌化妆的问题出其不意地打破了,希拉里才从一位坚强却高不可攀的政治家变成了母亲、妻子、同事,变成了一位选民们可以在情感上认同与信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丁丁 《工会博览》2006,(4):30-30
关牧村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妈妈。她妈妈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喜欢滑冰、跳舞、唱歌。是妈妈的启蒙教育使关牧村显露出天赋,也使关牧村爱上了音乐,爱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用迪尔凯姆《自杀论》中对自杀现象的分类框架,大致将流动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分为失范型,利己型和利他型,在理解《自杀论》原意的基础上,梳理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并得出以下结论:家庭教育与支持的缺失、在学校中被过早“边缘化”、转型时期社会控制的滞后,使流动青少年处于一种失范状态;流动青少年在城市遭到排斥,没有合理的上升渠道.经济问题是利己犯罪的主要原因,青春期特殊的心理状态也是犯罪的诱因;流动青少年被小团体接纳,认同小团体的越轨亚文化,害怕被排斥的心理促使他们走上了利他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李北方 《南风窗》2012,(8):14-14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自杀需要多大的勇气,人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才会决然放弃生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里举两个自杀的事例。2012年4月5日,一位77岁的希腊老人在雅典的宪法广场饮弹自尽,他在遗书中说:原本我是可以靠自己缴  相似文献   

14.
正这些天她正在为出行前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因为再过几天她就要前往上海参加世博会了。看上去虽然显得有些疲惫,但周围的人都能感觉到她从内心流露出来的喜悦和兴奋。她就是我们本文的主角——雅子,她所从事的职业叫电脑速记。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4,(12):22-22
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统计,2013年中国共有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中小学生的自杀并不是个体单纯的心理脆弱,而是高度的学习压力导致的普遍心理崩溃,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建议尽快改革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建立以个体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多样化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央美术学院学士、硕士,在读博士,北京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是把墨画推向现代表现的代表画家之一。她在生活不同时期,创作了不同题材与系列的作品,如:《回声系列》(1988-1992),《母与子系列》(1995-1997),《肖像系列》(1998-2000),《欧洲印象》(1997-2000),《画室与屏风系列》(1999-2007),《傣家系列》(2005-2008),无不表达生命的不同状态和深刻的内心体验,并以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作品风格与视角多有创新开拓。她不仅为国内学界推重,还享誉国际,有中国当代女画家跻身国际画坛第一人之誉。虽未曾刻意强调自己的女性视角和立场,但她的作品仍然为观众和评论家展示了一个女性艺术家丰富、细腻、深邃的内心世界,并折射出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从本期起,本刊将在专栏中对王彦萍的创作进行较为全面的展示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前一段时间.上海电视台的电话总机和收发室特别忙碌,每天都有一大批写着“陈燕华”或“燕子姐姐”(陈燕华主持的少儿节目)的信件飞来,电视台办公室则不断接到热心观众打来的电话:“请问,陈燕华真的自杀了吗?其实,陈燕华好好地活着,她还在主持她的节目,只不过有时被借去拍片罢了。何来“自杀”之说?原来,一个流氓强奸集团被镇压后,某篇报上的新闻隐隐约约提到有“四个女演员”牵进了这一案  相似文献   

18.
这些天她正在为出行前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因为再过几天她就要前往上海参加世博会了。看上去虽然显得有些疲惫,但周围的人都能感觉到她从内心流露出来的喜悦和兴奋。她就是我们本文的主角——雅子,她所从事的职业叫电脑速记。  相似文献   

19.
已经吸毒10年的庄媛虽然两眼无神、瘦骨如柴,但她毕竟刚刚29岁,脸上仍然保留着青春的底色。现在她唯一的心愿就是死后当厉鬼,咬死诱她吸毒的人。8月15日夜里,她独自一人跌跌撞撞走在福州市仓山洋洽通往一个火葬场的路上。“文大姐,我真的想死,我不想戒毒了。”她对着电话绝望哭泣,此前,她曾自杀3次。电话那头的文大姐即刻冲出家门,拦了一辆的士十万火急地赶到了火葬场。庄媛欲哭无泪,只是紧紧地抱着眼前的大姐,不停地说:“你是我真正的亲人。”  相似文献   

20.
李默 《南风窗》2013,(2):96-96
青年学者石勇的作品《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曾高踞各大畅销榜单,很快我们手中有了续集。坊间自助书数不胜数,但是,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本由资深新闻人写就的面对当下国人种种心理处境的读物。作者的职业使他获得比哲学家更有力的"现场感",而他的哲学素养为读者提供了心理医生未能提供的人生思考。笔者以为,由知识分子写出的心理读本,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