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佳训 《山西青年》2023,(4):178-18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国内各个高等院校都逐渐加大了对学生在个性、品德、能力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使其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不过,当下大学生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设法通过心理方面的理论和技巧来实现对大学生的高效管理,推动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和教育心理学,从高校教学工作中的意义出发,对如何实现以教育心理学增强对高校学生的管理质量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龚晓林 《理论导报》2010,(12):53-5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与实践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变化与更新。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的重新塑造提供了理论参考。围绕积极心理学的观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探索,在实践层面找到与积极心理学的最佳契合点,以不断推进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李凤敏 《世纪桥》2010,(19):109-110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将教学的重心一直放在研究教材上,而忽视了有这样一种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门科学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教育心理学。在当代,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英语实用性的要求,学习教育心理学,深入开展心理学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刘丽丽 《世纪桥》2007,(4):132-132,13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的精神支柱,是凝聚了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应重视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焦点的转向带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通融性,能够为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研究的可行性。深入研究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在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加强学生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微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时代是以各种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信息快速传播的一个时代,在微时代背景下,微媒体也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创新改革,加强对微媒体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素质教育时代,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还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文章对微媒体的特点以及微媒体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品德人才。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焦点的转向带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通融性,能够为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研究的可行性。深入研究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在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加强学生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和师德教育迫在眉睫欧阳黔森(全国人大代表、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目前,素质教育和师德教育已迫在眉睫。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教育缺乏个性教育和特长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对此,学校应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教育和特长教育,建立起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在发展教育上,首先要以德为先,尤其要重视师德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老师的要求。无德教师对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使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水平不断随时代的发展而提升,达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褚惠萍 《党史文苑》2006,20(9):68-69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负面情感的普遍性;探讨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范围;并针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在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强化学生美育的陶冶作用和拓展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新途径等方面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负面情感的普遍性;探讨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范围;并针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在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强化学生美育的陶冶作用和拓展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新途径等方面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构想。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程蓬勃 《山西青年》2022,(19):187-189
在现代高校教育中,《教育心理学》属于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更为科学的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目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高校教育心理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构建该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在剖析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改革需求基础上,分别从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几点较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加  蒋霞霞 《山西青年》2023,(6):175-177
时代在快速发展,这使得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到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导致心理出现了极端,这也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一部分高校中,已经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教学成果和预期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必须要积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魅力,为高校学生身心更好地成长打下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以及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提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了方向和动力作用。只有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周日例会这一渠道,藉此普及思想政治知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就如何最大化发挥周日例会的教育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创新点。创业教育体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领域和新拓展。高校应通过创业教育来优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丰富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当代中国教育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战略抉择.高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等,使之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当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领导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应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其教育方法应摆脱注重理论教育、课程教育的传统方法,从教师转变为教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领导素质。  相似文献   

19.
马泽鑫 《世纪桥》2023,(2):18-20
要建设新时代背景下的优质校园,就要做好高校的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要提高对这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力推进两项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水平、构建当代和谐校园的教育目标。从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推进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现实意义,同时提出两者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郭天鹏 《山西青年》2023,(3):137-13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在经过四年的高校教育之后,就要走向社会,参与工作。在受教育期间,若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或参与创业活动,就能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各大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创新和创业能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提高高校的就业率。自双创能力提出之后,国家各级各类高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适应能力,通过更新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等的方式,不少高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纵观整个高校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