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从198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断的成立算起,青年研究已有了10年时间。回顾青年研究的历史,我们既无须为缺憾而妄自菲薄,也不必因成就而踌躇满志。进入90年代,青年研究也处在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转折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青年研究将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青年研究在90年代的发展趋向。一、学科建设将有新的发展学科建设是我国青年研究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必由之路。“学科化”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青年研究由单一向综合、由零碎向系统、由经验向理论的过渡时期已经到来。尽管目前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们否定“科学化”这一大方向的理由。任何新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青年研究始于何时近来我读到一些总结我国青年研究历程的文章,其中有好几篇都是把80年代作为我国青年研究的起点,如有的说:“如果从198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成立算起,青年研究已有了10年的时间”。有的说:“70年代末以前并不存在着具有科学意义的青年研究,也没有遗留下经得起历史与现实检验的具体成果”。事实呢,并非如此。根据目前已掌握的史料以及我的经历,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的青年研究早在80年代以前就开始了,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个观点,我在1988年1月出版的《青年  相似文献   

3.
<正>国内青年研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改革开放基本同步。十年前,在《青年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学界曾发表过有关这一领域过去30年的历史回顾、研究现状反思以及未来青年研究展望的系列文章,也举办过反思青年研究的相关学术研讨会。尽管学者之间很难说就一些核心问题达成了多大共识,但至少当时还有一个相对松散的学术共同体或者研究圈,而圈内学者也基本认同青年研究经历起伏之后面临的危机:即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繁盛和学科化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青年价值观研究的价值青年价值观成为西方国家研究的热门课题发生在60年代。70年代日本兴起了研究青年价值观的热潮。我国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直到1983年才终于受到了理论界比较广泛的重视。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从青年价值观研究伊始,在从事青年研究的学者队伍中就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5.
在对我国青年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时候,首先需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要将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青年研究与这以前的、关于青年的工作性和政策性研究区分开来。如果说这两者在研究任务、研究原则尚有一般意义上的相通之处的话,那么,若从研究的领域与范围、研究视点与方法乃至具体程序着眼,我们就无法将它们混为一谈。这种区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涉及到对青年研究的学科价值的评价问题、涉及到科学意义上的青年研究方法论的确立问题。具体说来,关于青年的工作性和政策性研究只是青年研究的一个部分。在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有的专家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在70年代末、80年代出现还只是-个潜在的社会问题,但近20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了严重化的趋势,青少年犯罪已几乎涉及整个犯罪领域.  相似文献   

7.
重视学科基本问题研究之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例外,如果缺乏强烈自我意识的塑造的反思性机制和前瞻性机制,那么,向科学目标的发展就难以取得长足之进步。青年研究在每历经一定时期的发展后自觉地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展望”,其重要意义正集中体现于此。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青年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仅从特征维度考察,可作出这样的描述:一是,以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分界,由非学科化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学科化的发展阶段;二是,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分界,由以非实证性研究为主要模式的阶段进入到了以实证性研究为主要模式的发展阶段。总的来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青年研究的整体科学性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已积累起一定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代青年的政治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价值观念是青年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青年关于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一般评价。由对这种评价的分析出发,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它依据的尺度及其含义,以此来把握青年政治意识的内在结构;若从青年的政治行为层次着眼,则可以对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行动及其相互关系有全面的理解。70年代末以来社会政治生活的起伏变化,无疑是促使青年的政治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的最强有力的时代因素;而青年价值观念的变化从来就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甚至影响到社会政治生活,这种影响到80年代末达到登  相似文献   

9.
吴小英 《青年研究》2012,(4):12-21,94
本文将青年研究30年的代际更替放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来考察,指出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诞生和繁荣,到90年代初中期至世纪之交青年研究逐步走向沉寂和分化,再到2000年之后青年研究重新复苏以来呈现的泡沫化与多元化,这一迭宕起伏的历史反映了共青团血统出身的青年研究贯穿始终的学科化焦虑。长期以来徘徊纠结于意识形态化传统和学术规范化传统之间,造成了青年研究的现实困境。而要改变这种不景气的现状,青年研究必须通过范式变革走向非青年化和非学科化。  相似文献   

