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提出电子政府是中国政府改革的新方向,预见性地概括了电子政府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必要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2.
略论治理变革中电子政府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春 《唯实》2003,(12):83-85
电子政府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造的一个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府。电子政府的建设 ,是社会公共管理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但在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发展中国家 ,电子政府的进程明显落后。面对世界竞争加剧、扩大内需的加快、信息化及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当前我国建设电子政府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3.
电子治理:电子政府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战备  向良云 《探索》2007,(3):52-56
电子政府的建设在世界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在具体定位与现实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憾,主要在于其过于崇尚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工具取向,过度强调政府中心论原则下的技术引入对政府自身变革与管理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中诸如民主、参与等最为本质的、比技术价值更高层面的价值,以及由此蕴涵的塑造新的治理结构与治理形态的契机。因此迫切需要在此基础上重构与之相符的、具有高度包容性与柔性的新型权力与关系结构模式而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在虚拟平台上的共同参与和频繁互动。电子治理由此成为电子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电子政府不断促进政府职能的创新。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上网工程自1999年开始实施,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子政府建设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电子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电子政府依靠的是电子化的技术,那么,政府建设电子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此,当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电子政府是政府业务的自动化或计算机化,是政府就应用电子和通讯技术为公民提供政府的信…  相似文献   

5.
宋香云 《新视野》2003,(3):44-46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立电子政府,已经成为时代要求。电子文件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工具,而电子文件管理是电子政府的公共管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好电子文件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困难的问题,因此,必须深入地研究和努力地探索电子文件的科学管理方法,掌握其特点、难点和重点,对建立和发展电子政府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府职能转变历经了20年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体制转轨的复杂性和改革的渐进性,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仍然繁重。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电子政府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因此,高绩效的电子政府将助推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府——政府成本的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网络技术和政治治理结合的产物 ,电子政府以其独特的成本运营优势掀起一场成本节约革命 ,它从优化组织结构 ,再造政务流程 ,提高人员素质 ,遏制政治腐败 ,弘扬民主政治等方面大大降低政府成本 ,成为塑造低耗、更有环保精神的廉价政府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传军 《学习论坛》2009,25(6):45-48
电子政府与服务型政府有着内在的、天然的联系.从本质上看,电子政府充分体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提供了一条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重要途径.从现阶段电子政府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来看,两者的结合点具体体现为电子公共服务的提供.电子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改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一站武"电子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现在很多人将电子政府的建设仅仅理解为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改善政府的管理,而没有同时注入透明政府、民主政府、责任政府等新的理念,这会将当代公共行政引入新的困境。其实电子政府与透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透明政府与电子政府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府是信息技术创造的一种新的政府架构,它的实施对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作风、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节省管理成本、提高政务质量等方面都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1998年以来,随着国家及各省的政府上网工程逐步实施,电子政务已深入到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中.由于我国的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不同,加上政府信息资源涉及大量的国家机密,使得政府网站面临着比一般商业网站更严峻的安全问题,不仅面临着某些个人或集团的非法攻击,同时也面临着某些国家潜在的信息战威胁.目前,我国各级政府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网站普遍存在防范能力差、抗攻击能力弱等缺点.政府信息是国家资产,随着科技的发展,政府信息也逐步走向国际互联网交流和进行业务处理,在此情况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电子政府建设的头等大事.为此,特从技术、法律、管理等方面提出若干进行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电子政务与政务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公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实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电子政务是重要的载体,是政府管理模式的内在基础。实行电子政务,可以改善政府公共服务,降低行政成本,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应强调安全为先和标准化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福建省医学会为例,辩证地分析了政府职能转移给社团组织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肯定了社团组织承接政府智能的优势,社团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指出了社团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所面临的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理性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沈荣华 《学习论坛》2008,24(5):39-42
建设服务型政府重点应从五个方面加快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创建公共服务分工合理的政府职责体系;创建与强化公共服务相适应的财政体系;创建以职责科学配置为基础的政府组织体系;创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建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裴蓓 《学习论坛》2007,23(11):45-46
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是对我国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挑战,并影响到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形象.加强对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构建与完善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有效整合政府应急资源,努力提高社会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问题上,我国政府先后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台了大量的环保政策、法律和规章,但环境状况目前仍然严峻.当前人们的价值取向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解读,使环境保护中出现政府失灵这一现象成为必然.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应做到:政府决策者需要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加强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态教育;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坚持"两个务必"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认真贯彻"两个务必",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领导干部全面贯彻落实"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新要求.从这"八个方面"入手,把"两个务必"精神落实到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中去,对于现阶段加强党风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我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力图从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和制宪历程阐述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权入宪对我国的人权事业和法制建设事业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府两院"官员宣誓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多数民主国家都以宪法或法律对政治宣誓作了明确的规定。政治宣誓制度在中华民国时期业已初步确立,1949年以后因受苏俄模式的影响而中止。近年来,大陆有很多地方出现了政治宣誓的实践,建立政治宣誓制度的建议也出现在2004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中。建立“一府两院”官员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推进“官德建设”、刷新政治人物与政府的公众形象、培养公务人员和公民的“尊宪”、“护宪”及诚信意识。建立政治宣誓制度也是人大任命与监督制度的充实和完善,并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公民持主动参与态度与政府持积极回应态度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互动的两种主要范式。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完善措施主要包括:强调公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公民在政策制定互动中的合法性;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确保公民在政策制定互动中的知情权;拓宽公民参与途径,深化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机制;完善后继配套措施,巩固政策制定中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