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点一"教学法是在"导拨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和教学实际,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形成的。该教学法充分吸收了"导拨式"教学法的优点和"微课"的教学模式特点,以及理科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一点"为中心,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探一探","练一练","辩一辩","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自由组合,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  相似文献   

2.
我于1988年到1997年间两次当选福建省政协第六、七届委员,十年时间在人的一生之中不算太短,各种政协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政议政的广阔天地,使我们深受教育。一、初识政协我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在一次政治学习向党交心时,我就政协谈了个人想法,殊不知在文化大革命中招来了一场批判。当时有人责问我"政治岂可协商","你知道政协和民主党派里是些什么人物","资产阶级的代表、遗老遗少、牛鬼蛇神","他们的言论是右派放毒",  相似文献   

3.
贵刊上期刊登了周利娜<苏格拉底之死与民主--读斯东的<苏格拉底的审判>>一文.作者认为,"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元凶并非民主本身,而是缺乏法治的民主","苏格拉底之死,是有民主而无法治造成的悲剧",其根本原因在于"雅典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但不是一个法治社会".笔者对此论断却不敢苟同.柏拉图的<克里同篇>曾阐明了苏格拉底拒绝逃跑、选择服从法律判决的理由,表明"雅典社会不但是一民主社会,且是一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最终到从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这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也是文化的直接栽体.儒、道、佛三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资源.儒家提倡"敬",道家提倡"静",佛家则提倡"净".儒家强调"敬","敬"突出的是恭敬的态度、认真的作风和虔诚的精神;道家强调"静","静"突出的是保守自我,是不为外在事物所左右、所束缚;佛家强调"净","净"突出的是内在精神的自在、清明与空灵.儒、道、佛三家,其所突出的具体因素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就心性论而言之,不管是儒家,是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本体一境界一功夫的一致与贯通,都强调融功夫于境界,融境界于功夫.  相似文献   

6.
魅力政治     
《小康》2004,(5):18-19
魅力是一种引力,"魅力政治"本是传统政治的理想和追求。"周公 吐哺,天下归心","远人不服,修文德而来之",不正是政治以及从事政 治的人所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么? 魅力政治还是一种气度。盛唐的政治就是如此:唐明皇将李白召进宫 里,让他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的应景诗歌,而李白志在兼济天下, 满腔抱负不得伸展,唯有终日沉湎于诗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哲学     
关于哲学是什么,有多种不同的回答."哲学是爱智慧"、"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研究纯粹概念的学科"."哲学是逻辑","哲学是哲学史","哲学是哲学问题"等命题或者过于宽泛,没有指明哲学的特性;或者过于模糊,引起严重误会,甚至含有错误.马克思主义把哲学看作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哲学的恰当规定.  相似文献   

8.
去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即"一号文件","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富有的生活     
小榕 《小康》2008,(2):89-89
美国孩子出生以后,从学说话开始,有一个字被父母反复灌输,从不放松,这个字就是"请"。孩子有什么要求,如果忘记说"请",父母就会提示"PLEASE"让孩子重说一遍。等孩子学会了说"请",其它如"MAY","对不起","很抱歉","没关系"等,差不多都学会了。学会说"请",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22-24日,"全球化时代的知识产权犯罪及其防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参会论文50余篇,百余名代表参会.会议分"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学研究","知识产权犯罪的实体法研究","知识产权犯罪的程序法研究及外国刑事法对中国的借鉴","知识产权犯罪的司法实务研究","全球化时代与中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立法与司法完善"五个单元展开学术研讨,与会者不仅坚守对刑法基础理论的分析,亦对刑法适用层面予以关注,学术研讨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现实性和前沿性.  相似文献   

11.
我读新闻     
《时代潮》2001,(19)
我对一些新闻常常是不以为然的。什么"动真格",什么"重实效",什么"关心群众",什么"交口称赞",什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时间一长,不看不听也能知道每天的报纸电台上大致是些什么内容。如此,这般的"新闻",读了看了好像没多少意思。当  相似文献   

12.
孔圣人有一句治学名言,叫"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说,他崇尚古时文化,但只是叙述讲授,并不创作.他老先生的这个方法,为后来一些人所仿效,时至今日还能看到它的影子.现在有些人恪守孔夫子的训戒,大行"述而不作"之风.只是"在信而好古"上翻出了一点新意,"古"被演绎成"权"、"名"、"洋".翻开一些报纸杂志,不难发现有的"理论"文章,以"×××教导我们"首开其篇,接下去加些应景文字.内容空洞,读之味同嚼蜡.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竟将"述而不作弄成"抄而不作"了.孔老先生如九泉有知,不知该发何种感概.  相似文献   

13.
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当前的体制改革,可以有各种提法:"改革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是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简政放权","改革必须妥当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权力、责任关系","改革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等等.这些提法,无疑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从理论经济学上看,改革是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哪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以进一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25日,也就是由台湾当局主导、"台独"势力和民进党策动的抗议"反分裂国家法"游行的前一天,许文龙先生发表了一篇仅700多字的"退休感言",认为"台湾、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人民都是同胞姐妹。"最近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和《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我们心里踏实了许多……。"此"感言"一出,台湾"朝野均感震撼","府院高层错愕","犹如浇下一盆冷水,连伞都来不及打","也引起岛内政商  相似文献   

15.
治国理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枪杆子"(军队建设)、"笔杆子"(思想建设)、"刀把子"(法治建设)、"钱袋子"(经济建设)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四者之间互相连接、互相影响、互相支撑、互相协同。"枪杆子"代表了国家的"锐气","笔杆子"代表了国家的"中气","刀把子"代表了国家的"正气","钱袋子"代表了国家的"底气"。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上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完善政党协商制度决不是搞花架子","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今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研讨式"更多的注重了师生的互动,能更好的调动学员的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以在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开展的一次"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研讨课为例,探讨"研讨式"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授课心得.  相似文献   

18.
书上的圈点     
<正>"暂时的历史正当性"辨读徐觉哉《从恩格斯晚年的思想片段中得到启迪》,笔记如下。剥削具有"暂时的历史正当性",恩格斯语。"暂时"是多久?"存在条件大部分已经消失而后继者已经在敲门的时候","暂时"就该结束了。这表明剥削一则有正当性,二则含非正当性———即历史非正当性———到一定时期便不正当了,亦即据时而变。这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近来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个"假命题","斯大林模式"这个提法可疑.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苏联是否存在过一种叫作"斯大林模式"的东西?稍微懂得点苏联历史的人,我想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不会否认斯大林模式的存在的,区别也许只在于有人否定、批判,有人肯定、欣赏,这当然是每一个人的自由,难以强求一致.但是,如果独树一帜,断言根本不存在"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个"假命题",那恐怕还需要从学术上提出有根有据的论证,才能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0.
<正>"为农村定向免费培养卫生人才","建立完善对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目标责任制","利用预约分流和优化就医行为","探索推行‘3+X’家庭责任医生团队服务模式"……近日,省政协举行十届四十一次主席会议,围绕"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一条条中肯的建议,犹如一个个新鲜的金点子,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