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法”与“恶法”之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社会自然法学派与分析法学派围绕法的道德性及"恶法"是不是法的问题有过激烈的讨论.自然法学派坚持"良法"观,提出"恶法非法",而分析法学派坚持"恶法"观,提出"恶法亦法",这与它们所处历史和文化的具体环境有关.社会主义国家在法律制定过程中,要体现自然法的理性,尽量使法的制定达到"良法"的层面,当前,在执法与守法的过程中,则应遵循分析法学派的理论,按"恶法亦法"的观点,不管是"良法"、"恶法"都要一律遵从,以树立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四个基本点,即“法律之治”;“依法之治”;“宪法之治”:“良法之治”..要坚实地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必须牢牢地把握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这四个基本点,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有力地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构建现代国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取向,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历程,每个时期都肩负特定的历史任务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改革的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它通过的《决定》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是一份焕发正能量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也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宣言书,必将在中国改革史上、在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中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苏格拉底之后,关于法律道德性的争论开始出现。分析法学派提出"恶法亦法"的观点,也开始将"法是否应该有道德性"的问题引入更深层次的讨论。约翰·奥斯丁所创设的"法律命令说"真正将之系统化、理论化,明确了其内涵与外延。之后的几百年里,诸多法学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证。结合西方法律发展中"恶法亦法"之辩的争论,从中西方主要的道德和法律理论,对比现代化进程中道德的新特点,讨论法律在运行中受道德的影响,并就我国目前法律运行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增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推进依法行政有着紧迫而现实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依然突出,法律实施状况不容乐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理念和举措建设法治政府?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环境?为此,本刊特邀相关领域专家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为更好地推动依法行政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刘彦华 《小康》2013,(12):31-32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国未来七年改革和发展的总基调,也是投资者的投资基调。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强调“以良法保障善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与基础,善治是国家治理的价值内蕴和追求。选择良法善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客观使然。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实现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8.
"中国之智""中国之制"和"中国之志"分别构成了"中国之治"的理论支撑、制度支撑和价值支撑。"中国之治"蕴含了某种逻辑关联性,即中国之智聚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中国之治"则实现中国之志。中国之智、中国之制和中国之志蕴含着三维互构并互动生成的逻辑结构关系。而中国之制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承担着把中国之智转化为"中国之治"的重任,并确保"中国之治"能够在中国之志的引领下行稳致远。归根结底,"中国之治"的成功推进,很关键的就在于其蕴含了中国之智、中国之制和中国之志三者相生合成的国家治理逻辑。  相似文献   

9.
张继刚 《求索》2012,(9):71-74
东汉时期皇权逐渐强化,皇帝重用近臣(多为外戚、宦官),士大夫在朝廷只是受命办事,被边缘化。但由于察举制和征辟制的实行,东汉中后期逐渐形成了士人阶层。日渐强大的士人阶层对不亲接的地位开始不满意并和皇权逐渐产生了冲突,周福因师获印,党议兴起;因师获印所导致的党议是士人阶层为获得朝廷核心权力而和皇权产生的冲突加剧的表现,是士人阶层在经过向皇帝上书争取核心权力不成功后以党议的方式对皇权的施压。随着士人阶层在赦后杀人,与皇权的冲突逐渐加剧,从而导致了党锢之祸的爆发。党锢之祸是东汉儒学取士、士人阶层强大和东汉专制的皇权体制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的士人阶层和皇权之间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魏兆和 《人民论坛》2010,(11):208-209
存在主义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马丁·海德格尔,其思想在30年代前后发生了转向,将注意力转向现实的西方现代科技发展之中,从而引发他对技术问题的追问和对人类中心论的反思和批判,这种思辨对当时西方世界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都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关于全球正义的论辩中,诸多不同阵营的学者著书立说,而马克思的理论却不显见。挖掘马克思的思想资源参与全球正义论辩,是一次重要尝试。这既可以从实然的角度准确阐释全球化的本质,又可以从应然的角度思考何种方式才能真正地达致全球正义。纵观马克思的理论,他的视野不局限于一国或某一区域之内,而是主张"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面对棘手的民族问题,他既承认民族文化、历史和语言具有的重要性,又指出民族问题的产生实际上同不公平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相关。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但是他肯定不满足其他全球正义论者的谋划,而是致力于消除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超级剥削"和更好地促进和实现人类繁荣。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3,(12):26-27
“三中全会”的公报及相关细则等信息披露后,海内外的各种解渎层出不穷一时间信息纷沓繁多,养老、土地、财税等各类看似关联性不大的多种决议接踵而至,颇有让人目不暇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哲学就被冠以"爱智慧"之美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到了近代,受科学主客二分知识论框架的影响,知性的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哲学的领域,哲学也就此被烙上了"知识至上"的印记,使本是"智慧之学"的哲学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爱智"之本性,变成了"知识之学".由于哲学智慧之缺乏,不仅使当代人无法摆脱其所面临的各种生存危机,同时也使哲学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所以,若要拯救哲学,必须使哲学回归其"爱智"的本性,使哲学真正成为一种"智慧之思",从而对人类的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末扬州教案的处理中,英方要求清政府对其传教士受到的损失进行"赔偿",然而中方视给予英方的经济补偿为"赏恤"。对经济补偿这一法律行为的理解不同,反映了中西法律文化之不同。"赏恤"是基于在上者对在下者的恩赐与怜悯,反映了专制体制下的官民关系;"赔偿"则是基于平等的法律关系而发生的,是行使法律义务的表现,反映了法治社会中当事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琳 《同舟共进》2008,(2):20-20
2007年11月27日,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是"依法治国"。这一年,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10周年,也是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5周年。5年前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也选择了"法治",而且是《宪法》。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当中很多人  相似文献   

16.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1,(11):20-21
1997年,当执政党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时,特别强调要“提高立法质量”,这与以往单纯提出立法目标相比,迥然不同。其后在整个2000年代,“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执政党报告中被屡屡提及。  相似文献   

17.
石文龙 《乡音》2013,(9):34-35
今天,法治不仅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制度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再提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等思想,同时强调依法治国,强调法治政府建设。"中国梦""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明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法治,意味着良法之治。良法的概念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指出“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立法怎样能够制造出良法?这是法治社会的客观需要,更是立法者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儒学并不是西方哲学式的一套纯粹逻辑思辨体系,而是阐明人总是"在生活"、并且总是"去生活"的生活实践智慧。儒学实践的途径是"礼",即"以礼行之""以礼为教"。"循礼"而去生活,不但教化、建构人本身,同时也教化、建构着人所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作为生活秩序的礼,随生活方式的变迁而有不同的形态,因此,前现代的以礼行之、以礼为教所建构出的人的主体性是一种集体性人格——家族,其生活世界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世界。当下中国整体已处于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故当下的儒学实践需要礼教的现代转化,从而建构起个体性人格的主体性和具有现代精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还权于民旨在培育公民社会,有利于社会三大部门关系的调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中央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对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