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近日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发现,有7成多医院发生过病人及家属暴力殴打、辱骂医务人员事件;近6成医院有过病人因对诊疗结果不满意而扰乱医院正常的秩序、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事件;6成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设灵堂事件。今年以来,恶化的医患纠纷又被医生接连被患者刺死、刺伤事件不断放大。《纽约时报》称,“医院正在成为中国不满情绪的新战场”。似乎医患之间的不信任达到了极点,双方都觉得自己委屈,而医疗体制的不健全成了讨伐对象。  相似文献   

2.
就在哈尔滨“3·23”恶性伤害医生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北京市一家知名三甲医院的门诊室里又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因为门诊量过大,医生不愿意再为一名患者加号。这位患者竟威胁:“不给我加号,我就把你的手砍下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科副主任王晓军也有过此类遭遇,他无奈地说,当这种质疑变成一种潮流,医生只会在恐惧中救死扶伤。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到医院看病,就等于把自己交给了医生,应当由医生决定适当的治疗方案,比如应不应当住院,应不应当手术,这些都应以疗效为标准。患者及其家属通常不会有多少医学知识,这方面和医院、医生的信息完全不对称,是毫无疑问的弱势群体。因此,把怎样治疗的选择“简单化”地推到家属面前有时不仅是残忍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这不仅会产生许多“过度治疗”,甚至还会多出许多对患者有害无利的“错误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是否享有隐私权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的身体不经患者允许就可以让实习医生随意观摩吗 ?患者有没有隐私权呢 ?是培养医科大学生重要,还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更重要,这一直是医学界和法学界讨论的问题。   患者认为:“我来医院就是为了看病,花钱买服务,我的身体被治病以外的人看,这不是侵犯我的隐私吗 ?”医院方则表明:“我们是教学医院,除了给病人看病之外还得培养未来的医生,没有这种观摩实践,没有患者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优秀的医生和不断创新的医疗手段。”医患双方的这种争论不解决好,医科大学的大学生实习难了,医院当被告多了,病人更会担心自己的身体隐…  相似文献   

5.
语录     
没有纯粹天使的医生,也没有纯粹无助的病患。 ——这是著名编剧六六卧底医院后,对医患关系最直观的感受,她曾表示要把这些都写在《心术》里。然而,《心术》上映后。有观众这样谈观感:的确“没有纯粹无助的病患”,“纯粹天使的医生”却随处可见。针对剧中是否过于美化医生形象的问题。某二甲医院从医多年的医生表示,大部分选择做医生的人,都是有着某种理想主义色彩的,“救死扶伤”还是摆在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6.
张伟  张虎 《当代思潮》2012,(11):72-75
“门难进”、“事难办”、“病难看”这些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的,这些词就是形容当前的医患关系的常见词语。说到医患关系,每个人都能絮叨上一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说到医生,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非典、汶川I地震,在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身影总能及时的出现,不顾安危奋战在第一线。但社会上的那些医患案件,新闻上的那些医患纠纷也会有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上海人大月刊》2002,(6):29-29
所谓医患关系应是指病人基于自己(或其亲属)的选择与医院形成的治疗与被治疗的关系。把医患关系中的医方当成为医生是错误的。医患双方是否平等自愿、等价有偿是指医院与病人之间是否平等自愿、等价有偿。明确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先从医患关系的整个过程来分析一下,看它是否违背了民法的主体平等、双方自由、等价有偿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曾听说过古代一则轶事:“病人上门,医生道歉”。为什么有病人上门求医,这位医生还要鞠躬道歉呢?原来这位中医认为,中医的根本思想是“不使人生病”,认为人原本是能够健康生存的。据此,他才产生“病人上门,医生道歉”的想法。因为自己指导不够,才使人们得病,这是医生的责任,当然要道歉。且不说这位中医的境界如何,如果医生发现病人有什么病症,不仅要“治病”,还要开出“今后怎样做才能少生病或者不生病”的方子。可见,医生如果教给人们如何健康地生活,将会使多少人“不生病”、“少生病”或者“带病长寿”。  相似文献   

9.
正一、对当前医患关系的基本估价中国传统的医患关系是非常和谐的。患者视医生为生命的守护神,医生受到全社会普遍的尊敬。这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和谐医患关系。但是,随着把医院推向市场,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过分注重用经济指标考核医生。医生以"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方式为医院创收,部分医院按检查开单次数给医生"提成",部分药品供应商按药品用量给医生吃"回扣"。  相似文献   

10.
孕妇产前检查。是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医患关系中。专业知识的不对等、医护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对孕妇实施帮助、救助,是孕妇对医生、医院高度信赖的基础,也是医生、医院的法定义务和道德标准。反之,在医患关系中,医术的低下、法定义务及道德标准缺失必会造成他人的终生悲剧,此案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1.
近期频频发生的医患冲突,在一次次震惊人们眼球的同时,也在冲击着社会的底线。如果感性地问一个人,我们的医患关系究竟怎么了,多半人们会说问题在医生或者医院。事实上多数人确实对医院的经历心有余悸,高昂的药费、不耐烦的医生、无穷的排队以及内心对命运和未来的一种无助。如果问一个医生答案就不一样了。第一是辛苦,第二还是辛苦。确实很辛苦,这也是多数医生的实际状态,但我们  相似文献   

