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翔 《政法学刊》2003,20(6):7-10
有关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观点众说纷纭。各国、各地区组织的概念表述均有不同,须综合研究恐怖主义犯罪与政治目的、恐怖主义犯罪与正当目的、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主体、恐怖主义犯罪的行为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控制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刑法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定可以分为恐怖主义行为罪、恐怖主义组织罪以及恐怖主义关联罪三类。参酌其他国家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定 ,我国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将恐怖主义犯罪作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章中的一节加以规定 ;对于恐怖主义犯罪所涉及之罪都应当附加财产刑 ;增设劫持人质罪 ;增设非法邮寄危险物质罪 ;增加规定对恐怖主义犯罪减免刑罚的特别情节。  相似文献   

3.
《反恐怖主义法》与反恐刑法二者在协调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反恐怖主义法》第3条使用的“恐怖主义”一词限制了刑法的调整范围,因为刑法以行为为处罚对象,建议以刑法规范中的“恐怖行为”取而代之.《反恐怖主义法》第1条将“国家安全”纳入了恐怖活动犯罪的侵犯客体,从立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安全”出发,建议删除《反恐怖主义法》第1条中的“国家安全”,或者在刑法中增加“危害行为既构成恐怖活动犯罪,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的规定.《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主义”“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恐怖事件”等术语的界定与刑法不一致,应该澄清.《反恐怖主义法》中的违法行为与反恐刑法中的恐怖活动犯罪界限模糊,应通过情节规定加以区分.《反恐怖主义法》与刑法中关于管辖权的规定虽然不一致,但是从刑法的基本法定位以及执法的可能性出发,应该认为前者并没有对后者的规定进行实质性修改.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定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界定恐怖主义的定义是研究恐怖主义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确立对恐怖主义问题基本立场的前提。目前国内外关于恐怖主义定义的界定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即词典定义、政府界定、学者诠释。要准确界定恐怖主义必须全面把握恐怖主义的内在特征,确定恐怖主义内涵;了解恐怖主义历史演变并对定义外延作适当限定;正确认识当代恐怖主义与民族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对国际犯罪进行全球综合治理的思维范式和多边的冲突解决机制使反恐行动模式更加国际化。《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的签署使防范当前核恐怖主义犯罪在界定核恐怖主义犯罪、完善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法律框架、有效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方面都将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此框架下,完全有必要对相关基础概念和特征进一步展开讨论,对我国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事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新时期的完善建议,以期全面遏止非国家行为体核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反恐怖主义立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邈 《河北法学》2006,24(10):170-175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澳大利亚加快了反恐怖主义立法的进程,澳大利亚反恐怖主义法对基础性概念进行界定,增设了恐怖主义犯罪罪名,完善恐怖主义犯罪的诉讼程序,对有关部门进行特殊授权,并且严格了对澳大利亚本土的防范措施.澳大利亚反恐怖主义立法采用附属式的立法模式,并涉及预防、处置及制裁等多重内容,体现了普通法系的"程序优先"的特征,极大地扩张了国家行政权力.随着反恐斗争的开展,普通法系国家愈加重视制定法的作用.但是,反恐怖主义立法引发的人权问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可否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这是一个具有较大争议性的问题。从应然的角度看,只要国家实施了恐怖主义行为,就理所当然构成恐怖主义犯罪,并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但从实然的角度看,由于各国对此存在严重分歧,加之目前国际刑法还没有追究国家刑事责任的机制,因而将国家视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还存在许多实际的困难。另从国内层面看,由于国家间是平等的,平等者之间无管辖,因而通过一个国家的国内刑法体系来界定国家实施的恐怖主义犯罪,并追究国家的刑事责任,也是没有法理根据的。围绕国家作为恐怖主义犯罪主体问题,国际社会正在进行一场法律斗争,这场斗争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遇袭事件,再一次使大众聚焦于恐怖主义.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恐怖主义犯罪具有国际性、组织性、犯罪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在恐怖主义犯罪发生时,国际社会通常显得措手不及.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以及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如今,反恐问题已经不是涉及一个国家或单独地区的问题了,那么,该如何构建一个合作机制来共同对抗恐怖主义犯罪?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9.
王国飞 《法律科学》2004,22(3):90-97
恐怖主义主体是否包含国家的问题是困惑恐怖主义法律定义的一个现实障碍。对此问题,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认识不一,从历史看,国家恐怖主义是个人或组织团体恐怖主义的根源,而且国家恐怖主义的危害与当量是个人及团体恐怖主义所无法比拟的;学者的学说、国家和联合国内的反国家恐怖主义的努力也说明了国家恐怖主义犯罪的存在;国家的恐怖主义刑事责任追究可依公约以特殊方式进行;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行为的民主化与文明化,也要求坚持公理、正义与法律,要求反国家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至今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恐怖主义犯罪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概念,也就是说,恐怖主义犯罪跟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是恐怖主义犯罪区别于普通刑事犯罪的重要特征。所谓“恐怖主义犯罪”,对于一些定义者来讲,他们认为这是名副其实的“恐怖主义犯罪”;而对于另一些定义者来讲,他们要么不被认为是犯罪,要么认为这只是一些非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  相似文献   

