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布局又称工业配置,是指工业在区域上的动态分布或工业生产的地域组织,布局的核心问题是选择最优地点建厂。以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生产,达到投资省、建设周期短、工程质量高、迅速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较复杂,按其基本属性可大致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同一国家(或地区)内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工业布局要受到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人口(劳动力)条件、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历史、生产关系、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诸因素综合影响。工业布局有其客观规律性,不同的工业布局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效果。要使工业布局合理,就必须根据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把影响工业布局的各种因素和各地的具体条件密切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细致地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充分发挥有利条件,注意克服不利条件,以使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最好的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长期来苏联劳动力匮乏,工人素质欠佳,因而劳动生产率不高,这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一大障碍,特别是在当代加速科技进步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完善和发展连继教育制度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便成为苏联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鉴于此,苏联领导人一再强调:“为了使苏联社会坚定地向伟大的目标前进、每个新一代人应该在教育、一般文化素养、职业专业技能和公民应有的积极性方面达  相似文献   

3.
田德文 《欧洲研究》2015,(1):35-48,6
本文系统分析了1980年代以来的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进程,指出撒切尔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弃福利国家的充分就业目标,转而通过劳动力市场改革"促进就业",这是英国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重大变化。布莱尔工党政府执政期间,通过"第三条道路"的改革对上述变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但并未改变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方向。此后,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工党的劳动力市场改革进行了某些制度调整,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而非改变方向。文章认为,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动因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并非完全是政治推动的结果,改革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根源在于顺应了这些结构性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金岭 《欧洲研究》2015,(1):82-98,7
高失业率几乎是过去40年来法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常态,其原因是结构性的,比如经济结构转型改变了劳动力的行业分布与职业结构,以及劳动力成本高、诸多社会政策存在负面影响等。法国就业政策的既有变革从三个主要层面展开:调整总体布局,在宏观层面上促进就业;创造就业岗位,重推中小企业就业;创新用工形式,变革劳动力雇佣方式。未来就业政策改革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出路: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问题的结构化束缚;突出国家战略引导的角色,加强宏观治理;改革相关社会政策,引导民众转变观念以减少社会层面的阻力:优化就业政策机制,提高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国的农业增长模式取决于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且,因区域不同其农业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各异.如西欧是中、小规模的农牧混合农业,北美则是大规模的农业或畜牧业.而发展中国家农业现状是传统农业占相当比重,甚至占居优势.但这种传统农业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有的国家是在传统农业中引入现代技术;有的国家则在与传统农业并列的条件下建立了现代农业企业.就其发展特点而言,发展中国家从不发达农业的特点出发,在引进现代技术时,较注意与传统农业耕作制度和农艺技术相结合,根据本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农业现代化,在现有传统农业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分析了德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特殊的处境,即它要同时去对付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和东方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双重问题,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看,要在原民主德国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建立起劳动力市场,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为了扩大越南与外国的经济合作,发展国民经济,在有效开发国家资源、劳动力和其他潜力的基础上促进出口;根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第16条、第21条和第83条规定;就外国组织和个人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投资事制定本投资法。  相似文献   

8.
日本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对经济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实质上都是对高质量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的竞争。任何现代国家或现代企业都不仅要重视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职业教育既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一种有力手段。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一个人在企业工作15年,真正从学校学到的知识仅占10%,其余90%是从工作和在职培训中得到的。因此,日本除重视普通教育外,还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俄罗斯经济发展最弱的一个部门,从七十年代开始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农业领域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如资源首先是劳动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产品的巨大浪费,农村社会基础设施落后,青壮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土壤等自然资源退化,粮食质量低等。  相似文献   

