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牢骚”是人们发泄心中不满的一种情绪表现。人们之所以会发“牢骚”,不外乎这么几种情形,一种情况就是“牢骚”者缺乏纪律观念,存在自由主义思想,有意见、有想法不能够按照正常的组织渠道积极反映,而是在非正式场合散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第二种情况就是“牢骚”者思想认识有偏见,对某些影响到个人利益的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工作举措等主观上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2.
一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虚浮、粗暴、不负责任,一直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原因,这种问题从有的部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上也能看得到。党政部门对待群众来信是认真负责、妥善处理还是漫不经心、束之高阁;对待群众来访是满腔热情、耐心倾听还是满脸不快、敷衍了事,给人的感受、带来的结果恐怕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一位领导干部在班子会议上说:“不要笼统地指责群众的背后议论,其实这样的背后议论有真言,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理解,有的议论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深为这位领导深明大义,善待群众的“背后议论”的观点叫好。 党员领导干部有不同意见应摆  相似文献   

4.
牢骚     
牢骚,并不一定是坏东西。屈原的《离骚》就是牢骚,是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牢骚;冯谖为食无鱼出无车居无屋而三弹铗,可算得上是个牢骚大王,但他在孟尝君的三千食客中堪称出类拔萃之辈,为孟尝君运筹帷幄立下奇功;司马迁受腐刑后也牢骚满腹,但牢骚和屈辱催促他完成了不朽名著《史记》。可见,牢骚不一定是消极情绪,颓废思想,发牢骚的也不一定是恨生不逢时、空嗟叹蹉跎的人。当然,牢骚要客观、适度。毛泽东在《答柳亚子先生》一诗中说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发多了,也会影响身体,影响斗志,影响观察事物的眼光和心态,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黄裳 《瞭望》1987,(44)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也一直被认为是因文字而受迫害的好例。东坡所做的是政治诗,他为了这些诗而得罪下狱,差点儿断送了“老头皮”也是事实。不过人们往往忽略了他这些诗几乎全部都是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的。他  相似文献   

6.
动物牢骚     
老鼠:虎狼吃人,但人类却要保护它们,我们不吃人,人类却要消灭我们。现在是法制社会,我们要上诉。老虎:把我关在铁笼里,我还是老虎吗?马:想骑就骑,何必老拍我们的屁股。啄木鸟:我们靠一张嘴去消灭害虫,但有人却靠一张嘴去充当害虫。羊:搞什么克隆羊,那我们还要不要祖宗了。  相似文献   

7.
卞伯仲,女,台湾出生,1980年与丈夫李明仁自日本回大陆,执教于山东青岛海洋大学。1985年,她高兴地说:回大陆五年,科研天天有进展。如今,她面对种种不良社会风气而一腔愁绪……  相似文献   

8.
牢骚诹议     
政工干部在工作中免不了会听到一些牢骚,有些人往往把牢骚和落后联在一起,认为牢骚不屑一听。这样未免失之偏颇。牢骚,作为一些群众随意抒发的不平之感,的确有其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发牢骚者每每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观点偏激片面,语言尖酸刻薄等等。对此我们决不提倡。然而我们必须承认:  相似文献   

9.
目前生产不景气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究竟怎么做? 前不久,笔者遇到一些企业的同志,有的不无怨气地说:“我们厂连发工资都困难,思想政治工作没法搞,讲什么群众都不愿意听!”有的说:“我们厂从党委书记副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全和厂长们一起跑业务去啦,搞原料,搞能源,跑推销,思想政治工作这摊没人管啦!”  相似文献   

10.
正"让老百姓满意,这句话是一瞎扯的话,你让老百姓满意的前提是你必须让领导满意……",这是王牌导演冯小刚,面对大众对马年春晚的评头论足,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曝出的一句猛料。在一个单位,大事小情全由领导来决策拍板,这几乎是我国长期以来遵循的一个"惯性"方式。我们不能否认领导决策在明确责任,避免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拖延推诿、  相似文献   

