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区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当前的社区公共管理体制是我国传统行政体制在微观领域的延续,具有相应的两大特点与四大问题.流程再造是社区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社区公共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是:行政管理与自治管理分开;政府"掌舵"与民间"划桨"分开;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社区流程再造应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简化流程、提高效能,整合人员、组建团队,构建平台、共享信息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学界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存在各种争论,但事实上,新兴的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传统上,公共行政的主体是狭义上的政府,而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公共行政侧重公共性,公共管理侧重社会性。对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是否存在联系,国内外学者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看到由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变,同时也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应遵循职能导向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以公民价值理论、顾客价值观理论为基础,是构建我国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共事务复杂度与数量的急剧增加,公民意识的觉醒与NGO组织的涌现,公共价值的内涵已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公共部门对社会声誉及公信力的获得已由自然继承转变为争夺,一系列市场化因素迫使公共部门面临需求差异化与供给多元化的双重压力。公共部门管理中,公民为先的善治理念的整体缺失,导致公共部门对公民需求、环境变化不敏感,这是与公共部门“创造公共价值”的本意想违背的。因而市场化公共价值创造,公共关系管理和公信力建设成为公共部门营销的崭新课题。文章构建公共部门的市场化公共价值构念,即公民消费公共产品从而获得的消费者价值,应用结构方程模式(SEM)实证分析,说明公共部门在竞争性公共产品市场中,为实现公共价值创造的核心职能,应当顺应公民社会需要,秉持公民为先理念,通过“政府再造”,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积极拓展社会享誉度及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绩效的科学依据。设计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必须遵循公共性、总括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政府公共供给指标应该概括政府的公共活动的基本范围,反映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主要方面,揭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类别,是政府具有比较优势、具有外部性、必须由政府干预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6.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等概念是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中的基本范畴。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等问题都是历史地生成的,是在公私领域、公私部门分化分立的过程中被提出来的。所以,这些概念仅仅适用于对近代社会的分析。公共性是指公共部门、政府的属性;公共物品是由公共部门、政府提供给社会的具有公共性的物品;自利性的概念则是指人的行为动机,至于组织机构和部门则不存在着自利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界定以及本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与公共事业改革方向、途径的认识。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依照法律规定专门从事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公共秩序及安全的维护等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性组织和社会性组织的总称。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必须从国情出发。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构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新公共管理潮流的推动下,日本的公共部门从中曾根政权开始,进行了一系列"从官到民"的改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以强化公共性为名义的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呈现出这样两种特征:首先,改革的真实动力源自政府财政困境,在"官制市场"中引入非营利组织NPO是缓解财政压力这一实质内容的外在形式;其次,NPO组织普遍面临资金不足以及对于政府资金的高度依赖,从而压抑着组织公共性的生长.为走出改革的困境,充分发挥NPO组织的应有功能,由"批判型"市民运动转向"政策提案型"市民运动可能是一条有效路径.即通过进一步培育民间主体,并建构各主体之间的对话机制,使社会力量的公共参与并不仅仅局限于争取和接受政府项目委托,而是延伸至政策提案层面,从而彰显以NPO等社会力量为重要主体的区域治理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9.
加快公共文化投资项目建设是推进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公共文化投资项目是由政府、企业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为了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一系列资源投入活动的总称,其主体分为政策主体、投资主体和消费主体三个基本层次,具备公共性、公平性、差异性、动态性、风险性等典型特征,面临着融资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等风险因素,对此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实物期权法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规避。本文在对公共文化投资项目的基本内涵、典型特征、风险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公共文化投资项目研究的若干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简称PPP,是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建立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与传统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相比,PPP模式可以将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优势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供给主体的供给范围划分不清,资金供给不足、供需不配,供给产品质量低劣;第三方监督机制缺失等。将PPP模式应用于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必须打破思想禁锢,合理界定政府供给职责,加强私人部门参与力度;创新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中央政府的延伸与代表,地方政府在地方政治中的核心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改革与创新正在成为其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议题。而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增强地方政府的核心能力、优化其治理模式,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属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缺陷,最后以协作管理为语境框架,给出了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市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以政企分开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但是,事业单位仍沿用着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这严重地滞后于并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特区各项改革及市场经济发展。因此,以政事分开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按照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行政管理体制既是政企不分,也是政事不分,政府既包揽了一切经济事务,也包揽了一切社会事务。政府部门通过直接管理企业来管理微观经济活动,也通过直接管理事业单位来管理微观社会活动。搞市场经济,就必须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与政事分开…  相似文献   

13.
政府转型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引发了政府的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实现政治主导型政府向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转变,第二次转型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转型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家事业向公共事业转变、“文教事业”向社会事业转变、国家包办向多元参与转变、管办不分向管办分离转变、政事不分向政事分开转变。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绩效管理创新及其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绩效管理是指对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时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益进行过程监控与结果评估的管理活动。它包括四个基本方面的绩效指标 (4E) :经济 (Economic)、效率(Efficiency)、效果 (Effectiveness)和公平 (Equity)。政府绩效管理创新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 :在绩效管理主体上 ,专门机构进行绩效管理与公民评估并重 ,并以人民是否满意为主维度的原则 ;在绩效管理客体上 ,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估并重 ,以过程监控为主 ,公务员个人评价与政府组织评价并重 ,并以组织评价为主的原则 ;在管理评估标准上 ,经济、效率、效果和公平并重 ,以效果和公平为主的原则 ;在绩效管理价值追求上 ,评估优劣奖惩与政府效能建设并重 ,以政府效能建设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绩效较差、结构失衡和政府权责不对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多主体的供给机制。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均是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供给组成部分,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分别适合作为不同类型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要三者协调发挥作用,共同构建公平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6.
秦德君 《党政论坛》2009,(13):17-18
一、执政绩效的理论考察 “执政绩效”是一个执政主体的业绩和交通。它反映的是执政的成本耗费和公共产出情况。绩效概念最早用于投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后来又被运用到管理学后公共管理中。行政绩效或政府绩效指的是运用“绩效”概念和方法衡量而得出的公共部门运行的效果、效益、效率、效能情况,它反映政府功能和管理、产出能力的优劣高下。  相似文献   

17.
政府效能是指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依法行政,完成政府职能规范的目标与任务程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西方国家称之为"公共生产力"或"公共组织绩效"。政府效能不同于政府效率,其重视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质效,注重公共管理或公共政策产生的效果,目标指向性较强,强调的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融合。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是深化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环节,也是新形势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遵循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论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实现公共职能和运用公共权力应该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为公共利益服务.这是由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决定的.政府实现其公共职能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三项行政法治原则、行政民主原则、行政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政府理论是与新公共管理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引入到政府等公共部门中,以提高公共服务的产出效率,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标志性理论之一,企业家政府理论曾经风靡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并受学界广为追捧。企业家政府理论所构建的是在市场与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管理新模式,作为一种政府改革的指导思想旨在实现更好地治理。通过对该理论进行分析,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可以汲取有益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公共管理学报》2013,(2):F0003-F0003
《公共管理学报》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面向全国发行。办刊原则是“求道无篱,经世致用”我刊刊载公共管理领域的论文,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社会保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