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刑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组织犯罪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刑法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 ,包括犯罪组织内部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及犯罪组织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对我国刑法关于有组织犯罪刑罚的规定提出了一些修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6,(6):62-63
福柯的领衔之作福柯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批判性的法国哲学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于1972~1974年间完成了《规训与惩罚》的写作.《规训与惩罚》的完整书名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这是一部关于刑罚执行史演进的探讨性著作,描述了从君主专制社会执行刑罚时通用的公之于众的酷刑到现代规训社会所使用的规训化监督与训练最后到被各国普遍接纳的将现代监狱机构作为刑事犯罪惩罚的手段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200多年前的欧洲,一个叫做贝卡利亚的年轻人,怀着对真理的追求,写下了至今依然在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论犯罪与刑罚》。在那个腐朽甚至黑暗的时代,写下这样一本书,需要的不仅仅是过人的天赋与智慧,更重要的是超人的勇气和决心。正是这本"小书"奠定了近代刑法的重要原则: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也正是这本"小书",点亮了200多年来人权保护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1764年的欧洲似乎是个有些昏暗、久远的年代了,但一个叫贝卡里亚的年轻人,却已经翻开了启蒙思想的鸿篇巨著,开始了他对社会、法律乃至于对未来世界的无尽思索。与晦涩的大部头相比,这本小书语言的生动性和浅显性不由地让人眼前一亮,没有赘述、没有陈词滥调、也没有让人望而生畏的训教,薄薄的书页中是满满的积淀、是厚厚的宽和、是沉沉的思索、还有对生命的诚挚之爱。那时古老的刑事法律制度让这位年轻人感到困惑,觉得不安,他将这种不安以最易懂的文字写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张茜 《法制与经济》2010,(12):70-70
读罢《论犯罪与刑罚》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所拥有的卓越的解构、建构能力以及突破传统的胆量。在书中,贝卡利亚痛陈了旧的刑罚制度及其弊端,揭示了其蒙昧主义的本质。本书使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贝卡利亚对待刑罚的宽和态度,明确反对死刑的立场以及对愚昧的宗教迫害委婉地提出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有组织犯罪目前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各国关于有组织犯罪刑罚的具体规定比较,建议我国刑法对有组织犯罪的刑罚规定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扩大财产刑的适用范围;增加规定其他附加刑;并且,对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应予以一定的限制,以贯彻对有组织犯罪从严打击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7.
福柯是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考察刑罚的历史和刑罚的现状。在福柯看来。刑罚始终都是展示和运用权力的最佳方式。福柯的刑罚思想里包含了一般预防思想的合理内核;但在福柯对刑罚的个别预防功能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的同时,福柯的理论也就走向了虚无。  相似文献   

8.
储槐植 《人民检察》2017,(19):60-61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以及人为制造的风险日渐增加,刑法在国家犯罪治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刑法在国家犯罪治理过程中积极效益的充分发挥,始终与刑法内部结构的合理安排与刑法运行机制的顺畅协调程度有密切关系。为了促进刑法在犯罪治理过程中实现最佳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人的身体的物质表现是肉体,精神表现是灵魂.身体是主体言论行动的承载者.从刑罚产生之日起,它就作用于人的身体.在野蛮时代,刑罚权赤裸裸地实施在肉体上,撕裂它,摧毁它.到了近现代,刑罚权不再残害肉体,而是在保持肉体完整性的基础上,通过规训肉体来改造灵魂.在人道主义者看来,从肉刑到自由刑的转变是一种刑罚的进化,福柯却认为更重要的是权力策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与秩序的和谐保证——从刑罚目的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刑罚目的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概念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是一切研究的逻辑起点,我们研究任何一个问题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概念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刑罚目的时,首先必须要澄清刑罚目的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刑罚的文化分析——大卫·加兰德刑罚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刑罚研究的哲学路径和刑罚研究的犯罪学路径不同,刑罚社会学探讨的是刑罚与更为宽泛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在对刑罚社会学的理论传统进行系统梳理的墓础上,美国学者大卫·加兰德认为,由社会建构的心理与情感即文化对我们惩罚犯罪人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文化模式建构了我们思考罪犯的方式,并且提供了思想架构(不管是科学的、宗教的还是常识的),让我们透过这些架构来看待个人、理解他们的动机以及将他们当成一件件的案子来处理.在刑罚的文化分析的基础上,大卫·加兰德进而提出了作为社会制度的刑罚理论,主张从多元化的视角来理解刑罚这种复杂的制度现象,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我们对刑罚的理解模式,也将改变我们对刑罚所作的规范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铭暄 《现代法学》2000,22(6):153-154
《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是一篇难得的刑法学优秀博士论文 ,其结构合理 ,内容丰富 ;文论新颖 ,颇多创见 ;锐意开拓 ,构建新说 ;论证充分 ,论据有力 ;文笔畅达 ,清新可读。  相似文献   