12.
适时引退     
《干部人事月报》2011,(5):94-94
一天,IBM公司总裁汤玛士·华生的心脏病复发,医生建议他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华生心想:“我怎么会有时间呢?”就立刻焦躁地回答:“IBM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每天有多少事情等我去裁决!没有我的话,公司会……”医生没有跟他争执,只说:“让我们出去走走吧!”医生亲自开车带他来到近郊的一处墓地。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举证责任倒置”,也就是指在医患纠纷诉讼中,如果医院举不出目己未加害患者的证据,印承担败诉责任。此规定曾让许多患者“欢呼雀跃”,但不少医生感到“如履薄冰”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一位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我有个老同学骨折住院了,叫我一起去看看。那位老同学快50岁了,是一个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看到我们,这位老同学懊丧得很.说自己下雨天滑了一跤,到医院检查、拍片,结果发现腰椎骨折了。医生还说他有骨质疏松症.要他卧床休息2个月。他十分不解,怎么这么轻轻地摔一跤就会骨折了?我对他说:“这主要就是因为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步行风波     
当上副市长刚两年,老吴就感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先是肚子一天天地“横向发展”,然后就感到四肢乏力,连爬家里的楼梯也要微微喘气了。吴副市长决定到医院检查一下,于是坐上小车直奔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吴副市长,他得的是城市综合症,还有脂肪积聚症。治疗这种病...  相似文献   

16.
曹琪  喻文龙 《今日上海》2008,(10):38-39
长时间以来,医患关系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双方仍互有隔阂的今天,有一位医生却深得患者的信任。这是位社区医生,他常年保管着10多位社区居民的家门钥匙,并知晓50多户设有“家庭病床”的居民家的电子门密码。支撑这份“信任”的是他的医德和人格:默默坚守12年,风雨无阻送医送药,超乎常人的热心、细心和耐心……这位社区医生就是上海市闸北区首批“社区好中医”、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严正医生。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的两会上,医患矛盾层出不穷,针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暴力攻击愈演愈烈,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侮辱致伤致残致死等恶性刑事案件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医患关系已不单是医学问题,也成为了社会问题。针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状况,代表们诊断出大原因并开出药方:一、政府的公共职能没有完全到位全国政协委员宋晓华:医疗保障体制建设滞后、医院体制改革成果不尽人意、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以及对药品价格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得不到有效缓解,医患双方必然矛盾不断、关系紧张。随着国家医疗体制的改…  相似文献   

18.
董丽云  邓玮 《探索与争鸣》2022,(4):150-159+180
医患关系既被医疗制度正式地构建,也被包括医学在内的现代技术深刻地形塑。从自主神经紊乱病症患者Z姐就诊中的医患互动与健康日常可见,现代技术语境下的医患关系凸显麦当劳化的“标准医生”与网络自诊化的“百度病患”之对垒,即技术的“分割效应”使得临床实践标准化下的医生与多元信息裹挟下的病患之间不断产生矛盾与冲突。医患关系演化的逻辑部分在于,现代性技术发展导致医生作为疾病健康立法者的退场及社会公众的健康确定性期待,驱使医患关系由“神-人”关系渐变为“机-人”关系。未来的图景可能需要诉诸医生积极阐释者角色的转向、病患医学知识信念的重塑,以及医患主体性回归的“阐释-交往医患关系模式”,以扭转“机-人”式医患互动,缓解医患“交往困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繁昌县城关镇一家饭店的女老板,因为不孕到该县城关医院求医,接待她的妇产科医生神神秘秘地把她领到家里,替她做了一次据称只有该医生一个人会做的“扩宫”手术,并告诉她一年后即可怀孕。然而,患者在家中一直等了两年,仍然不见肚皮有什么动静,盼子心切的她跑到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作检查。检查的结果令她大吃一惊:她的体内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放置了一枚节育环。难道这就是城关医院妇产科医生给她做的手术?更令人惊奇的是,当助下,夫妻俩在城关镇开了一家饭店,由于经营有方,生意日渐兴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惟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又一起医疗回扣丑闻被曝光,网友“黑心的药贩子”在一家论坛贴出疑似医药公司内部资料,浙江金华、丽水等地11家医院20余名医生涉嫌收受回扣。与此同时,国内享有盛名的湘雅医院,多名负责药品设备采购的工作人员被曝涉嫌商业贿赂……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同时竟是一些医药公司“潜伏”在医院的“医药代表”。一名药剂师表示其所在的药剂科共50余名工作人员,最严重的时候只有一两个人没参与推销药品。而就在20天前,杭州“U盘回扣门”轰动一时;再往前,北京肿瘤医院两名医生被偷拍索要回扣视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