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格里拉是云南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香格里拉正在成为国际旅游品牌,怎样避免重蹈一些旅游品牌短期行为的覆辙,使之成为永远的香格里拉?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本刊顾问江巴吉才最近撰文指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投资环境的改善,犹如两只翼,有了它们的强劲搏动,香格里拉才能腾飞。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1,(8):40-42
香格里拉源自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香巴拉王国。——云南省政府香格里拉课题组,1997年9月这世上究竟有没有香格里拉?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是否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只是一种理想的世界?如果有,那么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消失的地平线》,用优美的文笔向世人描绘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桃花源,一个充满梦幻、充满诗情、充满牧歌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3.
《黄埔》2008,(6)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英文SHANGRI-LA的汉语音译。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云南香格里拉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是一  相似文献   

4.
香格里拉旅游文化资源是一个无形资产,是金沙江和澜沧江上游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的一块宝地,是举世无双的世界级旅游景点和国际性旅游品牌,是迪庆最大的优势资源和最突出的特色经济。开发和掊育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对实现把迪庆建成下个世纪全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战略目标,促进和带动迪庆民族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作用。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副省长戴光禄在迪庆举行的“第二届滇藏川青毗邻地区文化艺术节”期间向世界宣告,人类寻找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在中国云南迪庆。在世纪之交推出了香格里拉旅游热线,迪庆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5.
倪荣华  曹力生 《创造》2003,(1):54-56
香格里拉的自然、文化遗产是发展香格里拉旅游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是上苍赐于香格里拉人民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同时它是21世纪人类保持得最完好的一块净士,是金沙江和澜沧江上游,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完好的一块宝地,是举世无双的世界级旅游景点和国际性旅游品牌,是迪庆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最突出的特色经济。开发和培育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对建设云南旅游文化大省,把迪庆旅游建成本世纪与丽江旅游并驾齐驱的全省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战略目标,促进和带动迪庆州民族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曹晋  曹茂 《思想战线》2005,31(1):102-105
在西部藏民心目中,"香格里拉"是指一种原创理想的生活境界.香格里拉的信仰作为当地藏民的文化资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从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理念与全球化浪潮两相结合,香格里拉已成为全球文化旅游者消费的商品,香格里拉从少数民族的一种宗教文化信仰转型为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游客消费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7.
香格里拉,是藏族人民“心中的日月”是至高至尚、人神共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香格里拉,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最炫目的品牌白玉立山,翡翠染林,锦绣展甸,乳汁化泉歌流作河,舞汇成海,诸神并聚,众族共居自然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卓尔不群、交相辉映……香格里拉,是一种内涵深厚的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物质层面的人与精神层面的人的和谐香格里拉,更是一种奋进不息的民族精神为建设全国最好藏区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和谐美丽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13,(9):17-17
踏歌起舞,歌声嘹亮,藏族儿女欢聚一堂,歌唱他们美丽的家乡,描绘他们美好的未来。大型歌舞晚会《香格里拉素描》,深刻全面地向观众展示了美丽香格里拉的风情和面貌,立体呈现了香格里拉的和谐发展,成为实现美丽迪庆、美丽香格里拉、美丽中国路程精彩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与迪庆香格里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14日,在迪庆建州四十周年及康巴地区艺术节双庆节日期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光范在迪庆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戴光禄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向中外记者及各界人士郑重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这标志着世人苦苦寻觅了半个多世纪,令无数社会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地理学家为之费解的世界之谜终于在本世纪之末解开了。香格里拉在迪庆这一重大新闻在全中国全世界的迅速传播,使迪庆———这个昔日偏僻荒凉的滇西北一隅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迪庆香格里拉之旅正日益成为旅游世界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当我们回顾破译香格里拉之谜的历史进程中,香格里拉在迪庆的发现和确认,似乎具有突然性和偶然性。然而,这种突然性和偶然性,恰恰是寻觅香格里拉的历史必然性的反映和表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进一步地说,香格里拉在迪庆的发现和确认,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大地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迪庆是从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到民族宗教、气候物产最与希尔顿笔下的《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相吻合的地方,这既是熟知希尔顿笔...  相似文献   

10.
香格里拉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从旅游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香格里拉国内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国内旅游者空间分布特征、旅游者动机和行为、旅游效果。以此为基础,论述了香格里拉国内旅游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拓香格里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1,(8):46-49
香格里拉蓝月山谷景区项目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文化旅游与金融产业融合的代表项目;是以大企业集团带动大产业发展,实现藏区发展、改善藏区民生的一个重点项目;是迪庆香格里拉标志性扶贫项目和援藏、富藏项目。在滇沪合作大平台的框架内,依托云南文投集团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自身的资源优势,共同投资建设蓝月山谷国家级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区,围绕香格里拉品牌资源优势,构建以文化及旅游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链,带动云南藏区经济的跨越式可持续性发展,增加当地政府税收及农牧民增收,以经济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进一步巩固云南藏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朱红霞  唐雅舒 《创造》2009,(6):64-65
6月17日,《创造》杂志随云南省节能办组织的节能宣传车队来到美丽的藏区迪庆州,为香格里拉送去节能灯。过了虎跳峡,车队就渐渐进入了藏区。天是那么蓝,仿佛伸手便能摸到云雾。蓝天白云下,马牛羊悠游……赠送节能灯,往小处说是节约能源,而往大了说,那就是为香格里拉的环境做贡献,让世人心中的“香格里拉”永远美丽。  相似文献   

13.
香格里拉与宗教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香格里拉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它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和平共处以及中庸之道的哲学精神为特色.其宗教生态观为天人合一、和睦祥瑞.香格里拉宗教旅游属于生态旅游,开发形式为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4日摄于香格里拉千湖山/程振宇摄香格里拉的汉子@程振宇~~  相似文献   

15.
神秘的香格里拉揭开了面纱1933年,英国作者詹姆斯·希尔顿写了一篇名为《失去的地平线》的长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他明言“香格里拉”在中国藏区,地处雪山环抱中的神秘峡谷;附近有金字塔般的雪峰、蓝色的湖泊、宽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10,(8):F0002-F0002,I0001
<正>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世人追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祥和、宁静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和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有29个乡镇183个行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中国与全球的社会发展中,太多的需要这种以香格里拉为原型的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及其所体现的强烈的环境意识与和谐意识。一个生态型的、和谐的、富有的社会,正在成为全球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我们探求的香格里拉发展之路,有藏区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应包含这些重要内容。香格里拉之路,必须是生态型的。生态问题应成为香格里拉发展之路社会领域结构中的第一领域。因为它是我们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发展的难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的第一条件就是生态。生态出问题,人类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问…  相似文献   

18.
香格里拉,是人类理想的生活家园。当今世界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三大动态和谐的美好境界,随着迪庆成为滇西北旅游文化大圈这一旅游皇冠上的明珠,以及香格里拉品牌的确立,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享受生态环境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木板覆顶、土木结构的藏式雕楼民居,金碧辉煌的藏经堂、转经幢、古城巷道边悬挂的造型各异的彩灯,使中国魅力名镇香格里拉古城——独克宗显得更加古老而神秘……民族文化历史的活化石独克宗是香格里拉最古老的小城  相似文献   

20.
美丽、舒朗、恬然、闲逸、和谐……人类最美好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一个地方能够集合。这就是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据藏经记载,它隐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