11.
“让老百姓满意,这句话是一瞎扯的话,你让老百姓满意的前提是你必须让领导满意……”,这是王牌导演冯小刚,面对大众对马年春晚的评头论足,接受《人物》杂志专访时,曝出的一句猛料。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范",使用批评的往往是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而牢骚这个词则与群众结了不解之缘,发牢骚者,群众也.随着民主政治的推进,群众对领导层和领导人的批评也慢慢多了起来,亦属大势所趋,冲击着历史传下来的封建思想和官僚作风.目今兴起的"对话",从另一意义上来说,也有批评和反批评的含义.群众对领导层和某些领导人的批评,应是群众监督制度的一种正确和正常体现,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主人  相似文献   

13.
人是错误之本,也是错误的主体。人一出生就意味着错误和痛苦的开始。人生所犯的第一个错误是没有选择性的错误,是父母给予的错误,是必须承担的错误,是非常乐意的错误,是十分美丽的错误。人生最大的与幸运的错误就是来到这个世界上,人天生与错误有缘。正因如此,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发生错误的过程,只有到生命体结束,错误才能真正终止。即便是伟人、领袖、导师、圣人、上帝等同样也概莫能外。何况凡夫俗子、黎民百姓怎能没有错误呢。所以,错误无法回避,更无法拒绝。因此,我们自己一定要善待错误,把错误作为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当成良师益友看待…  相似文献   

14.
正毛、萧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有点特别。1938年3月22日,毛泽东听说萧军到了延安,想见又担心造次,就派秘书和培元先行到招待所探望,并向萧军询问:愿不愿去见毛泽东?萧军回答:我打算去五台山打小鬼子,只是路过,住不了几天,毛主席公务很忙,我就不去打扰他了。这个回答似也在理,但透出的傲气容易给试探者带来心理波折。毛泽东毕竟是大政治家,你不来我就去。他专程到延安招待所拜访,还邀上丁玲、聂绀弩等萧军旧识相陪,  相似文献   

15.
一些同志有发牢骚的习惯,往往对什么都不满意,什么时候都不满意,走到哪里都不满意。不少领导常常为此感到头痛。 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如意的事总有之,不足为怪。牢骚,往往就是针对一些不如意的事物和不合理的现象所发;牢骚话,多是一些消极的言论,容易涣散人心,影响团结,不利大局。牢骚源于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有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选人?如何用人?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话题。民间素有伯乐、千里马之说,但是现在看来,伯乐光能识得千里马还是不够的,还应把它拉到赛场上,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才能。识得千里马是伯乐时代的要求,把千里马拉到理想的赛场上,给它一个驰骋的大舞台则是后伯乐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善待农民工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艰苦劳动。然而,由于农民工的权益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侵害,农民工开始远离城市甚至逃避城市,在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家棉纺厂,有名下岗工人的父亲去世了,厂里连花圈也没有送一个。这名工人心头不快,一气之下纠结几十号人闹起事来。这一事件告诉我们,应该善待下岗职工,勿因小事酿风波。应该承认,大凡有下岗职工的单位都是比较困难的,但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注意人心的安定。再说,单位再穷也不可能穷到连花圈都买不起。就算买不起花圈,去几个人安慰安慰,或出点力帮忙料理丧事总可以吧。下岗职工过去是单位的有功之臣,今天是困难的承受者,同时!是社会积蓄的力量,是财富,我们理应善待他们。善待下岗职工,就要千方百计地关心他们的疾苦,多向…  相似文献   

19.
善待小事     
思想政治工作当然要抓大事,不然,就会丢了西瓜捡芝麻。毛泽东在评价叶帅时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剑英足以当之”。在这里毛泽东运用了宋太宗称赞大臣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典故,既肯定了叶剑英,又提醒我们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的人虽然注意了抓大事,但他们孤立地看大,形而上学地看大,认为大就是大,和小没有关系。因此对凡是和“小”字联姻的,什么小事情、生活小节、小错误,一概不予重视。只有和大字相联系的,大事情、大错误,才能引起注意。这种态度虽有一…  相似文献   

20.
善待自我     
王万森 《民主》2006,(6):48-48
“八荣八耻”的标举,实在是一件事关民族复兴的善举。民族的复兴,既要靠经济发展的硬道理,也要精神道德的软实力:缺一不可。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经济发展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然而,仅只经济搞上去了,倘若精神道德建构乏力,那么,硬道理也硬不起来。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儒释道堪称宝贵资源,理应发扬光大,可是传承不适于直接用来解决现实社会的精神诉求和行为规范的所有问题。传承需要现代转化和价值重构,其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自我”。中华民族现代意识的觉醒由“自我”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