11.
美洲国家组织反恐法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国家组织反恐法律中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界定,虽然能直接触及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内容,但单纯以罗列主义的立法形式难免存在粗疏或琐碎的弊端;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非政治化及或引渡或起诉原则之规定,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限制颇多,需要完善;关于恐怖主义犯罪案件中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及保障恐怖犯罪嫌疑人权利之规定,值得称道,对国际社会完善反恐法律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恐怖主义犯罪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犯罪作为由某些组织或国家在恐怖主义理念支配下,通过暴力或其他危险方法造成社会恐怖,以实现其政治、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目的的犯罪行为,是一种新的犯罪样态。这种犯罪往往具有较为独特的认知、情感特点和意志品质,也具有较为独特的行为特点。为更好的打击、预防这种犯罪。应加强其心理和行为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只有充分认识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势,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策略预防和控制恐怖犯罪的发生.当代恐怖主义犯罪特点表现在五个方面:(1)恐怖主义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基于不同目的的恐怖主义类型呈多样化发展.(2)犯罪主体构成趋复杂化.体现在参与恐怖活动的成员复杂、国家作为恐怖主义主体形态的存在以及恐怖组织网络化发展方面.(3)犯罪对象任意且结果恐怖.看似随意的攻击目标实际上是恐怖主义者精心选择的结果.(4)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系统性和现代性.恐怖分子除了采取爆炸等残忍手段实施恐怖活动外,还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施恐怖主义犯罪.(5)恐怖主义犯罪趋国际化发展.可以从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以及国际社会所采取的反恐措施等方面追寻到恐怖主义犯罪国际化发展的踪迹.针对这些特点,有必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包括法律的、技术的、政治的和外交的对策等,铲除恐怖主义犯罪滋生的根源,进行全球治理,实现全社会的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法层面,政府行为通常归于国家行为,所以政府犯罪被视为国家犯罪.然而国家犯罪较普通国际犯罪有更严格的判断标准,只有基于政府行为或在政府渎职的情势下才能实现;反之政府犯罪可能因政府行为违反法律,严重伤害本国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而超越国家犯罪,独立存在;所以“政府犯罪”包含“国家犯罪”.理论论证和实例研究证明:在现有的国际刑事责任体系中,“政府犯罪”概念有可能在法理和实践层面替代“国家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15.
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秀梅 《中国法学》2002,(3):130-142
恐怖主义 (terrorism)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恐怖主义罪行的惩治问题也愈加成为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恐怖主义犯罪的规模不断扩大 ,地域也逐渐走出国界、区域 ,而逐渐显现出其国际性、跨国性、有组织性、多样性及危害结果严重等特征 ,同时映衬出国际社会原有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措施的匮乏。如何有效地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与各国刑事立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也是目前学界亟待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拟从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本质、惩治措施等方面分析恐怖主义犯罪惩治的基础理论及法律对策 ,并结合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阐述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基础模式。  相似文献   

16.
恐怖活动古已有之,恐怖活动犯罪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2001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与防范,联合国安理会于2001年9月28日通过了针对恐怖主义犯罪的1373号决议,呼吁各国在防止和制止恐怖主义行为方面进行紧急合作,并对联合国各成员国的刑事立法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任俊 《法制与社会》2010,(22):255-256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恐怖主义获得了国际上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暴力活动方式随着人类政治生活产生而随之变化,以国家为主体的恐怖主义犯罪成为国际反恐进程中的棘手难题。由于国家是抽象主体,导致在国家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很多围绕国家主体的问题。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刑事责任视角出发对国家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要件进行一个重构。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安全及稳定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犯罪往往与政治、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严重危害国家、社会安全的特点,因此在处理涉恐案件时需要更加严厉的程序规定.相比于普通案件,警察在涉恐案件中的侦查权、羁押权、处置权等职权得到了较大的扩张,这有利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同时对执法的合法性也是一种考验.如何平衡犯罪防控和警察职能的关系,是反恐立法中应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半叶,恐怖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并日益严重。为惩治恐怖犯罪,国际上制订和签署了一系列防止、惩治恐怖主义的公约,各国相继制订法律严惩恐怖犯罪活动。恐怖犯罪的界定国际上目前尚无一个能为各国普遍认同的恐怖犯罪定义。关于恐怖主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的政治目的。1937年日内瓦会议上通过的《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认为:恐怖行为是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集团或在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美国联邦调查局把恐怖主义称为“为推进政治或社会目标而对人身或财产使用武力或暴力。以对一国政府、民众或其中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反恐全面公约中的武装部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瑶 《法学研究》2009,(2):166-182
如何规范一国武装部队的行为是制定联合国反恐全面公约的最大难题之一。武装部队在武装冲突及执行公务中的活动,应否受该公约的管辖?各国在此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在国家恐怖主义的概念以及全面公约与国际人道法的关系问题上看法不一。为使全面公约尽早得以通过,可以明确规定国家武装部队在武装冲突及执行公务中的活动以及民族解放部队的活动均免受全面公约的管辖。因为即使不适用全面公约来约束武装部队的行为,国际人道法和国际刑法等其他相关国际法规则也可对此种行为进行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