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中,“讲学习”是放在第一位来强调的。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江泽民同志也说过:“学习是个前提,不学习,政治上...  相似文献   

2.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但在一些部队,官兵举行婚典大摆婚宴已呈日益奢侈、相互攀比之势,给部队建设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从筹划婚宴到宴请结束,协调的事情非常多,通常会出现“一个人结婚,几个战友忙”的现象,造成部分官兵精力阶段性外移,本职工作受影响。加之部队官兵结婚日期绝大多数在“元旦”、“五一”、“十一”等战备期,一旦有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大办婚宴助长部队内部请客送礼之风,战友情谊功利化、庸俗化,败坏部队风气。按照“行情”,婚宴红包都在百元以上。一个月遇上一次两次,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官兵当月生活水平明显受影响。拿津贴费的战士,更是对这种人情消费吃不消,暗暗叫苦,增加了官兵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们团结奋斗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人们并不陌生。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为什么“特”,并不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属性王伯军市场经济是一个“法术”①,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它。所谓市场经济的特性,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为谁服务”的问题。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②邓小平同志在199...  相似文献   

5.
提到“大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它是有钱人的代名词,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私营企业家、个体专业户等人的别称。可“大款”与“社会主义”怎么会扯到一起呢?社会主义制度早已在我国扎根,并且初步显示其优越性。可是,不少人对“社会主义”的内涵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社会主义就是人入劳动、入太平等、有衣间穿、有饭同吃……”在他们的头脑中,社会主义就是一种绝对的平均主义。很显然这种观点十分荒谬。正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批批“大款”脱颖而“出时,他们便牢骚满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而“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7.
黄序和 《福建通讯》2001,(10):38-3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时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当好新时期山区农村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关键是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在带领干部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努力建设和创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①。这句话里有两个著名的范畴,一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一个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文件引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文件引述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由此就实现了这两个概念从同义语到本质区别的飞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这是改革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是理论成熟与发展的必然。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在“中国梦”的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中国道路从来连接着“中国梦”。“中国梦”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刺激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强调:“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江总书记的论述深刻地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都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如果把邓小平理论看成是“灵魂”,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产生这一“灵魂”的生命之“根”。“魂”是指导思想,是精神支柱,也就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1985年8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对于在此之后他又多次提出的这一论断,不少人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常常多有忽视,不是当作“引言”轻轻带过,就是当作“背景”和“缘由”提提了事,很少有人加以深入研究。我认为,邓小平这番话不是什么“白话”,它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论断。弄清这一论断的含义,是在进入阐释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之前,作为后者的前提和依据,预先要论及的。有鉴于此,特以拙作向同仁们请教。问题的提出邓小平这…  相似文献   

12.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13,(21):13-13
“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注意不要概念化,不要固化,不要庸俗化,不要好高骛远。  相似文献   

13.
全面理解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与回答郭保珠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和领导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多次提出并反复思考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说,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灌输——历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十年内乱中“精神万能”、“政治冲击一切”、政治思想领域“假大空”等“左”的一套作法十分厌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灌输方法上确实存在着简单化、命令化、教条化和庸俗化等现象,因而一些人对灌输的方法提出了疑义。认为灌输就是“注入”,是“左”的表现。我认为,不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灌输并非完全是机械地“注入”,而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小平同志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早在“文革”期间,他就以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猫论”闻名全世界。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他反复多次地说:“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整个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当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的根本任务也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和根本,他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发…  相似文献   

16.
“新社会主义”论质疑何源章当前有的学者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一种新社会主义理论。”①或称为“新社会主义观”②。对此提法,笔者难以苟同。它不利于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群众监督即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所以,人民群众是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则是人民群众选举出来代替他们行使权力的公仆,这样“权力的主人”对“权力的行使者”的监督就是非常必要的,它既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正体现,同时又可以防止那些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官僚腐败者的产生。一、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论萃     
邓小平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三个主体思想一、“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关于保持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三个主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其思想内容有:首先,“社会主义经济是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其次,“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主体”。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再次,“整个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行使国家主权处于主体地位,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只能行使地方政府的权力,处于非主体…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本性是开放的──兼谈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更新王继宣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的社会主义本来是开放的,或者说,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开放性社会主义。“世界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开放性社会主义赖以确立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所讲的“世界历...  相似文献   

20.
魏文章 《现代人事》2001,(11):30-31
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市县乡机构改革所追求的目标: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我们进行的市县乡机构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扫除阻挠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保证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可见市县乡机构改革的目标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完全吻合的,就是追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