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4年鄞州区被浙江省确定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地区以来,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执法活动监督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我国社区矫正执法活动缺少理论引导、社区基础和法律制度的构建,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应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与规范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规范运行是保证此项工作健康开展的基础条件.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5年扩大试点范围到2009年10月中央决定在全国全面试行,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河北省自2005年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二批试点省份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进行了一些体制机制创新,制发了一批规范性文件,保证了试点工作的基本健康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情况看,已有工作典型(如:"泊头经验")的示范性效应不明显,各试点地区基本仍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尚未形成仝省统一的规范化运行模式.这不仅阻碍了此项工作在河北省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很难形成具有特色的矫正模式,最近召开的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日标要求.力求以全国会议精神为指导,基于河北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际,重点分析河北省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河北省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试行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走过近4年历程。如何巩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果,稳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这是一个关系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成败得失的关键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是坚持理念创新,不断廓清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思路。一、坚持理念创新的依据社区矫正固有的特性,即是社区矫正坚持理念创新的依据。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有相通之处,但又有其自身鲜明的特性,这就是它的社会性、群专性、帮扶性和综合性。所谓社会性,即是社区矫正将矫正对象置于社会中,以社区为舞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其实施矫正改造;所谓群专性,即是从社区矫正的…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到2005年《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再到2009年《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经历了从产生到全国普及的试行阶段。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是涉及主管机关、工作人员、矫正程序等一系列规范构成,仅用一个条文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是远远不够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体制需要全面而详细的规定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5.
郝赤勇 《中国司法》2009,(11):17-19
一、关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社区矫正试点是为贯彻落实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批示精神,2003年7月,“两院两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省(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6.
周孟龙 《中国司法》2014,(12):72-75
正社区矫正工作是在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是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依法治国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浙江省台州市是我国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第二批试点地区,自2005年开始试点工作,于2008年全面铺开实施。通过先行试点、铺开实施、规范运行等三个阶段,社区矫正工作从摸索试行到积累经验再提升到规范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区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通知规定,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方式。通知下发后,北京、上海等六省市率先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把被处以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等五种人列为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这一举措被誉为我国刑罚执行现代化、人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社区矫正作为一项新尝试,其理论依据、重要意义以及工作模式,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发展、完善。本期刊发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社区矫正及监外执行的理论依据和试点工作现状进行阐述,对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提出若干改进对策,并配发一篇关于英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文章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8.
胡湘文 《法制与社会》2010,(35):159-159,169
作为一种能充分彰显人道合理配置和社会效果的犯罪处遇制度,社区矫正制度正日益被国际社会广泛借鉴。我国于2002年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继而2003年7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而拉开了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对未成年人犯罪人将有利于其以后的发展和重新融入社会,防止其再犯罪。“社区矫正”立足于对犯罪人个人利益的重视,强调个人经过改造后能更好的回归社会,因此,未成年犯罪人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珏 《中国司法》2004,(1):52-54
2003年9月1日,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张福森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并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认真学习张福森部长讲话的基础上,我们对北京、上海两地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对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深感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意义深远,势在必行,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作出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于司法机关在我国现阶段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任务、各相关职能单位和部门如何共同开展和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作了明确指示。通知在充分肯定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前提下,要求社区矫正“应当选择在基层工作比较好的社区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