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考即将开始之际,各地相继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报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面对这一现象,有人指出“高考人数下降,不是坏事”。并认为“高考人数减少,社会的成才观也将逐渐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  相似文献   

2.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18):4-4
异地高考政策门槛过高 今年有28个省份实施异地高考,报名人数达5.6万人,较去年激增12倍,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门槛过高问题。其中,北京今年仅放开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上海要求父母持居住证连续3年以上、且子女在沪高中毕业等。此外,不少省市实行“户籍加学籍”双证制度,可能导致一些双“籍”分离的学生无处高考。如何既落实异地高考,又防止高考移民,仍是各地亟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4,(7):4-4
各地经济目标“降速提质” 今年省级地方两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各地不再以GDP论英雄,“降速提质”成为普遍共识。除广东省之外,其他30个省份的GDP目标均较去年调低或持平。除西藏、宁夏外,29个省份均提到了大气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4.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18):5-5
江西高考生夺刀救人 5月31日,江西宜春市高三学生柳艳兵、易政勇在公交车上勇斗歹徒、夺刀救人并受伤,无法参加高考。事发后,宜春市综治委授予他们“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教育部门将为其组织单独考试;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表示,如两名学生有意报考.将按招考政策进行招录。众多网民则呼吁。应对两名品德优秀的学生加分,破格录取。  相似文献   

5.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09,(11):53-53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浙江绍兴某中学2009年航海模型“高考加分”测试受到权势侵染,参加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来自当地权势家庭,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据悉,通过此项测试可得到20分的高考加分。联想到前几年为高考加分而出现的辽宁鞍山、湖南娄底等地违规办理二级运动员证和湖北省监利县曾曝出变更民族成分等丑闻,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前,如果有个“侨胞”的身份在节骨眼上还真管用。高考加分,分房加分,出国照顾。再往前二十来年,“海外关系”成了“侨胞”的代码,基本上与“敌特”划上了等号,沾边的人没少遭罪。现在,高考加分的名目多了,分房也货币化了,出国更是自由了,新一代“海归”人员成了“香饽饽”。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归侨却被人们遗忘了,他们是在祖国最艰难的时期回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如今很多人却生活窘迫,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华侨农场,老华侨生活状况依然艰难。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侨务工作,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高考加分政策的评价也呈现出褒贬不一的多样化、复杂化态势。基于这一现状,为进一步厘清思路,加深对高考加分政策的认识,本文从对高考加分政策的界定入手,通过设定标准,客观分析,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利弊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考,我国第一次在所有省份全面推行“3+X”模式。相对于过去长时间基本不变的高考制度,这一重大举措,把近年来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的高考改革推向高潮,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何晓知 《求索》2011,(5):174-176
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高考人才选拔政策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本文通过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分析,认为存在加分政策制定随意性大、范围界定模糊、加分幅度不一致及造假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明确加分范围、规范加分程序、统一加分标准和强化监督审查,从而达到高考人才选拔更趋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在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是当地高官,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这一现象被称作“权势家庭子女‘高考加分俱乐部’”。  相似文献   

11.
言论8则     
《人民政坛》2014,(8):33-33
<正>这些年来对高考加分的质疑很多,相关制度也一直在改进,如果完全按照制度加分,加分问题不会这么引发人们的公平焦虑。关键的问题还是灰色权力得不到规范,结果本是为了弥补公平缺陷的高考加分,反而进入了公平陷阱。——近日,辽宁本溪高考加分事件引发关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要彻底杜绝加分腐败现象,解决的大思路是对现有高校招生制度进行综合改革,废除高考总分录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时期,“见义不为”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见义勇为代价的特殊性日趋显化;其次,所有制形式的改变淡化了见义勇为的动力;其三,尚未健全的各种体制也无法给见义勇为者应有的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正确理解“个体现”,为见义勇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应制定见义勇为代价补偿政策,为见义勇为者提供应有的精神、物质保障;其三,应加大对“见义不为”的惩戒力度,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高考日,几家欢喜几家愁。” 高考前夕,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关于高考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增加“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的表态,让高考改革方向之争此起彼伏。而“罗彩霞事件”、“绍兴一中航模高考加分事件”、“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件”无疑让高考的诚信与公平话题再次升温。如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行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如何体现出社会诚信?怎样才能更加公平、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在84万应届生放弃高考的尴尬面前,我们还要不要扩招?诚然,高考问题很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改革、停滞不前的理由。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育改革也概莫能外。本期“今日关注”从多家媒体对高考改革的呼声与建议声中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文章,希望透过这些肺腑之言,甄清高考问题的脉络,探寻其进一步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发展呈现出“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两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精英主义”日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精英主义”导向的教育政策价值导致我国教育政策出现镜像政治、策略空间以及精英结盟等现实困境.精英主义导向下教育政策成为政府获得合法性以及精英集团谋取更大利益的工具,进而使得“异地高考”新政沦为一项象征性政策.深化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政策过程的公共性以及教育问责制的构建是“异地高考”新政公共性价值回归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杭政办函〔2023〕3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充分发挥见义勇为行为在创建“平安杭州”、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21〕4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切实增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升思想认识,将鼓励见义勇为行为、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权益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积极调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吉林省出台旨在推动全民创业的“黄金新政”。名为《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这份文件涉及了全民创业最关键的三个方面:税费、资金、软环境。至今为止,这是吉林省扶持民营经济含金量最高、操作性极强的文件。日前.吉林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解释”。明确“黄金新政”的政策释义。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司法腐败是最黑暗的腐败,官员腐败是最可怕的腐败,那么,以招生为重要构成的教育腐败则是最痛心的腐败。据业内人士透露,细究起来,招生腐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招生前、招生中、招生后。招生前的“猫腻”主要是为了加分而活动。譬如,更改为少数民族,办理假三好学生、假优秀学生干部、假体育尖子人才证书,还有“搭桥生”、“空挂户”、伪造学籍的“高考移民”,再就是屡有曝光而又触目惊心的高考考场作弊案件。这些腐败现象,早在招生开始之前就已经四处弥漫了。谁都知道,花钱买个“少数民族”或者弄个“三好”、“优秀”证书,一般就可以…  相似文献   

18.
<正>苏政发〔2023〕9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见义勇为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根据《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孙成春等8位同志和追授樊忠毅、刘子凡同志为“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授予林军等18位同志和追授刘运春、卜阿顺同志为“江苏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授予张小顺等24位同志为“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授予施炳生、王兵群体等3个群体为“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  相似文献   

19.
日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清理规范的建议》函,建议相关部门对高考、中考加分政策进行清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2016年高考是中国高考开始分省命题后,采用全国试卷省份最多的一年,共有26个省(市、自治区)选择统一命题,仍自主命题的地区仅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地.至此,全国共有6个高考命题中心,一个国家的,5个地方的.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