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07,(11):58-64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为了帮助广大基层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内容,领会报告实质,本刊编辑部和有关专家学者联合组织了一组有关十七大报告的知识问答,供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十七大报告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代表和专家们发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里有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新理念、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陈慎兆 《求贤》2007,(11):43-43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的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代表和专家们发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了初步梳理。  相似文献   

6.
《奋斗》2007,(11):17-4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新的历史起点”——这是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党在理论上对我国当前的发展局势和任务的一个高屋建瓴、引人警醒、催人奋进的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体现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望和基本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完整和科学,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全面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小康社会的利民和普惠。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08,(1):70-70
1、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在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5条具体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3、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入报告,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4、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07,(11):38-38
提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13.
世人瞩目的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了。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07,(11):4-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7,(11):25-35
十七大报告是一个举旗定向与时俱进的报告,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大成,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6.
《吉化党校学报》2008,(2):33-36
党的十七大报告郑重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又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7.
李平安 《党建文汇》2007,(11):85-87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这次会议高举中国特包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总结了改革开放近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8.
王传志 《党建文汇》2007,(11):54-5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个主题,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开拓奋进。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作出的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重大命题。这一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引导我们的伟大事业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肖亭 《党建文汇》2007,(11):10-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会内外代表、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这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中,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大政方针中折射民生亮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眺望,一幅百姓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清晰显现。  相似文献   

20.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