10.
王新志 《学理论》2008,(14):95-96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管理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管理界、企业界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其发端应该是从日本企业管理的丰富实践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称雄于世。之所以它在战后短短的时间里就能迅速崛起,原因就在于他们注重企业文化。正如日本专家所说,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一20世纪70年代末,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就有"神圣"感,满眼望去,周围有很多蜚声国内外、德高望重的名人、知名学者和"大家"。进入青少年研究所后,依然如此,总感觉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是离党中央很近的地方。一方面,上情可以直接下达;另一方面,下情也可迅即上传。我为此颇感荣幸。我进入青少年研究所后就在《青年研究》编辑部参与编辑工作。当时的主任是谢昌逵,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和副主任楼静波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就职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管理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管理界、企业界掀起了研究企业文化的热潮,其发端应该是从日本企业管理的丰富实践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称雄于世,之所以它在战后短短的时间里就能迅速崛起.原因就在于他们注重企业文化.正如日本专家所说,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即企业有一种包括自己价值观、信仰和语言的特定文化.而三五味业集团在企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应该说这在哈尔滨市民营企业中是首开先河的.  相似文献   

13.
阶级理论直到50年代,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解释的代际冲突理论是青年研究中的主要理论。随后,继续社会化理论在60年代又成了青年研究的正统理论。当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社会学界占了主导地位的时候,“继续社会化”理论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震动,在前程似锦的青年一代心中产生了巨大反响。70年代是青年文化的巩固时期,这时期虽然没有多少创新的东西,但学术界对于青年理论却是争论不休的,并产生了一股把社会阶级而不是青春期当作青年理论基本概念的“新潮”。阶级理论排斥功能主义的理论,这不仅因为功能主义者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正走向中国,中国正走向世界。对外开放,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立足祖国,面向世界,渴求正确认识西方社会,了解世界各国社会和青年的思想、文化、教育与生活。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北京市高校国际青年信息中心胡佩诚编辑的《当代世界青年》一书即将由新时代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研究室等单位的研究和关心青年问题的专家们组成。他们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与青年生活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青年生活方式的变革,70年代末开始萌动,80年代中期全面展开,90年代初已基本定型,形成了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基础的、不断深化的变革趋势。目前,青年生活模式出现了以下特点。 一、多层次消费拉开了明确的档次 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多种分配方式的出现,人们的收入拉开较大的差距。在消费方面,随之拉开明确的档次。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将青年和青年问题纳入国家科学研究的规划,作为科学来研究,如果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成立为标志,迄今已有了三年的历史。三年来,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活动蓬勃开展,一批研究机构、研究小组相继成立,一支初具规模的骨干队伍已经形成,《青年研究》刊物也有了一个作者群。他们对当代青年的现状、特点,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青年各种社会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等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有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青年研究应当努力解决的问题是,旣要加强对现实敏感问题的研究,又要提高研究的科学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建立自己的科学理论,使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相结合。建立科学的理论,要有科学的方法。对于一个新兴的科学研究领域来说,青年  相似文献   

17.
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婚恋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对青少年的影响极大,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年轻人初次性行为的年龄普遍降低。有些学者认为,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与青年男女的乱交有关。由于历史上长期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致使当代社会女孩性伦理观的变化比男孩的更大。  相似文献   

18.
北京青年研究会召开年会(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九日在京开幕),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窥其一班,可见全豹,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青少年研究领域的活跃气氛。从发展趋势、科研成果、人才成长这三个主要方面来看,青少年研究都是欣欣向荣、富有成效的,是令人非常之高兴的。青少年研究这门学科领域,为什么如此吸引人们的关注,激起人们的研究热情,从而努力攻关夺取成果呢?粉碎“四人帮”之后,社会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集中地反映在青年身上,自然产生了研究青少年的客观必要性,但是,更根本的原因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  相似文献   

19.
国内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前期线索与基本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问题的研讨,发端于70年代末的真理的实践标准大讨论。70年代末,首先由李泽厚、刘纲纪等人在美学研究中率先提出了实践的本体地位问题。当然,这个美学问题是以弘扬主体能动性为主旨的。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文革”结束以后,李浑厚第一次在康德哲学、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提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问题,即所谓实践的工艺一心理结构积淀论(《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79),并将这种理论意向明确表述为主体性哲学。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中,李泽厚提出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一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刚刚走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当人们停止内乱而把目光投向世界时,看到的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中国经济发展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且还被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195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7%;到70年代末,下降到2.5%。1960年,中国的社会生产总值与日本大致相等;到70年代末,只及日本的1/4。是没有机遇吗?否!只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客观地说,我们也曾经有过一段“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