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这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判标准也各不相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和谐社会实质上也是一个民主与善治的社会、秩序与法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宽容与友善的社会、诚实与信任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既要努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要遵循的根本价值观。在新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内在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努力建设新疆现代文化新格局;通过促进文化认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好、维护好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一、分配不公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必须下大力解决这一最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的问题 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变动迅速,各种利益关系愈益复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老百姓中大多数都认可收入差距的合理存在,问题的关键是老百姓能够容忍收入差距的程度究竟有多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当前收入分配上的主要问题是,非常态收入突出,一些人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暴得大利,一些部门和单位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保障性收入不到位,部分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4.
王少华 《唯实》2007,(6):20-21,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把科学发展和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积聚,稳定风险增大,迫切需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从依法而治走向良法善治,是法治中国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因此,正确理解良法善治的内涵和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制高点,它迫切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的功能转换问题,切实整合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并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努力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我国社会整体上虽然是和谐的,但内含的许多重大矛盾孕育着不和谐的危险。而其中官僚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矛盾。要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等方法来化解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作为管理者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承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抵御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公共安全的实践活动,也是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平安建设,必须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然而,平安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必须着眼于基层、立足于地方、依据于实际,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管理模式。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推进平安建设的河南探索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必须围绕善治目标进行合目的、合规律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陈丽娜 《红旗文稿》2012,(16):27-28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道德建设,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社会成员思想品德结构、生存状态的不同,道德诉求也不相同。面对思想道德领域  相似文献   

10.
促进社会公平的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建 《理论与当代》2004,(11):12-12
目前,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着大量非正常非规范的因素,造成竞争无序,冲击社会公平原则,给社会稳定、全面小康的实现带来了巨大隐患。一、市场经济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社会收入差距拉大是市场经济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但它带来的社会差别严重阻碍了社会公平,对它的解决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视其为正常,指望随经济发展和时间推移,低收入人群状况自然得到改善。另一种看法认为,解决资本与劳力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最彻底的办法是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转为社会占有,当每个人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的时候,社会的平等…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共建和谐社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在资本主义早期,企业关心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利润.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调整,是通过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竞争机制进行的.那时的企业责任就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并由此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体系,首先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立法在法治体系建设中的先行地位,并对新时期的立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举措作了明确,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充分发挥好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必将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成法治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基本保障。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正如小平同志所讲: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也搞不好,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当前,我区维护稳定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各种利益冲突、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不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起跳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华撰文指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一时期是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时期,有效整合社会各成员、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淇 《前线》2010,(Z2):4-7
<正>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内容十分丰富,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指导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认真学习贯彻《建议》中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6.
车义 《奋斗》2007,(3):11-12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共产党崇高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不开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逐步实现、共产党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改革完善,离不开对社会内部的管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探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规律、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和谐的规律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规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社会建设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从而构成了中  相似文献   

18.
黄福清 《奋斗》2004,(10):24-25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新生的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它像晨钟和朝阳一样唤醒和鼓舞着无产阶级起来斗争。继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之后,俄国的无产阶级首先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一个和资本主义世界相对峙的社会主义阵营。  相似文献   

19.
值中共辽宁省委党校60年校庆之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赵曜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引经据典并结合实际,就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新主张、新认识。征得本人同意,本刊根据报告录音,节选其中一部分,在本期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 推动首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淇 《求是》2010,(23)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指导我们推进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建议》对"十二五"期间加强社会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作出了全面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