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区域合理分工是实行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延伸优势产业链,加快产业的集聚与联合,建设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是推进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圈发展的产业联动模式及现实研判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霞 《求索》2012,(10):14-16
城市圈已成为全球城市化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圈内部不同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群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城市圈在发展中存在四种主要的产业联动模式,分别是空间引导型联动模式、产业转移型联动模式、产业链聚集型联动模式和总部经济型联动模式。通过以武汉城市圈为考察点,对城市圈产业联动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政府合作,产业错位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强化总部效应,发展总部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城市圈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发展对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第二产业在武汉城市圈中的区位熵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化发展优势.武汉城市圈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雷同、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与“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不相适应.应通过调整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措施,促进城市圈产业结构升级,保证武汉城市圈经济的健康、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对武汉城市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聚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城市圈的经济竞争力。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内的产业集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大批初具雏形的产业集群。但总体而言圈内产业集聚规模偏小,尤其是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必须从"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目标出发,在做大产业集群的同时,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及其圈内空间布局,突出城市圈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产业集群对城市圈的形成、功能特点、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效应,提出从产业集群角度来规划城市圈发展战略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建设需要一个或若干个增长能力较强的战略支点和辐射源,东起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西至天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紧邻汉口北部后湖片区的近80平方公里土地,被称作"汉口北"的新区拥有独特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现代专业市场群,以市场集聚和园区扩展引导产业集中,将会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只有充分发挥集群正效应,规避负效应,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薛青河  李景杰 《前沿》2013,(21):75-78
本文在产业承接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各盟市产业承接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产业承接能力表现出区域集群性差异,其中以鄂尔多斯市、包头市以及呼和浩特市组成的内蒙古西部“金三角”城市圈具有较强的产业承接能力;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东部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围绕呼、包、鄂城市圈的其余城市承接能力薄弱。因此,内蒙古产业承接能力提升应该通过区域内经济合作,依托呼、包、鄂产业承接优势进行跨区域整合以带动内蒙古整体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江论坛》2022,(4):F0003-F0003
“产业同链”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湖北省是全国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8个省份之一,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武汉城市圈产业基础雄厚,呈现出“总部在汉,配套外溢”的发展新趋势。通过推动城市圈产业联动合作与错位协同发展,合力打造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推进“1 8”武汉城市圈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从世界范围内城市圈发展的规律和经验表明,城市圈的实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关键是产业分工,形成区域分工明确、配套紧密的产业链架构,以实现圈内资源最优配置为目的。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把武汉城市圈培育成带动湖北更快更好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战略支点,税收手段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的基本概况及其趋势展望一年来,武汉城市圈建设有了新的起色,工作推进机制不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产业集群己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在本区域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成为越来越强劲的全球性经济发展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产业集群视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作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方式。产业集群大多虽然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适宜的政策在催生产业集群方面功不可没。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要求政府改变传统的做法,构建符合产业集群演进规律的推进机制。地方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的公共管理创新中,面临着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集群的武汉城市圈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颖  佘廉  刘明菲 《理论月刊》2006,(10):166-168
农业产业化的加强,使农业与工业、商业的关联日益紧密。以农业为核心,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利用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建设农产品的“大生产、大市场”,从而发展“大流通”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武汉城市圈应借助产业集群形成的“大生产、大市场”,构建武汉城市圈农产品大流通的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兰肇华 《理论月刊》2005,(11):143-14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析了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梯度转移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并将二者和产业集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产业集群理论才是目前指导我国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融合及产业布局一体化,是城市圈联动发展、实现共赢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武汉市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实际,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双赢多赢、错位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中介参与、政府推动”的合作思路,推动企业参与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合协作,提升了经济辐射与集聚能级,促进了城市圈产业融合和布局一体化。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参与城市圈产业融合的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迅速,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过程中,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可以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良锋 《政策》2012,(9):55-56
崇阳县属武汉城市圈范畴,是幕阜山区的核心区域。我们将抢抓武汉城市圈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幕阜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三大战略机遇,大上项目添活力,大兴产业强经济,大搞建设优环境,着力打造幕阜山区新兴经济强县、湘鄂赣边区山水园林城市、武汉城市圈重要生态屏障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幸福新崇阳。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9,(16)
<正>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江苏紧扣"走在前列"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重点集群培育,环境高质量区域集群已经成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依托载体。何为环境高质量区域集群?即要求紧扣"区际产业链"和"环境高质量"两个关键,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际产业链,打造生态环境高质量区域,形成具有高质量环境本底的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不断发展过程,而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则是区际产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区域优势也日益体现在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竞争力上。以中部城市武汉为例,探讨后发地区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一般规律。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存在"扎堆"似的地理邻近,但是由于一定的产业基础,以工业基地为载体的产业集群也能够形成较高的分工专业化水平。同时,分工专业化和基于知识互动的创新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研究河南产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振兴河南经济乃至中原崛起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对促进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目标思路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的核心在于寻求城市圈经济与金融支持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的实践路径,应该包括培育货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业和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鼓励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分层次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制度;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全面提供信贷、结算、智力支持和财富管理服务;打造城市圈金融中心,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