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旗帜鲜明地坚持解放思想,形成了三次思想解放高潮,第一次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第二次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第三次冲破了姓“公”姓“私”的束缚,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年的开拓进取,二十年的探求与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使我们对如何坚持解放思想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三次思想大解放则是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一条主线。第一次思想解放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开始,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第二次思想解放从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开始,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从1997年召开中共十五大开始,突破了“公”和“私”的束缚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五大,再一次把思想解放的主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从1978年到十五大,中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一次又一次冲破了左倾思想的束缚,一次又一次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新一轮,即第三次思想解放的特征作一阐述。第一.在组织领导上,第三次思想解放的组织者则完全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1978年以来的思想解放历程,第一次思想解放是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进行的。邓小平同志是解放思想的一贯倡导者和勇敢的先行者。就在“两个凡是”的方针盛行一时,老一辈革命家及觉悟群众的正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20年的历程。回顾和总结这20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 启示之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20年改革的历史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改革每前进一步都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我们经历了多次的思想解放高潮: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标志的思想解放高潮,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2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实现了我党思想路线上、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成为20年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思想先导。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目的就是深刻认识并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开拓进  相似文献   

6.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会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这两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同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运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分不开。他首先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接着又科学地对毛泽东进行了评价;继而还解决了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立足于现在的实际,把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等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和改革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非国有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被作为统一命题纳入改革实践中。现将有关观点和论述综述如下:一、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进程1.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国有企业改革自1979年开始,其大体进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权让利”。从1979年开始,中央允许国有企业留利,而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利润是100%上交财政,第二阶段(198-1987年),国有企业改o的核心内容是“利改税”,通过利改税,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业利益分配新格局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87-1992…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领导人作风建设是企业发展与稳定的基础保障,“懒、软、空、拖、浮、贪”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四风”问题的集中表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只有力行“六戒”,才能破除“四风”:一力行戒懒,率先垂范,勇站排头;二是力行戒软,敢说敢做,经住考验;三是力行戒空,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四是力行戒拖,雷厉风行,效率提升;五是力行戒浮,铺下身子,踏实发展;六是力行戒贪,清白做人,坦荡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继续坚持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 1997年我国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召开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继续坚持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和路线,再次确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承认和巩固改革成果,坚持深化改革的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以来,结合中国改革的实际需要,理论界出现了三次重要的突破和发展。第一次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承认一切理论和政策都要经地实践的检验,这对于否定“文化大革命”、开始改革创造了理论前提,第二次是关于“姓社姓资”的讨论,承认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为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要素市场扫清了障碍。第三次是目前开展的关于“姓公姓私”的争论,这次争论是紧密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展开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步入攻坚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和改制的任务十分艰巨。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改革,能否使国有企业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应当说,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已经摸索出一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其中,“三改一加强”就是一个集中体现。“三改一加强”,即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综合策略,是从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三改一加强”对于指导当前国…  相似文献   

12.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将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讨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很重视这个问题,已经在西南、中南、华东、西北等地召开了若干次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座谈会。他反复强调:“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前进,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攻坚战”。下边,我想就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谈点认识和意见。正确认识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成绩和问题,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继续探索,把国有企业进一步搞好搞活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中国城市改革十几年的实践,特别是总结了十四大以来冲破所有制禁区的伟大实践,对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问题,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取得具有意义深远的历史性突破,其中十五大报告还专门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客观存在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问题作了阐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结合学习十五大报告,笔者对推行股份制谈点粗浅认识。一、股份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必须明确目标,积极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当是广义上理解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继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转换…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认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性是由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决定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同,“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面向市场,调整经济布局和结构,推进技术创新,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健全法制,充分发挥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在全国范围展开的以解放思想为核心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间,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个活跃、繁荣和令人振奋的新局面。这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左”倾思想的束缚,拓宽了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6.
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式改革国有企业的思考●史世鹏8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就确定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们终于认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3页)不少人认为,党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对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含义、对象、针对性以及为什么要划清实践标准同理论标准、生产力标准同生产关系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同不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观念标准之间的界限,都作了概要分析和探索,提出了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发展,分别构成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过程中,在认识路线上、历史观上、价值观上所实现的三次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拨改贷”、“承包经营责任制”、“抓大放小”等发展阶段逐步走向市场,国有经济的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国有企业已有30.5万户,国有资产总额达74721亿元;国有资产总量1950年以来,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9.
改革,首先是思想的解放,1978年以来,中国历经3次解放思想,即1978年冲破个人崇拜的禁锢,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92年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破除了所有制崇拜的禁锢,确立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思路。回顾历史,引发种种思考:解放思想是一个政治问题;解放思想要坚持党性和原则性;准确把握原则和方法;解放思想以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为重要条件;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理清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吕国胜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任务,并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