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略论尼赫鲁的科技观及对印度科技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既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导人,又是印度共和国的卓越领袖,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诸多方面。对于科学技术他也具有全面深刻的见解。尼赫鲁在领导印度发展科技中所居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他的科技观深刻影响着印度科技发展的进程和特点。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一) 尼赫鲁科技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十分重视和强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技术是印度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解决印度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没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南亚外交与克什米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一直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随着印巴两国矛盾尖锐以及双方均已实际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问题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中国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立场调整的中国南亚政策的重要体现,始终反映了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两国的战略关系变化,同时也与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相关。近年来的印巴和平进程、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以及美国等其他大国对南亚战略影响的加深,均对中国南亚政策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尼赫鲁—甘地关系的实质及意义尚劝余1919—1947年,是印度奋起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并取得民族独立的时代。尼赫鲁和甘地是这一时期印度民族民主运动中两位最主要的领导人,他们在民族民主斗争历程中合作共事。并肩战斗达1/4世纪之久。尼赫鲁与甘地之间的政治合...  相似文献   

4.
印度力争成为下世纪的经济大国华碧云印度的大国思想根深蒂固。独立初,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说:“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他把到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化作为奋斗目标。英·甘地和拉·甘地继...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间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矛盾又有所升温,巴基斯坦6月15日就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停火线开枪打死一名巴基斯坦军官向联合国提出抗议,其实这只是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一个小插曲。近年来,克什米尔地区的流血事件有增无减且愈演愈烈,几乎每天都有爆炸、交火事件发生和人员伤亡。据印度的官方报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纵观独立后50年的印度,在其经济建设过程中,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战略模式:尼赫鲁模式、甘地模式和尼赫鲁模式与甘地模式的相互协调。(一)尼赫鲁发展战略模式尼赫鲁发展战略模式也称之为马哈拉诺比斯发展模式。因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由P·C·马哈...  相似文献   

7.
不结盟思想是尼赫鲁民族主义思想在国际事务中的集中反映。它在尼赫鲁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尼赫鲁的不结盟思想在独立前夕就已初见端倪。1946年9月7日,尼赫鲁作为印度临时政府的成员发表了广播讲话,他指出:“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开互相敌视的大国政治集团,它们过去引起了世界大战,而且今后还会导致更大规模的灾难。”一般认为,不结盟(nonalignment)一词大约在1953—1954年间由印度外长K·克里希纳·梅农第一次在联  相似文献   

8.
克什米尔问题错综复杂,是当今世界最容易引发地区冲突、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很少有双边冲突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那样难以解决。”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主要行动取向。印巴作为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的归属,长期保持战略对抗态势,这越来越不符合其各自的现实和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9.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1964)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导人,是蜚声国际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尼赫鲁的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社会等诸多方面。国外一些学者习惯把尼赫鲁的思想称之为“尼赫鲁主义”。尼赫鲁的政治思想也是颇为丰富的,既包括印独立前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思想,也包括印独立后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既包括指导印本国建国的种种战略思想,也包括在国际事务中倡导和平共处、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外交思想。尼赫鲁的  相似文献   

10.
尼赫鲁与蒙巴顿夫妇的友情尚劝余尼赫鲁,印度首任总理;蒙巴顿夫妇,印度末任副王及夫人。前者,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领袖;后者,英国殖民统治的首脑。本该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风云变幻的峥嵘岁月,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建立和发展了深厚而真挚...  相似文献   

11.
尼赫鲁(1889——1964)是印度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不仅以其丰硕卓著的政绩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且以其复杂多样的思想体系(西方称之的“尼赫鲁主义”)在世界理论宝库中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本文试图通过尼赫鲁早年生活轨迹的追溯,揭示尼赫鲁政治生涯及其思想特征由以发端的内在渊源。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989年—1919年,是尼赫鲁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时期——早年生活时期,是尼赫鲁民族主义思想体系孕育时期,是尼赫鲁由婆罗门贵族转变为具有激进思想倾向的民族主义者的时期。这个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家庭启蒙阶段,从1889年到1905年尼赫鲁1889年出生于印度北部城市  相似文献   

12.
坚持调整与改革的印度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民族经济,独立后印度建立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体制与宏观管理机制,促进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但印度经济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贫困等。面对世界各国蓬勃兴起的经济调整与改革浪潮,印度从80年代初起坚持经济调整与改革,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重新上台的印度人民党依然坚持经济改革。一、具有印度特色的混合经济体制独立后,目睹西方周期发生的经济危机,尼赫鲁认为,不发达国家不能照搬欧美国家的模式。看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尼赫鲁指…  相似文献   

13.
试论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演绎进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独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主要推行了尼赫鲁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模式成为印度经济发展必然的历史选择。印度较成功地实现了由尼赫鲁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同的经济模式对印度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两种模式产生的背景,剖析了两种模式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对印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9. 11”袭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南亚的地区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争端成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怖主义战略必须考虑的重点。随着印度遭到两次严重恐怖袭击 ,印度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调动准备报复 ,印巴对抗的升级和核冲突的危险使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由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立场不同 ,南亚的反恐怖主义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近期在印度的压力和国际社会促使下 ,巴采取了积极措施打击国内教派极端主义和越界恐怖主义势力 ,骤然变化的局势也为印巴之间采用政治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克林顿政府对印度的态度由冷到热 ,实施讲求实用的政策 :在经济方面一贯重视发展与印的双边贸易 ,打开印度市场 ,但在核问题、军事合作及克什米尔问题上 ,则实施一些具有矛盾性的政策。这些对印政策都为维护和实现美国的经济、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6.
尼赫鲁曾经在他的代表作<印度的发现>中对中国文化作过多方面的专门论述,他对中国文化有一种亲切之感.他还探讨了中印文化交流的问题.尼赫鲁晚年对中国文化的疏远来自于印度现实政治发展与国际政治局势的制约.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克什米尔冲突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什米尔冲突是南亚最激烈、最持久的冲突。本文从宗教角度出发,分析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矛盾同克什米尔冲突的关系,讨论了宗教因素对解决克什米尔冲突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克什米尔冲突一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克什米尔见证了印巴两国关系的曲折和反复。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博弈的四种情况及其相对应的利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两国必须认清的?客观存在的但又都不愿面对的基本事实。文章最后指出,无论用何种方法和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首要的条件是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1991,(3)
印度尼赫鲁纪念中心现代问题高级研究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客座教授苏吉特·曼辛(Surjit Mansingh)女士于1991年5月31日—6月3日访问我所。 访问期间,曼辛女士曾就印度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与我所南亚研究室同志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20.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化陈继东印度在独立之初,工业十分落后,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高达74%,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其中重工业比重还不到10%,技术水平也很低。独立以后,印度按照尼赫鲁提出的“社会主义”纲领,确定了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