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军东征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首次为在山西建立对日直接作战的战略支点作出的关系全党、全国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1936年2月,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率领下,渡河东征进入山西。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红军东征在我党我军和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篇章。红军东征在山西,曾对山西革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深远的影响。山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红军东征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在纪念红军东征60周年的日子里,我省将举办两项重大活动:一是省委、省政府在石楼县隆重举行红军东征纪念馆开馆典礼;二是由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吕梁地委、中共临汾地委在离石联合召开红军东征6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来参加这次研讨会,一是作为省党史学会顾问,二是我曾在吕梁工…  相似文献   

3.
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与形成与毛泽东的谋划、决策、指导是分不开的。1935年12月,他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将红军的发展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在山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936年2月,红军东征战略第一步完成之后,毛泽东开始谋划并实施在山西全省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东征战役中期,毛泽东明确系统提出"经营山西",在山西全方位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在发展山西根据地的同时,毛泽东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对阎锡山进行争取工作,促使阎锡山作出联共抗日的决定。毛泽东及时与阎锡山商定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有关事宜,精心部署八路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真诚与友军同舟共济,协同作战,推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战略,真正实现了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4.
正1936年2月的红军东征,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东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陕甘苏区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当年与毛泽东一道指挥红军东征的彭德怀回顾评价毛泽东和红军东征时说:"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西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进军山西,扩大宣传抗日主张,从此共产党夺取  相似文献   

5.
<正>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东征。从2月20日渡河东征到5月5日胜利回师陕北,东征红军在山西境内转战75天。其间,毛泽东两次进驻永和县,成为永和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毛泽东两次来到永和与第一次离开永和的时间基本清楚,但是他回师西渡的时间却有不同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毛泽东在东征红军渡河之前先行过河到达延川县(即5月2日离开永和),二是毛泽东在河东指挥,  相似文献   

6.
孟红 《党史文汇》2023,(10):18-26
<正>永和县位于吕梁山南麓、黄河中游东岸,与延安隔黄河相望,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之一。该县东征村是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等组织东征红军返回陕西时在山西的最后一站。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期间,两次进驻永和县,路经40多个村庄,行程200余华里,在永和境内战斗生活了15天,穆家坡、赵家沟、桑壁、前龙石腰村、上退干村(今东征村)等村庄,都是他东征期间在永和县的主要路居地,见证了他运筹帷幄那一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我们追寻毛泽东在永和县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1936年的红军作战新计划,核心是第二次东征山西,主要目的是以战求和,既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又促张学良、杨虎城及阎锡山联合红军抗日,最后实现"逼蒋抗日"。作战新计划先后两次即将启动,但因山城堡战役胜利和西安事变爆发暂停,最后放弃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阶段。放弃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尚在起步,红军东征抗战的政治环境尚未形成。作战新计划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中共和红军摆脱生死困境,推动西安事变爆发,最终实现了"联蒋抗日"的局面;最终明确中共和红军向东发展的战略方向;增强中共和红军独立自主意识和力量。它虽然军事上没有多少进展,但在政治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方面是否发布过《东征宣言》?这是一个需要探讨与商榷的问题。有当事人在其回忆录中声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了‘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同志任总指挥,毛泽东同志任政委。并发布了《东征宣言》。1936年2月红军东征开始。"还有当事人在回忆录中写道:"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拟定了东征抗日计划,决定用40天时间进行有关准备工  相似文献   

