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公众安全感指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安全感指标调查是公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具有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现实意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众安全感的概念及内容;二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相关因素;三是公众安全感调查指标层次结构;四是公众安全感建设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公众安全感,是一种狭义的安全感,主要指公众在一段时间内,对其居住、生活的区域或是能感知到的社会环境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公众安全感作为治安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对评价社会治安状况、公众承受力、公安机关制控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自媒体环境下影响公众安全感评价的因素有了新的变化,运用自媒体平台做好警务信息公开,营造网上、网下双重安全治安环境,提升公众治安承受力,加强网络监督等是提升公众安全感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安全感由个人安全感、公众安全感和国家安全感三个部分构成,公众安全感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社会宽容度五项内容。爱国主义思想由国家自豪感、国家认同、拥护现有制度、拥护共产党四个部分组成。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的青年数据为样本,发现青年的安全感正向影响其爱国主义思想。建议通过提高国家安全感、公众安全感和个人安全感(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三个途径来提高青年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是由公众安全感决定的。而由于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准确因素,使刑事立案率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公众安全感的高低。因此,公安机关应立足当前,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巩固和提升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是由公众安全感决定的。而由于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准确因素,使刑事立案率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公众安全感的高低。因此,公安机关应立足当前,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巩固和提升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安阳市社会治安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是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保持了稳定;一句是在基本稳定的大形势下治安问题增多,危害加重。从年终社会治安状况考核情况看,我市绝大多数地区治安秩序平稳。从公众安全感调查分析,安全感总指数为“一船偏上”,属正常状态。从重大社会活动的保障机制分析,我市社会治安局势也属正常。去年以来举办的一系列大型经济、外事、文体活动,均未发生大的治安问题。从报警案件发生情况看,1994年接投刑事案件5494起,比上年5725起下降4%,发案率为全市人口总数的万分之十一,比全国万分之十四…  相似文献   

7.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念的认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新的突破,为我国完善和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但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把握概念内在矛盾的基础上重新对其界定和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理论体系由社会治安防控主体、社会治安防控客体和社会治安防控目标三个要素构成。社会治安防控主体涵盖所有维护社会治安的综合力量,要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作用,必须加强内部整合;社会治安防控客体是治安问题,包括人、地、物、事和组织,是社会治安防控主体制定防控对策、实施防控行为所针对的对象;社会治安防控的目标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增强公众安全感,社会治安防控主体必须重视群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2010年广州市公众安全感与治安满意度调查显示:近年来的社会治安状况和治安工作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但从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社区警务、社区治安、生活状况、政府公安安全治理情况等因素都对市民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要最大限度地增加使市民感到安全、满意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使市民感到不安全、不满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浅议治安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安全感是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综合心态反映,主要受环境因素、信息传播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要提高群众的治安安全感,必须深入分析群众所处的环境,了解群众的心理,和他们共同体验作为普通群众对于安全的需求,并瞄准群众的需求,改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材料,对我国青年群体安全感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目前社会治安状况条件下,我国青年群体安全感虽比以往略有提高,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在态度及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在见义勇为、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职责的义务感上又表现相对较弱。作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既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又要努力治理整顿社会环境,强化社会治安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这样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是地方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从华工课题组覆盖广东全省的政府绩效满意度调查的数据库分析来看,在社会转型、价值重构、矛盾积聚等社会历史背景下,广东公众对2006年的社会治安满意度评价普遍偏低。因此,提高政府绩效,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及服务水平,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提高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论公众社会治安意识及其培育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众社会治安意识,就是公众的大脑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客观反映,是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认知、思维和态度的综合。它主要由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态度状态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素质两方面组成。判别公众有无社会治安意识主要从四个方面判别,如公众是否具有关于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一定的科学知识、工作方法和相应的技能等。培育公众社会治安意识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改变公众对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的态度,使之具有正向的体验和积极的态度;二是努力提高公众的社会治安工作的素质,使公众更加熟悉、了解社会治安及其治安工作,掌握社会治安及其社会治安工作特有的方法和技能。  相似文献   

13.
当前,单纯以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立案数作为评价社会治安好坏的做法正在逐渐得到改变,但在不同地区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影响到立案不实问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指标,在社会治安评估体系中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社会治安评估体系的信度和效度。各级领导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绩观,正确认识转型期的犯罪规律,辩证理解立案数与社会治安评价的关系,在社会治安评估体系建设中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科学整合社会治安评估资源,努力提高评估结果的信度和权威。  相似文献   

14.
社会治安服务受技术条件、需求状况、供给能力、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其效用是多层级和动态发展的,不同属性的社会治安服务在供给模式上亦应有区别。文章立足公共品理论的分析视角,对社会治安服务的属性进行分析,明晰治安服务供给中公安机关与其他供给主体的职责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公众需要的多元化、分散式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5.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治安综合评估体系,必须树立辩证科学的评估观,澄清社会治安状况与违法犯罪现象的关系、社会治安状况评估与群众安全感的关系,坚持调查主体的中立性、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评估标准的科学性,遵循导向性原则、突出重点原则、可靠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依据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八类暴力性案件比重、多发性刑事犯罪案件增长速度、影响较大的治安事件及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数和流动人口犯罪率五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郑姗姗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2,(2):13-20+96+124-125
巩固和提升地方政府信任是优化政府公众关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对公众安全感与地方政府信任的理论分析,厘定公众安全感与地方政府信任关联关系的逻辑框架,运用四市六区23个城乡社区的居民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广义倾向值匹配的因果推断方法,确认了公众安全感对地方政府机构信任、地方政府机构信任结构的积极影响;以中介效应分析探究并呈现因果关系的作用机制,证实了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公众安全感影响地方政府信任中的重要功能。本研究揭示了公众安全感与地方政府信任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确认了对其关联关系发挥影响的重要因素,为加强地方政府公共关系建设、优化地方政府治理效能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最关注的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与第二代城市移民有着密切联系。第二代城市移民违法犯罪问题是司法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根据其产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学校教育、改善家庭教育、发挥社区作用、建立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作用等一系列的措施对第二代城市移民违法犯罪问题进行防控和治理。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当前社会治安防控提出新的风险和挑战,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导力量,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准确把握"互联网+"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型社会治安问题,立足当下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手段,提升社会治安治理效能,确保社会治安秩序和谐稳定,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社会生活安全感和满意度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紧密衔接新时代的要求和趋势,被赋予新的内涵,在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时,应找到更好的完善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良好的社会治安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亦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更是民众安全感的有力保障。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要做好,不仅政府部门必须全力投入,更要靠全民的参与。在传统的科层制政府管理体系下,公安部门负有社会治安防控的主责,但是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态势,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殷切期望,公安部门更应结合社区居民的力量,协力开展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破窗理论视角下的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就是要从治理“小微破窗行为”为出发点,主动积极去防范与修补“破窗”,以社区为主战场,充分发动社区居民,最终目标是警民共治共创安居乐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治安环境,进而提升民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20.
"两抢"违法犯罪行为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其明显的暴力特征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成为当前困扰社会治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因此,认真分析"两抢"犯罪的发案规律特点,主动加强对策研究,努力增强打击犯罪的针对性、实效性,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