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翻译涉及诸多因素,当前的广告翻译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没有一个统一的广告翻译标准来指导翻译实践。广告翻译有必要寻求自身的理论依据,制定符合自身的翻译原则和标准。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填补了这一空缺。语言交际实际上是一个明示一推理过程,其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广告以及广告翻译都是人类的交际行为。广告翻译的核心就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掌握好最佳关联策略,即译文与译文读者之间存在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提出了语用翻译实际上是双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是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三个交际主体的动态的三元等效翻译,并探讨了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对语用翻译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指出翻译的本质就是寻找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从而取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如何用关联理论来调整和完善对等理论,提出了"最佳对等"的概念一关联理论与对等理论的强强结合,达到整合翻译的双重含义--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语境在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连秀 《工会论坛》2007,13(1):158-159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语言学中影响较深远和重大的理论,在应用语言学上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从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出发,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任务是:力求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从Gutt提出关联翻译理论以来,关联理论引起了国内译界的广泛关注与浓厚兴趣。而百余年来,严复“信达雅”说也一直为中国译者奉为译事圭臬,深入人心。因此,本文试图以Oscar Wilde的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的不同译本为例进行分析,试图从关联理论视角来阐释严复译论,从而进一步论证两个理论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唐诗中典故的英译困难重重.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探讨唐诗典故英译的方法,并以<泊秦淮>一诗为例,提出四种翻译唐诗典故的策略,分析如何在译诗中取得译语读者与原诗的最佳关联.从最佳关联性的角度去解释唐诗典故的英译,可以为唐诗的英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关联-顺应模式是一个跨文化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在该理论框架中,翻译是译者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的双向交际过程,这就决定了译者在此过程中必须承担读者与作者的双重使命,通过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水平来获得最大的关联。此模式为词语联想意义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更加清晰地呈现出词语联想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机制的运行过程,从而使作者能够最终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来指导词语联想意义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李成华 《工会论坛》2014,(1):133-134
中医翻译是中医对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李约瑟和魏迺杰等西方学者提出了可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指导了中医翻译实践。Sperber与wison提出的"关联理论"的主要原则是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这个理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传统中医翻译中的许多难点和困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示语,警示语的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其水平的优劣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我们的警示语翻译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提高。本文探讨了关联理论对警示语翻译的指导,即译者应考虑原文信息意图和目的语读者的期待,以追求最佳关联为标准,做出和原文具有相似释义的译文,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英翻译为例,借用Gutt的关联理论翻译观,可见翻译的实质是一种进行两轮交际的跨语言活动,即"原作者——译者——译者读者",其中译者同时具有交际者和接受者这双重身份。翻译的核心准则是把握信息发送者意图凸显的"显明定识",寻求共同的认知交集。在分析的基础上,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可归纳四条翻译实践原则:译文归类化明示;直译加注异化性明示;删去繁赘简明化明示;增补评释点睛化明示。  相似文献   

11.
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探索直译、意译、音译、套译等"英译汉"翻译技巧在中医养生谚语中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在翻译广告时,应根据其在遣词造句以及修辞上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译法,译成符合目的语读者社会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广告,以发挥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媒介销售基本规律、媒介定位与媒介广告经营的相互关联、媒介的品牌效应与广告效果的内在联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市场的规划分析,阐述了媒介集团广告经营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广告英语中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赋予广告语言形象生动、简洁幽默、新颖别致、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等特点,充分展示了修辞格在广告英语语言中特有的魅力。广告英语的翻译主要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创译法等。  相似文献   

15.
广告英语语言新颖、灵活,形式多样,不仅运用别具一格的词汇与句法,而且广泛使用修辞手法来增色广告语言。双关语,一种诙谐幽默但却不失智慧的修辞手法,备受广告商的喜爱。其中,语义双关是双关语中比较典型的一类,它是依据词的多义性生成,词的不同意思逐渐体现,促成语义相关双重语境的形成和“言外之意”的出现。译者需通过对“词义复现”的现象解释,可以实现对语义双关的最佳解读,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关联。本文就主要分析了语义双关在广告语创作中的作用与翻译,对语义双关在广告语创作中的审美作了辩证。  相似文献   

16.
译者对翻译中的互文性有不同的处理手段,但都须对原语互文性作出语境假设,寻找文本间的社会意义或文化内涵的最佳关联,力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英语广告文体中的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体的功能决定着隐喻的个性。广告隐喻不仅具有一般语言学上的认知意义,并且直接服务于广告交际目的,影响整个广告的效果。英语广告文体中的隐喻对于广告的作用还反映在它的类型分布特点与翻译体现的交际制约方面。应用文体的认知研究不仅要关注文体语言间的共性,更需关注文体的个性形成。  相似文献   

18.
广告语言的设计经常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一语双关就是常用的一种,由表里两层意义组成.但在广告中运用的一语双关其表意和里意常常是兼顾的,即言在此而意既在彼又在此,都是表达的含义所在.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在特定语境中广告语言的特殊含义,结合预设原则和关联论来看广告语言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达是翻译的本质。在文化翻译中,译者要结合语用学知识,立足原文语境,充分把握原语作者的语用用意,通过推理,寻找原文与语境的最佳关联,并深刻把握原文文化底蕴,从而达到准确传达文化信息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虚假广告罪是 1997年刑法修改后的一个新增罪名。文章通过分析本罪的立法背景 ,阐述了本罪设立的理由 ,结合犯罪构成的理论 ,分析了虚假广告罪的特征及与它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