10.
欧洲福利国家的未来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的市场经济、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劳资关系是在经济国际化、技术进步以及社会人口变化的压力下出现的。由于拥有完善的社会保护、先进的就业保障以及合作型的劳资关系,因此,欧洲社会模式可以以一种更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来适应经济变化。尽管存在共同的欧洲社会模式,但在欧洲福利国家间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然而,由于全球化以及民族国家的内部问题,例如人口和社会变化,这些社会模式都面临着挑战。民族国家层面正在进行的改革以及由欧盟开放式协调法所引发的改革将改变这些国家的社会模式。改革的趋势包括:通过削减福利控制社会开支;社会责任从主要由公共机构承担更多地向私人自愿保险转变;通过扩大非典型性工作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一些国家的政府与工会进行谈判并着手改革,而另一些国家的政府改变了社会伙伴在福利管理中的参与方式。欧洲面临的挑战是既要保持其社会模式的比较优势,同时又要使之现代化并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中韩日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分析1.建立中韩日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①从经济角度看,中韩日三国间经济状况差异较大,这些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中国地域广阔,劳动力密集,资源相对丰富,经济发展迅猛,但资金相对少、技术水平低、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不足。日本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水平高,但地域狭小,资源匮乏,消费市场狭小。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积累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宝贵经验,资金相对富足,但资源和市场匮乏。面对这些差异,实现三国间在资金与资源、资源与市场、市场与技术等领域的多元优势互补是当务之急。①②从政策角度看,中…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河北省以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市场潜力大而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投资。特别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后 ,河北省加大改革力度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深入实施“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认真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工作方针 ,使外商投资企业数目剧增。利用外资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最为活跃和重要的因素之一 ,对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生活日益全球化 ,面对国际投资市场急剧变化和国家利用外资政策有所调整的新形势 ,如何吸引更多的外…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80年代,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形势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伟大的卫国战争引起的长期的人口影响(“战争的间接反应”),既大大减少了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也明显地减少了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与前十年相比,在80年代,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将明显地减少。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部门的工作人员由此得出结论;劳动力将缺乏,连企业的干部补充也将感到困难。谈论到劳动力资源缺乏,应明确指出,从国民经济总体范畴来说,劳动力不足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在解释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方面,象解释一切民主制度一样,自治是日益改造整个社会及其人民的最有意义的社会手段。这里形式是重要的,因为形式的社会内容是重要的。如用简单概括的形式来说明一下,可以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自治和民主是社会生产(不论是物质生产或者是精神生产)发展的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因素。至于谈到传统上已形成的组织中——国家(苏维埃),社会(工会、共青团等)和国家——  相似文献   

15.
刘昱辰 《欧洲研究》2020,38(1):132-158
本文聚焦当代欧洲劳动力市场的"灵活保障"模式,首先概述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理论,然后梳理和比较荷兰、德国、法国三国近几十年来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改革的政策实践,进而分析"灵活保障"模式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及其差异原因。本文研究发现,欧洲"灵活保障"模式在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并不总能取得同等效用,相同政策模式在不同社会协商类型和政治文化背景的国家中呈现截然不同的改革效果。欧洲一体化在社会层面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6.
在费尔干纳盆地里,被当地人称作“基什拉克”的村子一个紧挨一个绵延几十公里。夜晚当人们在杜尚别上空,鸟瞰吉萨尔盆地时,跃入眼帘的是无数的亮点和亮条,那是基什拉克和贯穿其间的路,而那些黑点,即农田似乎要少些。事实确实如此,中亚是苏联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然而它又是如何展现其社会经济面貌的呢?迄今为至苏联的国民经济是通过扩大劳动力资源而得以发展的。但近期内劳动力不见有增长势头。苏联青年的平均工作年龄为二十岁,老年人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不足,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缺乏,是制约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哈政府采取积极的劳务移民引入机制,一方面利用配额制吸引技术型外国劳动力,另一方面利用自发形成的以中亚国家公民为主的劳务移民。从现实情况看,这两部分劳动力为哈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非法劳务损害哈国家利益、劳务移民权益受侵害严重等现象。针对出现的问题,哈政府通过调整和完善法律法规,放宽劳务移民合法性限度,加大对非法移民组织的打击力度,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等措施,有效减少了非法劳务移民数量,缓解了社会内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一方面旨在探究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对民族国家社会标准以及社会政策行动空间和分配空间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概述发达民主国家在过去二十年里社会政策的核心发展趋势,并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改革结果到底是由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这些外部条件变化促成的、还是因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福利国家自己造成的问题状况等内因导致的,或是所有上述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最后本文简要阐释在欧盟层面进行社会政策再规制的可能性。讨论这一问题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很多学者将国家间和超国家的社会标准看作是维持西欧福利国家成就的救命稻草,这尤其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已经无力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蒋尉 《欧洲研究》2007,25(1):101-114
不同国家在各自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相同的阶段中出现一些共有的趋势或特征,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地理移动和职业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来自制度和技术层面的流动限制、技术断层;来自劳动力市场层面的失业及贫困;来自政府管理层面的基础设施、城市住房等压力。作为德国工业化中一个显著特征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同样引发了上述问题,德国从立法、教育、社会保障等角度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流动创造了基础条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德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及其相关对策的分析研究,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德国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在合作联邦主义国家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传统思想资源、完善法律制度、开展民间环境运动、实现政党绿色转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社会整合,依靠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与互动而形成的。2002年以来推出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进展报告,对于德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转向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当今世界的绿色经济、绿色增长或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