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犯罪学是近30年来西方犯罪学中以生态环境污染、非法走私动植物等为议题进行研究的新领域。借助CiteSpace及SATI等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2006—2021年WebofScience收录的153篇绿色犯罪学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载文、高被引文献等模块进行多维度可视化分析发现:绿色犯罪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环境污染与犯罪研究、动物虐待与盗猎研究、生态环境立法研究、绿色犯罪学及理论分支研究四个领域;作者与机构发文均各自形成一定合作网络;高载文量期刊与高被引文献均集中分布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总体上,研究人员以跨国合作的高产作者为主、研究方法侧重于定性研究、研究内容多样且不断扩张。未来研究中,研究手段将更加多元、跨学科研究将成为常态、绿色犯罪学将实现中国本土化重构。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中国犯罪学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的一年。本年度犯罪学研究有三大热点:即犯罪学与刑事法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总体来看,在2007年,中国犯罪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现实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致读者     
经有关部门批准,从本期起,本刊由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与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犯罪现象是人们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是国家级学会,致力于犯罪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犯罪学理论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犯罪学理论本身迅速  相似文献   

4.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犯罪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研究了犯罪学在刑事法学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指出犯罪学研究不应局限于对犯罪现象的描述与说明,而应通过对犯罪学理论自身的反思,提高对犯罪解释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为此,将犯罪学研究引入刑事一体化视角,建立一种以一定的社会本体论为基础的,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的犯罪哲学──本体犯罪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国际犯罪学排行榜是对国际社会中的犯罪学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后编制的显示学术影响力大小的学者和论著名单。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长时间,发布了一系列排行榜;最近的排行榜研究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华人犯罪学家及其主编的期刊进入国际犯罪学排行榜。这些排行榜具有重要价值,对所有华人犯罪学研究者都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犯罪学名著是指影响大、价值高的犯罪学著作。犯罪学名著的判定和选择是开展犯罪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犯罪学名著包括不同的种类。在判定犯罪学名著时,可以将书籍内容、作者情况等一般性标准,与对犯罪学学说的系统阐述、书籍作者被公认的历史地位、得到犯罪学重要奖项肯定、犯罪学文献中的高被引率、犯罪学同行们的高度评价、重要翻译项目的入选书籍、书籍被重印和再版的次数等辅助性标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在选择犯罪学名著时,应当考虑其对发展学科、传播知识等所具有的价值,避免选择一些没有反映科技进步及不符合国情的犯罪学名著。  相似文献   

7.
犯罪学的范式是有关犯罪和犯罪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和理论基础,主要是指研究人员对犯罪本质的基本看法、他们用以描述和分析犯罪的概念选择以及分析研究所采用的策略。犯罪学的范式包含几个方面的基本观念:犯罪本体论观念和认识论方法论观念;犯罪的基本理论假设;犯罪研究领域和兴趣主题;犯罪的基本政策纲领。犯罪学中存在着古典犯罪学、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新实证犯罪学、后实证犯罪学等范式,认识并研究犯罪学的范式有助于提升犯罪学研究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8.
PaulE  Tracy  宋虹  Paul  E  Tracy  宋虹译 《犯罪研究》2014,(1):104-112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关于恐怖主义犯罪学研究的文章进行文献综述,介绍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学术观点,并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恐怖主义犯罪学研究的关注。同时,本文着重介绍面向公众的恐怖主义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的特点与数据内容,并结合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信息对未来恐怖主义犯罪学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吴宗宪 《政法论坛》2022,(3):181-191
可以将转化犯罪学定义为探讨如何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治理犯罪的实践、政策和法律的犯罪学分支学科。在国外,已经进行了较多的转化犯罪学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对转化犯罪学也进行了一定研究;我国的监狱体制改革研究与实践和社区矫正改革研究与实践,是转化犯罪学研究与实践的成功实例。为了发展我国的转化犯罪学研究,促进我国的转化犯罪学实践,应该充分发挥相关各方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牧 《中国法学》2004,(1):130-141
在犯罪学诞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刑法学是研究犯罪的,所以在犯罪学诞生时两个学科发生了互相否定,致使它们之间界限一直不清;为明确两个学科界限,该文揭示了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论争及与犯罪学的联系,论证了两派分歧的本质和根源,提出了以学科任务确定学科对象、定义学科的概念,指出刑法学并不研究犯罪和刑罚本身,而是研究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定,犯罪学才是研究犯罪本身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丛梅 《法治研究》2013,(9):76-82
我国犯罪学本土化要求将西方犯罪学的合理成分与我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犯罪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犯罪学本土化是我国犯罪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犯罪学本土化的研究思想,以天津犯罪调查科研数据库为实证研究基础,运用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等西方犯罪学理论,分析我国重新犯罪的社会成因是极为必要的,并且,这对合理而科学地解释重新犯罪的动因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正> 群体犯罪学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为了科学地揭示群体犯罪的形态特征,从而为惩治与预防群体犯罪提供理论根据,笔者认为有必要开展群体犯罪学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犯罪学的研究得到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一些亚学科,例如经济犯罪学、性犯罪学、被害者学、青少年犯罪学等。  相似文献   

