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磊 《今日浙江》2010,(22):58-5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五五”普法启动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大力倡导法治文化主旋律,积极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全省各地不断涌现出法治文化的新载体、新做法,并且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给普法工作带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从1986年至2010年,本市已连续开展了五个五年普法工作。二十五年来,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明显增强,城市法治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依法治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初,党中央、国务院转发“六五”普法规划,  相似文献   

3.
侯东 《新疆人大》2013,(11):16-16
奎屯市人大常委会近日组成调研组,重点就奎电市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决议,开展“法治六进”主题教育以及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4.
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我省“五五”普法工作情况和“六五”普法工作意见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明确了我省“六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对象和要求、实施步骤以及组织领导和保障等各方面的内容,对推进新时期全省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胥红 《今日浙江》2013,(18):40-41
建成1863个各类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69个村(社区)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90.1%的行政村(社区)聘请了法律顾问;1043家企业获得"诚信守法企业"称号;开展各类"法律六进活动近2万场次……"六五"普法启动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继续深化各类对象学法用法和"法律六进"活动。两年来,全省普法工作既重视拓面,又追求纵深,不断提升依法治理工作水平,为推进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营造  相似文献   

6.
《广东民政》2011,(11):14-15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起步之年,也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之年。今年我省民政普法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认真落实《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着力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培育公民意识,努力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周福莲 《群众》2021,(2):35-3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这不仅抓住了全民普法的要害,更为我们进一步创新普法工作指明了方向。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把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工作着力点,在即将开展的“八五”普法中,分层分类有序开展,精准有效实施推进,大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促进全民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炜 《人大建设》2011,(6):36-38
自一五普法至今,全国性普法教育活动已延续25年,与时代法治背景密切融合。对法律的认同、对法治的追求,已经深深地播进中国的社会土壤。2011年,六五普法起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普法宣传教育,着力弘扬法治精神,积极探索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的有效途径,在全区开展了以“每月一法、每局一员、每年一评”为主要内容的“111”工程活动,为深化“法治山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任新华 《中国民政》2011,(8):41-41,46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实施"六五"普法工作。民政部门承担着保障基本民生、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建设、支持国防军队建设等重要职责,做好民政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健全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民政系统“六五”普法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卓 《今日浙江》2014,(20):24-25
正普法走到"六五",内容、形式在变,不变的是核心——让更多的人享受法治的阳光雨露。早在2006年"五五"普法启动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强调指出:"要通过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通过8年的实践,浙江正"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努力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2013年11月5日开始,全省1848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多措并举抓好普法工作,特别是着力抓好农村普法工作。几年实践证明,社会效果显著,全县社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该县从“一五”到“四五”普法连续被评为全区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去年,该县平安乡北洞源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20,(17):8-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12日在京出席由中国法学会、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共同举办的“2020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相似文献   

14.
汉沽区“五五”普法工作在高起点、高标准启动的基础上,坚持抓领导,抓骨干,抓重点,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为平安汉沽、法治汉沽、和谐汉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王亚 《今日浙江》2021,(2):46-47
文化,化人于无形,润心于无声. 一步一景,法治文化阵地为之江大地妆点浓浓法治韵味;一笔一画,法治文创作品为传统文化增添法治新意;一歌一舞,多元法治宣传形式营造缤纷法治氛围……"七五"普法以来,随着法治浙江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文化以更多的形式浸润到浙江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化为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展现出广泛影响力和推动...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本市“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五年来,各级法制宣传教育部门紧扣城市法治化的脉搏,紧贴基层民主法治的实践,坚持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法制宣传教育在弘扬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关后勤》2013,(12):21-21
“六五”普法开展以来,国管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建设节约型机关的主线,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促进机关事务工作法制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叶慧  胥红 《今日浙江》2013,(13):44-45
"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早在2006年"五五"普法启动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强调指出,要通过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权威。从那时起,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文化成为我省司法机关在平安浙江、  相似文献   

19.
在不久前举行的黄浦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主任会议上,区司法局负责人汇报了本区"六五"普法开展情况。报告显示,黄浦区"六五"普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荣获了全国法治城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并在2012年全国法治宣传工作会议和2013年市法宣联席扩大会议上交流经验。其中,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关注并着力推进,为本区"六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作出了  相似文献   

20.
以五年作为一个时段,规划、开展普法工作,并持续坚持下去,这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创造。上海和全国一样,普法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取得了可观而公认的成就。从2006年到2010年,是本市开展普法工作的第五个五年。经过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的认真审议,《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已经顺利通过。这项决议是直接关系上海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构建和谐上海和法治上海的重要保障,在上海各项工作中必将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今后的任务,就是在市委的领导下,认真地贯彻落实好这一决议,使上海的“五五”普法更上层楼。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