9.
段炼 《党的文献》2015,(4):74-81
1936年的红军作战新计划,核心是第二次东征山西,主要目的是以战求和,既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又促张学良、杨虎城及阎锡山联合红军抗日,最后实现"逼蒋抗日"。作战新计划先后两次即将启动,但因山城堡战役胜利和西安事变爆发暂停,最后放弃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阶段。放弃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尚在起步,红军东征抗战的政治环境尚未形成。作战新计划影响主要体现在:帮助中共和红军摆脱生死困境,推动西安事变爆发,最终实现了"联蒋抗日"的局面;最终明确中共和红军向东发展的战略方向;增强中共和红军独立自主意识和力量。它虽然军事上没有多少进展,但在政治上实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晋西革命根据地是山西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东征和八路军挺进山西抗战的立足地和拓展地,是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坚强屏障,是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后方,是党中央联结华北、华中各解放区的交通要冲和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雄的晋西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不朽贡献。晋西革命纪念馆位于山西临汾隰县,是一处以红军东征为背景,全面展示我党、我军在晋西革命老区带领人民从事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而建设的红色旅游胜地,是山西省最大的综合革命史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十五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随后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了有名的东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改善了陕甘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的战略态势,为尔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和在西北开展新的革命局面,准备了有利条件。在东征战役的酝酿和实施过程中,作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事实上的中央最高决策人,毛泽东与当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在有关战略方向的选择和战役指挥等重大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并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力主方面军渡河东征山西;林彪坚持脱离主力部队去陕南打游击1935年I…  相似文献   

12.
红军东征前后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关系江丽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也是西安事变发生并和平解决60周年。60年前的年初,即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高举"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义旗,渡河东征,抗日讨逆,在接近抗日前线的山西...  相似文献   

13.
1936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东征宣言》,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积极准备东出河北与日军直接作战。但东征红军却遭到蒋介石、阎锡山军队的疯狂拦击。  相似文献   

14.
正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吕梁市石楼县东城乡故乡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完成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任务到达陕北。但陕甘苏区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红军给养困难,扩军很不容易。同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后,红军按照"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战略方针和战略行动的具体部署,开始了东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1936年春天,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率领红军从陕北东渡黄河开赴山西,进行了"抗日讨逆"的东征。红军东征在晋中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东征期间毛泽东首次来到晋中灵石,同样是晋中近现代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件大事。2月20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总指挥彭德怀、总政委毛泽东、总参谋长叶剑英等指挥下,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突破阎军"黄河防线",开始了渡河东征。3月4日,红十五军团一部挺进灵石县双池镇(今属吕  相似文献   

16.
东征路上巧用兵 1935年12月24日,中央军委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确定以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抗日,总司令员彭德怀,总政治委员毛泽东。中央军委要求各部队在42天内做好渡河东征的各项准备,待命进发。 当时,盘踞山西省的军阀阎锡山,把山西沿黄河的20余县划为“防共区”,将黄河东岸构成碉堡地带,企图阻挡红军东征抗日的去路。 黄河河宽流急,风大浪高,向称天险。  相似文献   

17.
“以发展求巩固“——再看红军东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红军渡河东征是三晋大地上震动全国的伟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萧华在吕梁     
<正>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战争年代,他曾两次转战山西吕梁,留下许多佳话美谈。随军东征获首胜关上战斗是东征红军渡河后,红一军团与晋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36年2月26日,由红军抗日先锋军总司令彭德怀指挥,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率领的红二师,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师、红四师联合参战,与阻止红军东进的阎锡山王牌军之一,装备精良、行动迅疾、  相似文献   

19.
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抗日英雄们。摩拳擦掌杀气高,是我们铁的红军。吓掉汉奸魂,猛虎扑羊群,冲锋向前进。只见那白军连跑又带滚,猛打猛冲又猛追,追到太原城。这首《东征抗日歌》形象地记述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河东征到山西的伟大壮举。1936年2月到5月发起的  相似文献   

20.
正陈赓大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在近4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曾长期战斗生活在山西,与山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为山西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挥师东征,首战歼灭阎锡山"王牌军"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发起东征战役,进入山西。陈赓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率领第一师渡过黄河后前进到关上地区时,首先与阎锡山的独立第二旅展开激战。这个旅是阎锡山的"王牌军",在山西哪里有情况,阎锡山就将这支部队派到哪里,它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