13.
卢国显 《犯罪研究》2005,(4):2-11,18
治安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对于治安管理学和治安学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目前,学术界多数人认为是行政管理学和公安学的分支学科。但通过对比治安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犯罪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后发现,治安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但治安管理学大部分研究内容非行政管理学所可以包容。通过梳理国外警察学与犯罪学的关系,并比较治安管理学与中国犯罪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后发现,治安管理学归属于犯罪学,是犯罪学之中的治安预防学,治安的含义就是以公安机关治安部门为主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主要依据的治安行为。治安秩序或社会秩序是治安行为的归宿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前言 受第十二届国际犯罪学大会韩国组委会(由韩国前总理李寿成任主席,韩国刑事政策研究院具体负责)、国际犯罪学学会邀请,经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研究决定,于1998年8月20日至29日派出了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教授为团长及副会长王岱、冯树梁研究员、孙铣教授、赵国玲副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司法部门和犯罪学教学与科研部门代表一行35人  相似文献   

15.
犯罪学是一门兼具综合性与交叉性的新兴学科,自其诞生以来,相关理论问题争议不断.其中,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以来就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尤其在我国犯罪学的转型时期,该问题更需亟待解决.犯罪学不再局限于以传统的个体行为或个体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而是立足于从宏观的视角认识其研究对象,将其固化为一种特殊的系统现象,同时采用科尔曼的“系统行为内部分析”说作为分析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方法论,把群体现象或群体行为作为犯罪学微观上的研究对象,旨在实现犯罪学研究的宏观与微观、系统与要素的结合,从而全面认识犯罪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赵宝成 《人民检察》2022,(19):67-68
<正>由中国犯罪学会原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牧主编的《新犯罪学》,原创性地提出“存在犯罪学”学说,主张犯罪学研究应由以犯罪原因为中心转向以犯罪现象(犯罪事实)为中心,在国内同类著作和教科书中见解独到、自成一家,《新犯罪学》的书名即得自于此。人类思考和认识犯罪的历史远比犯罪学的学科史久远得多,犯罪学发展史经历了一个由前科学走向科学的过程。自科学犯罪学诞生以来,  相似文献   

17.
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找出规律,寻求犯罪原因和探索预防犯罪对策的学科。形成已有100多年历史,但至今关于学科概念的定义尚无统一界说,学科归属也存在争议,犯罪学研究对象以及犯罪学理论的内部结构、外部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犯罪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在各国的犯罪学学者之间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因为,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本身为人们从不同角度、借用不同媒介、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因而使以犯罪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学科的建立成为现实,形成了诸如刑法学、刑事侦查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等等众多的刑事法学,而在这些以同一客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学科之间如何界定自己各自的领域,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者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同时,在任何社会里,犯罪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在现代,犯罪已成为严重社会病症,如何分析、解释犯罪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犯罪的对策,更为人们  相似文献   

18.
<正>《政法学刊》(CN44-1007/D,ISSN1009-3745)是广东警官学院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政法学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创刊多年来力求学术品位与应用价值兼备,倡导理论探索与实战研究并举,关注时代热点和学术热点、重点,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厚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政法学刊》刊发的不少文章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新华文摘》等二次文献刊物多次全文或摘要转载了其所刊发的学术精品,为繁荣我国法学、公安学、犯罪学  相似文献   

19.
<正>《政法学刊》(CN44-1007/D,ISSN1009-3 745)是广东警官学院主办的法学学术期刊。《政法学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创刊多年来力求学术品位与应用价值兼备,倡导理论探索与实战研究并举,关注时代热点和学术热点、重点,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厚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政法学刊》刊发的不少文章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新华文摘》等二次文献刊物多次全文或摘要转载了其所刊发的学术精品,为繁荣我国法学、公安学、犯罪学  相似文献   

20.
犯罪学是一门兼具综合性与交叉性的新兴学科,自其诞生以来,相关理论问题争议不断。其中,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以来就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尤其在我国犯罪学的转型时期,该问题更需亟待解决。犯罪学不再局限于以传统的个体行为或个体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而是立足于从宏观的视角认识其研究对象,将其固化为一种特殊的系统现象,同时采用科尔曼的"系统行为内部分析"说作为分析犯罪学研究对象的方法论,把群体现象或群体行为作为犯罪学微观上的研究对象,旨在实现犯罪学研究的宏观与微观、系统与要素的结合,从而全面认识犯罪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