13.
在罪刑关系中,罪名与刑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刑罚制约罪名满足了实践上罪名界分、政治判断、政策诉求、实质公正及变革法律方法的需要。刑罚反制罪名与传统罪刑关系论相背,需对其司法适用予以合理规范。在适用范围上应限于疑难案件,在适用标准上不能背离刑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涂尔干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形式的外在象征,反映着社会团结的本质.不同的社会团结形式中,法律发挥着不周的社会作用.随着社会从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刑罚也逐渐地发生量变和质变.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的刑罚制度反映社会文明程度,同时一个国家的刑罚制度也反映了社会治安状况。本文以影响和制约一个国家刑罚制度的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对我国刑罚制度现状的分析,结合国际刑法的基本理念,对刑罚发展的前瞻问题进行了梳理性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刑事立法和刑罚选用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的刑罚体系过于重视刑罚的惩罚功能,而轻视刑罚的教育功能和威慑功能,无法有效的遏制年轻人暴力犯罪的不利态势。我国刑法应对现有刑罚体系进行重构,将鞭刑这种刑罚方式纳入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7.
福柯的微观权力观摆脱了权力的本体论,是从权力发生和运作的视角来研究的,规训权力则是其核心,指特定条件下纪律与身体的结合。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对比了刑罚制度产生的巨大演变,并通过公共景观、审判过程和隐蔽监禁过程论述了规训权力的渗透性。同时福柯也认为,权力具有生产性,权力的无处不在并非意味着权力的无所不能,权力是在肯定主体自由的前提下存在的,可以通过策略的对抗来消解个人身体上的权力效应,而这也是与其微观关系非本质主义的分析视角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张婧仪  冀洋 《人民检察》2012,(11):60-61
刑罚的合法性是刑罚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它贯穿于制刑、求刑、量刑、行刑等整个刑罚制度运行的始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体现着一国刑罚创制、刑罚裁量、刑罚执行的基本价值走向。所以,对刑罚合法性的追问几乎伴随着刑罚同时产生。从学术史上看,这种追问在报应论、预防论与折中论之间发生了重大分歧。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德国著名中生代刑法学者米夏埃尔·帕夫利克的《人格体·主体·公民:刑罚的合法性研究》付梓面世,成为影响刑罚理论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9.
贝卡利亚从社会契约论和人道主义新观念出发,他提出的死刑废除论,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我国限制死刑已迈出了强有力的步伐,今天重温贝卡利亚的死刑废除观点对我国加快废除死刑的历史进程不无教益.  相似文献   

20.
汪勇 《法治研究》2009,(6):47-52
目的刑论和折衷刑论都认为刑罚具有预防犯罪的目的。刑罚具有预防犯罪的目的有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根据,但刑罚预防犯罪是有限的。刑罚并非为预防犯罪的唯一手段。刑罚的效用在于其必定性、及时性、平等性和合理性。刑罚预防犯罪并非是要使用重刑、过分依赖监禁刑。刑罚应当和其他手段一起共同承担预防犯罪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